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小梁州】 贯云石 朱颜绿鬓少年郎,都变做白发苍苍。尽教他花柳自芬芳①,无心赏,不趁燕莺忙②。[幺篇]东家醉了东家唱③,西家再醉何妨④。醉的强⑤,醒的强。百年浑是醉⑥,三万六千场⑦。 【简注】 【译文】 【评析】 这首小令即是这样的作品。前支曲说人生易老,本来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转眼之间,就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人衰老之后,便什么心情都没有了。一切良辰美景都不再属于老年人。但这只是表面的意义,人生衰老是宇宙之间的必然规律,实际不值得悲哀,而作者此时未必就衰老到如此地步,主要是对于社会环境黑暗的极度恐惧和愤慨才造成如此的人生态度。后面的内容则是进一步的表达。[幺篇]意脉承前,意谓整个社会一片混浊,世人皆醉,人生如梦,只好在醉梦中来了此一生了。“东家醉了东家唱,西家再醉何妨”,意思是说无论在谁家喝酒都尽兴尽情,喝醉了就作诗吟唱,用这种方式来消遣时光。“醉的强,醒的强”是反问,答案自在其中。社会的黑暗失去了客观标准,失去了正义与公平,那么便没有是非成败。如果从长远观点看,便是没有裁判的比赛,输赢都没有意义。“百年浑是醉,三万六千场”是极度的愤慨之词。中国古代文人多数有这种倾向,即在社会极度黑暗的时候,便在醉乡中缓解内心的苦闷和极大的愤慨。在消沉的人生态度背后隐含着巨大的精神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