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6-13

 

恒久不停的问题

 

恒者,久也、长也、常也。震为雷在上,巽为风在下,雷在风上。雷震则风发,风涌则雷动,二者相合相荡,按周文王的观点,只有雷震长久不息地运动,风才能保持不会停滞,只有震与巽的密切结合,万事万物才能长久地存在,故本卦命名为“恒”。据现代科学研究,风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这个空气的涌动是受地球自转、公转以及诸如太阳风、太阳等离子风或是其它行星磁场的影响而形成的,而不是受到雷震的影响;相反,是空气的涌动推动云层,使两块带有不同性质电能的云层相互靠近时,或是某云层靠近地面与地壳磁场的电能相斥时,便会有雷鸣电闪发生。因此,本卦的“震”应理解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某种异性磁场之动,是这种异性磁场之动推动了地球大气层的涌动,使得地球大气层得以生生不息,地球大气层包裹着、围绕着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其运动过程,便是我们称为的“风”。风动,空气才涌动,而空气的涌动,则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方得以生存。

所以,本卦六个爻分别详细描述了风的活动,而且特别提出了如初六爻的“浚”与上六爻的“振”。浚为深之意,乃是形容宇宙深处的意思;振是止之意,乃是形容停止的意思;而“德”,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道德之德,而是专指“客观规律”之意。因此,“不恒其德”“恒其德”便具有了深层的“宇宙学”意义与哲学意义。

 

【辞】恒1,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译文】雷风相薄恒久,是亨通的,无咎的。此时利于贞问,利于有所前往。

【说明】雷厉风行,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不可一概而论。大自然的变化多端,不是我们现代人类所能揣测的,故我们不能“守”“恒德”,就是说,我们不能长久地抱着客观规律不放;客观规律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相对的规律,它不是铁定的、不变的规律。地球围绕着太阳自转、公转,太阳自转也在带领着太阳系围绕着银心公转,整个银河系又在围绕着宇心公转,整个宇宙无时不刻都在运动着。在这些运动的过程中,动的规律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规律。因此,在这动态之中,我们地球人类的任何作为,都应该利于贞问,善于贞问,才能把握住关键的一刻,才能抓住机遇,才能利有攸往。

作为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在这个无时不动的宇宙中,人类有人类自己生存的理由以及人类自己的事业;如果要人类遵循客观规律而放弃自己的事业,人类也就不会是人类了。我们人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在征服、改造大自然,在与天、地奋斗时不断地壮大自己,改变自己。因此,只要人类抱定坚强的信心,任何大自然的艰难困苦都是可以克服的,都是可以战胜的。

 

【初六】浚2恒,贞,凶;无攸利。

【译文】长久的,内涵很深的,贞问,有凶,没有什么好处。

【说明】本爻居全卦之始,为什么说“浚恒,贞,凶”呢?来自天地间很深之处的雷与风应该说是很符合大自然客观规律的,是长久不息的,但也是不可捉摸的,难以预测的。它可大可小,时柔时暴,正因为天地间的风雨雷电是很难预测的,所以称之为“凶”。其实,这里是埋下伏笔,说凶,很多人便以为真的凶,便不敢有所攸往,因而也就无攸利了。其实,凶不凶呢?是凶,但象传已作了回答,“以立不易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再凶,也不能阻止我们人类的发展。到六五爻,我们就可以解开这个圈套了。不能因为天地间有风雨雷电,有了一些困难,我们就不敢有所攸往了。我们应该有攸往,该干什么还是继续干什么,“无攸利”只是说,暂时没有什么好处,相信能坚持下去克服困难的人,终会是有攸利的。

 

【九二】悔亡。

【译文】悔恨之心消亡。

【说明】本爻紧接初六爻,初六爻之凶,动在本爻,变成雷在山上。本来对贞问怀有疑虑而略感后悔的人,现在看到雷临山巅,有形势突变之势,而相信了初六爻之凶,因而庆幸自己没有有所前往。而有所前往的人,眼看着雷临山巅,越来越近,但仍不畏惧,勇猛向前,雷行山上,也不过如此,凶从何来?其悔恨之心亦消亡,庆幸自己所行为对。天地间的风雨雷电虽有伤于人类,但对地球万物却是有利的,没有必要畏惧。

 

【九三】不恒其德3,或45之羞。贞,吝。

【译文】不恒久地遵循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要承受羞辱的。贞问,有遗憾。

【说明】天地间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一定的规律。晴久了必雨,雨久了必晴,冷后必热,热后必冷;四季交替,夏冬更换,我们既不能否定、抹杀这些客观事实,但也不能完全听天由命,完全服从于客观世界,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若完全听命于、遵循于客观规律,则就无所作为。不遵循客观规律则又要承受羞辱,这看来似乎很矛盾,但这是要看具体的对人对事,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方能有正确的抉择。本爻即是强调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去谈有所作为。

 

【九四】田6无禽7

【译文】整个原野不可能有战胜雷与风的能力。

【说明】不恒久地遵循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就会蒙受羞辱,那么,言下之意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是什么呢?就是原野大地不可能战胜雷与风,雷与风是在大地之上运行的,大地可以制约水、化育金、孕育万物,可对在上的东西就无能为力了。相反,雷与风却可以对原野大地产生很大的影响。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译文】要长久地遵循客观规律。贞问,对妇女来说是吉祥的,但对男人来说是有凶的。

【说明】不恒其德,要承受羞辱;恒其德,则夫子有凶。为什么周文王会写出这样的爻辞呢?应不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呢?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男女社会分工来探讨这个问题了。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里,人们在生活中逐步掌握了工具的使用;由于男女体质的不同,粗重的工具成为男人所有,细巧的工具则为女人所有。工具的分类也就成了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从狩猎经济到原始农业,从游牧业再到农业定居生活,男人与女人的劳动比重及社会分工起了很大的变化,男人创造经济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女人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在农业时代也逐渐转化为以男人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到了殷末周初,就逐渐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现象。《礼记·礼运》讲禹以前的社会情形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残皆有所养。男有分(职业),女有归(婚姻)。”也就是说,男子承担起了抚养家庭的重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人们每天起床都要详看天象,风雨雷电皆不出门,一切悉皆遵守自然客观规律,那么他的生活资料来源就会逐渐减少;如果碰见困难便退避三舍,他的事业必不会成功。而妇人们呢?“妇”字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女字傍帚字就形象地显示出妇女们持帚而扫的社会分工。也就是说,妇女主要从事的是家务操劳、家庭劳动。恒其德,遵守自然客观规律,对妇女而言,就是要看天气情况;下雨了,不洗衣,不出门,不洒扫等,按照天气情况安排家务劳动,自然就是吉祥的了。而男人们,不论刮风下雨,都必须出门去从事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如果男人们也象女人们一样在家,就会办不成事情,就不好了,就有凶了。这就是“恒其德”的“吉”、“凶”问题。这里也就解开了初六爻的“浚恒,贞,凶”。虽然不恒其德,有凶,要承受羞辱,但只要义无反顾,“以立不易方”地去做,凡事都会成功的。

 

【上六】振8恒,凶。

【译文】长久的运动一旦停止,是凶险的。

【说明】雷与风,是地球上特有的自然现象,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乃是靠着雷与风的运动而运动;如果没有雷与风的运动,地球大气层则是静止的,一旦空气静止不动,地球上的万物就会窒息而亡。其实,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万物都在运动着,人类及所有的动植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新生、分裂、死亡、再生,就是石头,也会因风化而起着变化。一旦终止运动,任何生命都会死亡。所以说,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时刻努力,都必须打破僵局,不能停止。一旦停止,事情就会失败。

 

【象】雷风恒,君子以立9不易方10

【译文】雷与风相薄激荡为长久,君子此时应自立而不改变作人的法度与准则。

【说明】雷风相薄而恒久,而变幻莫测,但无论如何,作为人类就应该有人类的准则与法度,作为君子,就更比一般人要有自己的准则与法度,若是完全随顺雷与风的形势,放弃自身,不断改变人生的方向,则就不能称为君子了。更甚者,也就是将自己等同为无知的万物了。人之所以为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人类是不断地学习的、奋斗的、探索的,不断地有所成就和有所建树的。而有了这种世代相承的学习、探索、努力、奋斗,人类方才有今天的成就,才会在明天成为地球的主人、宇宙的主人。

 

【彖】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11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译文】恒,即言长久、常久,譬如阳刚居上而阴柔居下,雷发风行常相交通,互为激动;风有动,阳刚阴柔便能相互应合,应合而又激荡,便是恒久。其亨通,无所咎害,很利于贞问,贞问则能长久了解天地宇宙的奥秘。天地之大道,是恒久而不会停止的,无论怎样的情况,都利于有所前往。事物的发展是终而复始的,日与月是因为天是虚空的方能悬在天上而长久照耀大地;四季往复变化方能永久地生成万物;圣人恒久地遵循这个宇宙的道路,而终于看到了人类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观察而了解这些恒久的道理,那么大地上万事万物的性质与性情与发展都是一看就可以明白了。

【说明】这是彖传充分肯定了本卦所提出的“恒其德”的问题,只有恒久地遵循天地客观规律,万物及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在这个天地间。因为天地之道是恒久而不会停止的,所以人类也要效法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停止自身的努力。

 

【全卦总要】

本卦紧接咸卦,普及全民教育,让人们都皆同感受之,感受什么呢?除了学习天象变化,了解观察女星外,周文王在本卦又提出了“恒其德”以及“不恒其德”的问题。顺应客观规律与不顺应客观规律,首先要分清形势,认清客观世界,要动用人类自己的主观努力,方能把握客观世界,操纵、利用客观世界,所从事的事业方能成功。如果一味地顺应客观世界、客观规律,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也就与草木一般,会被大自然淘汰。

正因为这几千年以来,人类不断地发挥、发展着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改造着大自然,与天奋斗、与地奋斗,方使人类得以进步,得以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因此,顺不顺应大自然,顺不顺应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是我们要慎重对待,详加辨析的问题。客观规律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相对的规律,它不是铁定的、不变的规律。地球围绕着太阳自转、公转,太阳自转也在带领着太阳系围绕着银心公转,整个银河系又在围绕着宇心公转,整个宇宙无时不刻都在运动着。在这些运动的过程中,动的规律都是相对的,但各自的动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规律。因此,作为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在这个无时不动的宇宙中,人类有人类自己生存的理由以及人类自己的事业;如果要人类遵循客观规律而放弃自己的事业,人类也就不会是人类了。我们人类在遵循可变的多变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在征服、改造大自然,在与天、地奋斗时不断地壮大自己,改变自己。因此,只要人类抱定坚强的信心,任何大自然的艰难困苦都是可以克服的,都是可以战胜的。

本卦以雷与风的运动为喻,提出了“恒其德”、“不恒其德”、“浚恒”等命题,旨在说明大自然、宇宙是在运动着的,其运动又是变幻莫测的,我们不能被一时的形势变化所迷惑,有时候要顺应客观规律,但有时候又不能完全顺应客观规律,我们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客观规律的发展与变化,我们才能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