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中药:熟悉一下“健脾利水”的茯苓,有哪些特点要掌握

 steventwotwo 2022-01-16

茯苓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味中药,尤其是它在传统养生方面的作用,“健脾利水”就被现代人所钟爱。但是,茯苓真的就仅限于此吗?显然不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全面熟悉一下茯苓。

首先,在传统本草家眼里,茯苓其实是一味利水渗湿之品,健脾倒是次要的。何谓利水渗湿?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也就是使小便增多、畅通、从而排出体内的水湿。

所以,在最开始,茯苓其实主要用于“利水”,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证黄疸、湿疮湿温、湿痹以及女子白带等湿证。这些问题,其实也就集中在茯苓的“利水”的功用上。

但《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甘淡平补之“上品”,也就意味着能健脾,且“久服轻身延年”,这一点才是茯苓在养生方面的渊源。

从植物属性来说,茯苓属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一般在每年的7~9月之间采挖,采集后除去泥沙后,要先堆置“发汗”,然后再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堆置发汗。如此反复数次,直到表面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挥发后,再阴干;

现在的做法基本就是把鲜茯苓直接切块,按不同部位分开,如茯苓皮、茯苓块等等。

现代科学发现,茯苓的主要成分是茯苓聚糖、茯苓酸、乙酰茯苓酸、麦角甾醇、蛋白质、卵磷脂、胆碱等。这些物质具有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镇静、保肝、抗炎、降血糖、抑菌等作用。

传统本草家认为,茯苓性味甘淡而平,能入心、肺、脾、肾诸经,主要就是能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但和茯苓“一起”的还有几个名字需要区分:

1、茯苓皮:也就是茯苓菌核的外皮,其性味也是甘淡而平,但偏于利水消肿,更适用于水肿,和茯苓比起来没有健脾宁心等效用。

2、茯神:也就是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部分,其性味甘、平,更偏于宁心安神,对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优于茯苓,但利水健脾不如茯苓;

总的来说,古人认为“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也”。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述,有《本草正》:

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归纳历代医家对茯苓的使用,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利水消肿:

由于茯苓能利水渗湿,且药性平和,所以能利水而不伤正气,故而成为历代医家眼里的利水渗湿要药。诸如小便不利、水湿停滞之证,不管偏于寒湿还是湿热,抑或脾虚湿聚,都可以配伍茯苓。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

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配伍。

2、 健脾利湿:

虽然都有“利湿”,但这个方面的功用是通过“健脾“来实现的。由于脾主水湿运化,脾虚就会导致水湿停滞,从而出现泄泻、带下等问题。

而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就很适合之类情况,有标本兼顾的含义,可以和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此外,由于“土生金”,所以茯苓健脾的同时还能补肺,对于肺气虚也是很常用的。

3、化痰饮:

痰饮也是广义的水湿之一,由于痰饮引起的咳嗽气喘,或者痰湿阻滞经络而出现的关节酸痛,这时候,茯苓利水渗湿还能健脾,就能起到利水化痰、通络化湿之用了。

所以,对于脾虚导致的水湿停聚而化生痰饮之症,茯苓常与半夏、陈皮、桂枝、白术等配伍。如果偏于痰湿入络而致遍身酸背,可和半夏、枳壳等配伍。

4、养心安神:

茯苓还有不错的养生安神之用,这一点早在《神农本草经》就已经阐述出来,历代医家常将其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和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我们再介绍一下茯苓的写法:

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赤茯苓、赤苓、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基本都是根据茯苓的外观颜色而得,或者是根据其炮制方法而来,比如朱砂拌茯苓。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朱茯苓、赤茯苓”要和猪苓区分清楚。

最后,介绍一下和茯苓有关的几个方剂:

1、《伤寒论》的五苓散:组成为: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主要就是一个温阳化气的方剂,适合治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2、《金匮要略》的苓桂术甘汤:组成为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适合痰饮停聚,头眩心悸,咳嗽气喘。

3、《医方考》的指迷茯苓丸:组成有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适合痰湿内停,流注四肢,肩臂酸痛,两手疲软者。

主要注意的是,茯苓属于利水渗湿之品,也有可能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