2016年6月5日上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指导的《中国之窗——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及合理用药大会》在上海主会场举办,同时还有9个会场在观看直播,医生站也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直播。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申昆玲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儿童用药现状及策略》,儿童用药存在哪些问题?又在如何解决? 整理:bala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申昆玲教授 我国0—18岁儿童和青少年约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5%,但我国儿童用药情况似乎不容乐观。我国儿童用药面对“三缺”现状:适宜儿童制剂缺乏,儿童用药信息缺乏,儿科用药知识缺乏。目前儿童专用药品少、儿童适宜剂型不足、儿童适宜规格缺乏,这使得我国儿童制剂缺乏;而儿童用药信息缺乏则表现在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乏和超说明书现象普遍;儿童用药知识知识缺乏表现在选药不合理、随意改变用药剂量和频次、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方法不正确、重复用药普遍和联合用药种类多。 缺乏适宜儿童的药物品种 据CFDA统计,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我国的药物注册信息调查显示,2.27%的药品注册信息中明确标注小儿或者儿童,在SFDA公布的药品注册批准信息中有6%明确标注小儿或儿童;在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领域仅有6.67—16.67%为儿童药品。 缺乏适宜儿童的药物剂型 在2013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规定,要从儿童用药安全出发,纳入带痕片剂,有利于儿童用药分剂量;从方便儿童使用出发,纳入咀嚼片、含化片,粉剂、喷雾剂、粉雾剂、透皮贴剂,从而提高药物的依从性。但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 WHO收录的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如刻痕片、咀嚼片、含化片、喷雾剂、透皮贴剂等并未被收录。 缺乏适宜儿童的规格 据统计显示,我国儿童常使用成人规格的注射剂,使高达60%的儿童针剂处方存在浪费,10%的处方浪费金额超过处方本身费用一半以上。 缺乏适宜儿童的包装 儿童天性好奇,容易模仿成人打开包装建议的药品,可能误用药物,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加强药片儿童安全包装是降低儿童误吐药品,保障儿童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市售药品中95%以上不具备儿童安全包装,这增加了儿童用药风险。 儿童超说明书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有数据分析提示,全球儿童超说明用药情况显示:儿童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是19.5%—26.0%,住院为23.0%—60.0%;另有研究表明:住院患儿使用过未经批准用于儿童的药物,新生儿和ICU患儿高达36%—92%。 儿童药物研究不足 儿童药物剂型多样,研发难度大;而且儿童对药用辅料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儿童专用药物(包括剂型)适用人群相对成人狭窄,市场较小,收益较成人药品少,因此制药企业开发该类药物的积极性不高。 儿童药物生产和流通障碍 儿童用药规格和包装往往较成人小,定价相对较低,化学药规格大小取决于主药含量的高低,儿童用小规格药品的辅料使用与大规格药品相比并不少,有的制剂品种生产成本中辅料比重大于原料药,按照《药品差比价规则》,小规格药品可能亏损,导致厂家不愿生产儿童用小规格药品;生产原料、药品供应紧缺亦会导致儿童药品缺乏;招标挂网、药品统一限价等政策也会导致儿童专用药物在医院中缺乏;这大大限制了小规格儿童用药的生产和流通。 缺乏国家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和政策 基本药物制度是WHO最成功的全球卫生政策之一,但其在2007年才制订了第一版《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基本药物是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儿童基本药物政策是促进儿童药物可及性的重要措施;我国从2015年开始制定儿童专用药目录,目前湖北和辽宁已经发布了省级儿童专用药目录。 不过现在,中国政府在行动,中国儿科医生也在行动! 2011年8月,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的管理通知》,并组织制订了《儿童国家处方集(儿童版)》,已于2013年1月出版; 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儿童用药的道路将更加顺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