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都司建置沿革

 yzsr273 2016-06-13

明代山西的军事管理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即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两区,二者以偏头-宁武-雁门一线的长城为界,形成了两个不同特色的地带。山西行都司一直处于北防前沿,防御蒙古各部的不断侵扰是其主要职责。相对而言,离边防较远的山西都司,正统十四年(1449)之前卫所的驻防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维护当地治安,由于其分布的区域都有府州县设置,所以卫所均无实土。且与行都司相比,山西都司卫所数目很少,置废变化也相对简单了许多。
明代所修山西宁武以南地域的地方志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却没有几部,有些只能在《山西古方志辑佚》中看到一鳞半爪,现存的《永乐大典》所引明初《太原志》和万历《太原府志》等书对卫所沿革记载极为简略,清初所修地方志即使言及卫所,错误也较多。因此,《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成化、万历两部《山西通志》便成了重要资料来源。但四部书最大的问题是把卫所的设置年代同公署的建筑时间,甚至是治地城池的修筑时间混淆在一起,需要与其他资料相参做出判断。《明史·地理志》对雁门至偏关一线的守御千户所都有记载,但对太原及其以南卫所言之甚少,盖因俱为无实土,又非关隘要地之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