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知识必学:茯苓

 江山寻梦 2016-06-13

整理/赵安琪

草堂归来背烟云,黄绶垂腰可奈何。

因汝华阳寻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

李商隐的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茯苓采摘的位置——茯苓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等的树根上,是一种真菌,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

茯苓性味平和,药食两用,把茯苓加工成粉末,可以做成茯苓包子、茯苓馄饨、茯苓夹饼等等,都是很有名的地方食品。

渗湿利水

茯苓味甘、淡,性平,我们平时讲中药有五味,酸苦甘辛咸,并没有淡,那么淡是从何而来呢?中医认为,淡乃甘之余味,茯苓这味药实际上就是没有味道的,也就是所谓的“淡”,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一个“甘”,就是由于甘淡并提的传统,相当于把淡也归到了五味之中。

我们知道,中药的五味都有对应之功能,味淡对应什么呢?淡,能渗能利。同样是利水化湿,渗比较缓,利比较急,一个是把分散的湿邪集中起来再排除,一个直接把水湿排除,总体来说能渗能利就是一个利水作用或者说利尿作用。

茯苓,寄生在腐烂了的松树根上,有的松树根从茯苓的中心穿过,这样的茯苓就叫做抱木而生,中心包有树根的部分被称作“茯神”,被认为宁心安神之功更强。茯苓在古代的文献中,“茯”字可以没有草字头,直接写作“潜伏”的“伏”,“苓”写作灵活的灵,因为古人认为松是很有灵气的,松树死亡后这个松的灵气就伏结于根部,所以称为伏灵。

教材中说茯苓是利水渗湿的要药,为什么这样说呢?大概有下面这两层意思。一,茯苓有比较明显的利水渗湿作用,加上药性平和,对水湿病证的寒热没有选择性,寒证热证都可以用;二,虚实皆宜。水湿病证当中,虚证、实证茯苓同样可以使用,因为茯苓是以利水渗湿、祛除湿邪为主,而兼有健脾扶正的作用,所以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

中药知识必学:茯苓

略有健脾之功

上文提到茯苓祛邪不伤正,就是因为它兼能健脾。红楼梦第六十回讲茯苓霜“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盅,最补人的”,这里用到的就是茯苓健脾之功效。(茯苓霜是由新鲜茯苓去皮,磨浆,晒成白粉而成,白如霜而细腻,故而得名)

相比起白术、苍术等药味来说,茯苓健脾的作用不强,但茯苓又是治疗脾虚证的一个很常用的辅助药,为什么呢?因为,脾主运化,脾虚往往就是运化无力,运化无力就容易生湿,也就是说脾虚的同时往往有湿浊内生,这个时候既要补虚,又要消除已经停留的湿浊,茯苓就是比较适合的辅助药味,可以用来配合诸如人参、山药、黄芪、党参等补脾气的药。

兼可宁心安神

茯苓的第三个功效是宁心安神,可治疗心神不宁,一般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对于心神不宁者,茯苓虚实都适用,可以和补心气、养心血的药共用以治疗虚证,而对于实证,比如说瘀血郁阻、痰浊、痰湿、痰饮等侵扰心神,茯苓也可以用,因为其本身不影响祛邪。

茯苓有赤茯苓、白茯苓两种,二者功效相近,传统本草普遍认为赤者入心,白者入肺。例如《本草备要》言茯苓“松根灵气结成……白者入肺、膀胱气分;赤者入心、小肠气分”。

中药知识必学:茯苓

茯苓外面有一层灰褐色的部分,被称为茯苓皮,专能行水,可以治疗水肿肤胀,也就是皮肤水肿。这一点,很符合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正如《本草备要》所言“以皮行皮之义”。

过去有一种特殊的炮制方法,叫做“朱砂拌茯苓”,即把朱砂研成很细的粉末,把它染在茯苓的表面,白里透红,很是好看,但现在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炮制方法。朱砂是非水溶性的药,不入汤剂,但这个炮制后的“朱茯苓”最终是要入汤剂的,在汤剂中,朱砂不可能发挥作用,因为其不能溶于水。另外,这个朱砂往往在汤剂中很快脱落,其密度大,很快沉在药锅的底部,药锅底部的温度最高,朱砂可能会分解,变成二氧化硫和汞,这就有中毒的危险。

关于茯苓的使用,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入汤剂最好是切成薄片。民国名医张锡纯言:“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这一点,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也有同样的说法,他指出,茯苓药材个头很大,有的几公斤,有的十多公斤,如果把它切成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煎煮1小时后用刀切开,中心部分仍然是干的,而如果切成2毫米厚的薄片,那可能煎半个小时就煎得很透了。在这方面,近期热播的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介绍的“草晶华·破壁草本”,也许能够帮得上忙。张锡纯所说的“捣为末”,实际上就是煎药方法的一种——煮散,即将饮片捣碎,然后水煎,由于捣碎后溶出度高,所以一般煮散都会比普通饮片水煎节约很多药材。现如今,“草晶华·破壁草本”运用破壁技术(破壁,就是打破植物细胞壁,目的是提高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利用率)相比起煮散进一步提高了水煎溶出度,且能保留药物全成分,便利性、节约性、有效性三者兼备,具有“更好吸收,服用便捷”的特征。

第二点,虽然茯苓药食两用,但民国中医教育家彭子益认为“凡除湿之品,皆伤津液”,金代医家李东垣也认为茯苓“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故普遍认为,阴虚者,或多汗之人,不适宜多食茯苓。

中药知识必学:茯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