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必读——最权威的中医小儿科院长在2000人讲座上的讲话

 cooloo慧蕾 2016-06-13

高树彬:厦门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导。从事儿科临床三十余年,擅长小儿常见病、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小儿体质调理。是如今身在大医院,难得一位几乎不开检查,不开西药的好中医大夫。

1

高院长开讲

感谢感谢,感谢这么多家长汇聚在这里听我胡说八道!今天给大家交流的主题叫“小儿保健问题的思考”为什么要先强调保健,因为我今天要先提一提我们家长的角色和定位。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现在的家长爱学习,但,学什么呢?我们父母应该把角色定位在保健上



目前小儿疾病的状况


1.重大疾病已经控制,重大疾病已经控制,重~大~疾~病~已~经~控~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政府高度重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救治。

天花已经全世界灭绝了,脊髓灰质炎我们现在也几乎看不见了,小时候在农村看到残疾人,有些说小时候发烧烧坏的,现在大多是车祸撞的。

大家会说,现在还有个手足口,好像以前没有手足口,就很慌张。事实上是,以前就有手足口,但是属于三类传染病,不需要上报,也不需要向社会通报的,后来发现有个别案例,出现并发症死亡,才发现原来这个东西也会死人,大家才开始重视。但这一重视,咱们的家长又害怕了,你看,嘴巴都烂了!诶,嘴巴都烂了,那就安全了嘛,突然高烧,神志不清,这才危险,说明什么?说明它没发出来!

大家又关注韩国最近爆发的MERS,但是大家要看,它的发病率和 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很小的概率。以及禽流感,我们现在岛内活禽市场已经关闭,都搬到岛外了,但是你说难道城里人安全了,但是乡下呢,难道因为他们是乡下人,所以对禽流感的免疫比较好?这样一直想下去,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大家要关注,但不要把太多注意力都放在这些大毛病上面。


2.目前孩子大量的是危险度不高的常见病,以发热、咳嗽、腹泻、鼻炎、不吃饭为主的小病纠缠。大家还是要主要关注好自家孩子这些常见问题。


3.带病生存(天下不可能无贼)

——说这点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家长都带着“天下应该无贼”的想法来带孩子,孩子打个喷嚏,咳嗽一声,“诶,医生,他打喷嚏了,他流鼻涕了”,而家长呢,自己带个口罩,干嘛——他发烧了不看病,孩子打个喷嚏大惊小怪就挂专家号了。你都忘记小时候你的小伙伴不也是挂着两串鼻涕到处窜嘛,你们也玩得挺好嘛!

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首先不要用“天下无贼”奢望来带孩子,再者,该得的病小时候得比长大得他受得起!比如,小孩子出水痘,他没啥事,几天就好了。我们科护士被传染,肿得跟猪头似的,好几个礼拜不能上班!而且更难受。

3
家长的角色

家长的任务:家长不是医生,不是老想管治病的事。管好吃饭、穿衣、睡觉、情绪、运动、出汗、二便情况、生病的前兆、病后的总结等。


管吃饭“医生,我家孩子不吃饭,胃口差”,大的孩子我们就开玩笑问他,“不吃饭,是你妈妈煮的不好吃嘛?”“恩,煮的不好吃”——你看,孩子不说假话,你在家煮个饭,想那么多,结果盐不敢放,酱油不敢放,煎不敢煎,炒不敢炒,你煮不好吃,又说孩子不吃饭。


管睡觉说孩子不睡觉,下班回到家,“你今天学什么,唱个歌我听下”,孩子都弄得很兴奋。晚上吃那么多好料,喝那么大罐奶,晚上孩子就翻腾,拱屁股、磨牙等等毛病,又说孩子不好睡!


管情绪孩子是有情绪的,但是他来自需求的情绪是一过性的,因为总能找到办法解决,比如说,他大哭一顿,你得给他。但是跟身体相关的情绪,要注意一下,早上他闹不上学,你还大发一顿脾气,他就是不去,死活不去,结果,下午发现他发烧了!——但我们家长却没发现任何其他的征兆。


管好孩子的运动、出汗多带孩子做些运动。出汗是一个事,但不是个大事,因为以前有个病叫肺结核,有阴虚盗汗的现象,现在家长一点晚上出汗,思维还停留在以前,总担心。


要关注孩子的大小便,生病的前兆比如是不是几天没拉大便就要发烧了,舌苔厚,口臭、大便干了,过两天发烧了。这些要去总结。

病后总结病后总结很重要,这次刚烧完,下周又烧起来了——没做总结!是逛了个超市就烧了,还是吃了肯德基回来烧,还是带出去玩回来烧,这些要多观察,多总结,好好花点时间做个病后总结,总不至于老在同一点上出问题。

参考:小儿发烧如何辨证与护理?


勤观察、勤动手、不添乱、做加减、做总结

勤观察经常去观察孩子的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病前状态,生病时的状态。舌苔、肚子、手脚心等等综合的情况,然后作总结。(有个妈妈就能总结出,孩子手心一湿就要感冒了,这就是很好的观察。)

勤动手常常给孩子按摩,用北方的一句话说“勤揉肚子少洗澡”,南方炎热,很长时间不洗澡做不到,那勤揉肚子总是能做到的,捏脊——你们都会了。(不会的加微信号18150079266,公益捏脊教学大家学)小儿按摩和抚触,还是不一样的,你这样摸来摸去,涂了一堆油,要给他按按。不是光在那里涂油。

不添乱似懂非懂。每次我们在门诊,都是面对什么呢?“医生啊,绿豆汤能不能吃?银耳汤、金线莲、炖梨子……”你没想一想,它生病了,胃肠会不会比较弱,你这些个东西下去,不是增加负担吗?

再者,说明书没看清楚,一会氨酚黄那敏颗粒,一会美林,一会……你没搞明白几种药里面都是有退热成分的,结果隔一会都给吃一遍了。。。你这不是添乱嘛!

做加减吃几天大餐了,喝稀饭喝一天。要过生日了要party了,前几天清淡几天,清清肠胃,这总是会的。


建立适合自家孩子的饮食结构、运动方法、睡眠时间

现在很多妈妈给自己家孩子的食谱,哪里来的?

网络、书本、闺蜜的、邻居的……就是没有总结出自己家的。(笑翻)

比如,孩子吃不吃牛奶,每个人不一样的。有的孩子, 吃牛奶他长得好,那你就吃。但你别一天他喝了好几百(cc)奶,又说他不吃饭,牛奶不是饭嘛?对外国孩子来说,那奶就是饭。。。有的家长呢,一听人家说,没吃牛奶没营养,非得吃,吃呢,拉肚子!

“一杯牛奶拯救了一个民族”,这句话,带来一个巨大的效应。日本这个民族,说有喝奶,平均身高都比我们高,大家觉得,哦,日本人都长得比我们高,我们没喝奶,那是落后啦,你只看到他喝奶长高,这只是为某些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说辞,那你没有去关注,日本人都喝牛奶,他们花粉过敏症多了多少!一到季节交换,春天,多少人都带着口罩。这下好了,我们的过敏,也多起来了!(牛奶中是大分子蛋白,大大增加过敏发生的概率,很多妈妈知道,知道归知道,过敏归过敏,怕营养不良还是吃!

中医认为,牛奶是滋补品,喝多了增加脾胃负担,脾胃负担一重,各种症状都容易蜂拥而至,可是现在的人,多少的概念,也是有问题,营养的概念也是有问题的。且看……)

参考:小儿喂养案例


目前在育儿方面的几个误区

1

负面的心理较多、歉疚的心理、补偿的心理、攀比的心理等等

一遇到事情,容易往坏处想。越想越坏,越想越折腾孩子——负面。

“医生,你看我这孩子早产,我这孩子母乳不够吃”——歉疚。

总觉得为孩子做得不够,以前一个妈四五个孩子,现在一家人捧一个小皇帝——补偿。

以前人比,这家孩子会念书,会干活,现在多一个比较,这家孩子吃、得、多——攀比。

别人家的孩子都吃多少多少……我常常打比喻,你这苗生来就比较细,你是不是得更加呵护她,你使劲浇水,它就烂根了嘛。用网络的话说,“出生都是原创,越来越像盗版”!

过去孩子不长是因为没得吃,我上大学那会,我们同学还在长,那现在会缺吃吗?孩子长得瘦,长得比较慢,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去考虑,第一,遗传——你们俩自己回去拿小时候照片看看,你小时候是不是也细细的,你现在是不是也不怎么高大,那基因就在那里嘛。第二,饮食不合理,你来个刘翔的配餐,结果没有人家运动量,那不仅不长,不是还找麻烦嘛。



2

穷人的看法、土豪的做法

什么是穷人的看法呢?——医生啊

我们缺 钙 缺 锌 缺 维生素 缺……缺缺缺缺,什么都缺,你看这不是穷人的看法嘛!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都是在广告缺钙缺钙,补钙补钙。第一,有没有摄入足够的钙——卖钙的说的;第二,有没有吸收到——卖维生素的说的;第三,有没有人告诉你,身体需不需要钙!——身体运动,大量的运动才需要大量的钙,才会吸收到大量的钙,一个人躺半年,起来一动就骨折,为什么,他老躺着,他身体就识别,不需要钙,钙就流失了嘛。

美国人,两片面包夹块肉,两片青菜,他们饮食单调,就研究,怎么来的研究,还是先出现在船员因为没有吃蔬菜大量感染和死亡,才发现,哦,这样缺维生素,他们最后就研究到剩下吃一片善存。而我们中国人天天吃各种花样的蔬菜,还在缺缺缺。

土豪的做法又是什么?有钱——就是任性!现在流行的说法。在孩子身上乱塞!中医讲脾常不足,就是说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于日常的饮食还是常常不够用的,你还乱塞一大堆东西下去。现在有些家长来跟我讨论食物不耐受,什么是不耐受?消化不了,你既知不耐受,就尽量单纯嘛!塞了一堆再谈不耐受——自作自受!


3

跟着流行走

什么流行跟什么,什么燕窝、冬虫夏草、金线莲、五谷杂粮、喝水等。这又是土豪的做法,过去什么东西稀罕,珍贵,就要拿来给孩子吃一吃!过去,吃蜂王浆,导致性早熟,不吃了,又改了吃燕窝。我有时候在想,冬虫夏草产地的人,身体都特别棒吗?大枣、山药产地的人他们脾胃都特别好咯?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

零海拔的金线莲,好不好?有那么好吗?零海拔的金线莲,它是一个科研成果,说明什么,以前金线莲人家没法长在零海拔嘛,长在高山上,我采过!现在长在瓶子里,你说,现在是吃金线莲,还是吃金线莲的基因。大家要想一想,有那么珍贵嘛!

再者,五谷杂粮的概念。什么是五谷杂粮的概念。五谷杂粮不就是五粮液咯!(笑)我们中国人吃的五谷里面,什么最常见,第一是大米,第二是小麦。其次再来,玉米,土豆了。为什么是大米和小麦,几千年都没有变,说明他安全。土豆是西方食物,挤进来了。玉米,为什么并不是最常吃,因为,我们的牙齿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咀嚼的。再来,高粱、青稞呢,同样,所以他们要么做了饲料,要么酿了酒嘛。

我们现在的人,一点都不尊重古人,中国古人很聪明,给我们发明了豆腐豆浆,为什么,豆类它也是相对来说有壳比较硬,不好咀嚼和消化,我们古人已经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呢,又吃豆渣,连渣一起吃下去,好吃吗?好消化吗?这些问题大家要想一想。所以有的家长来跟我说,医生,我孩子吃油菜拉油菜,我回答说,吃油菜拉油菜就正常了嘛——吃油菜总不能拉出莴笋!

我是说,有些东西它就是不好消化,你赶时髦,给孩子吃,又来问。再一个,喝水。一大早起来灌一大杯水,然后说孩子不吃早餐,大家知道,水最少会在胃里停留15分钟吧,喝了那么多水,还吃得下嘛?大家应该知道,身体不需要那么多水,要排掉的,你喝了那么多水,还会身轻如燕吗?水一喝多,胃液冲淡了,再者,口水不分泌了,“用尽废退”是大家懂得的基本道理。

4

学习当医生:拿的自己小孩子当小白鼠

常常在家里试验,他这上火了,是金银花好点,还是车前草好点,还是金线莲。。。。你看这不是拿孩子当小白鼠嘛?


5

貔貅想法:只进不出、只想增加、不想减少、不考虑平衡

什么是貔貅,只进不出。对于孩子,我们很多家长就抱着这个态度。牛奶不停往上加,然后还要再加饭、菜、汤。没有考虑到辅食添加以后,慢慢过渡到一日三餐的过程,是一种平衡。这里加,另一头就要慢慢减了嘛,咱们又不是养小猪。只增加不减少就一定会长更快嘛!


6搞不清的营养学

很多家长一来,“医生啊,我们体检身高不够,体重不够,是不是营养不良啊!”上肉汤,上牛奶!问题是,你之前都上过了,管用吗?如果你都上过了,还是不长!说明我们方向不对头!那我就说,你换成喝粥、吃白米饭吃它两三个礼拜!过几个礼拜,诶,长了!那说明我们的“营养”搞对路了嘛!家长又来说,“没肉汤,没牛奶,那不是没营养?!”——大家这个逻辑要理一理,什么是营养不良?你之前不是身高不够体重不够叫营养不良嘛?那现在身高体重上去了,那不就营养好了嘛!你又说,营养不良?到底营养的概念是什么!

再者,现在人的计量单位有问题,每次来问,喝多少牛奶,两百(cc),四次——感觉不多,我就换算给你听,800毫升,一斤六两哦!哇,吓一跳,一斤六两的奶,你会吃一斤六两的饭嘛!不会,那又说孩子吃一斤六两的奶不多!说100(cc),感觉很少,诶,二两呢!不少!你看,大家要有个概念!


7对孩子怎么看都有病,起码是脾虚

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负面的想法比较多,怎么地都能找出点问题,没问题起码也是脾虚。有很多家长都来说,医生你看,我们这孩子脾虚吧?你说我回答是还是不是呢?我都不会回答,我只会问,是谁把他搞成脾虚呢?(现在太多的孩子脾胃不和,脾胃弱都是因为家长的不适当喂养引起的)


8比医生更早得出结论,让医生来证明你是对的

有时候来个孩子发烧一天,家长对着我们就来个,医生啊,你看看我这孩子是不是肺炎了?结果,医生一听,也不能确定啊,那怎么办,那就拍个片咯!结果孩子又白白吃了一通射线!这才发烧第一天你急什么(但家长这么一急,医生就往往容易过度检查)!是谁导致的呢?还有就是刚才说的,很多家长自己先来一套,让医生来证明你是对的。

把握小儿身体的状态


状态的分类:无病状态(好好儿的时候的样子)、生病状态、生病的前兆状态(快要生病)、病后状态。


秘笈:关注病前状态——就是生病之前他会发生什么事,关注这个状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发生的程度。比如说,他肚子开始胀起来,舌苔厚起来了,嘴巴臭了,你就给他喝两天稀饭,喝完了他的一次积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我们有时候想,我们孩子一天一定要吃多少东西,标准化操作,人又不是汽车,开多少公里加多少油,工业革命后,大家最大的问题啊,就是什么都标准化操作,一天要喝多少奶,吃多少饭,他喝(吃)不下去,你比他还难受。在人身上有这个可能性嘛?同理心,大人这顿吃多了,下顿不想吃了,喝点稀饭,吃少点,孩子难道不能这样嘛?,病后总结,这才是家长的成长点。提前去处理,知道怎么善后。

参考:小儿积食如何辨证与处理?

病前状态的观察:情绪(前面有)、饮食、睡眠、运动等,关注舌苔、口气、大小便、出汗等。

饮食:孩子有不吃饭的时候,跟大人待遇不一样,大人不吃饭,你就不吃,喝点粥。孩子呢,饭不吃,来只野生的小鸟——能吃嘛?都在发烧,还要吃!

睡眠:孩子很多生病前是表现为睡眠不安,翻来翻去,睡眠翻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积食了,一个是鼻子堵住了。晚上的问题在于家长管不了,孩子自己也管不了,所以晚上是一个容易生病的窗口。睡眠不好怎么办?首先晚餐应该吃少一点,大家都很会养生“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遇到孩子全颠倒!”(笑晕)

运动:孩子不想动。。。

还有几项:舌苔厚了嘛?口臭了?大便几天没排了?上火了吗?不会说话的孩子老要抱了——他是不是怕冷了。这些都是我们家长要关注,而且可以管的,比如饮食是不是要控制,运动量是不是要加大!这些是我们家长可以控制的,就要管好。因为我们现在在临床遇到的情况是,一个孩子的一个疾病,反复发作,而且情况都差不多!程度还是差不多!所以说,我们家长能不能通过管理病前状态来减轻这个病情呢!大家要去管的是这个。

病后调理与总结:避免病后复发、重蹈覆辙。

什么是病后调理,两千多年的中医《黄帝内经》就说了,病好以后,你吃肉汤就容易复发,叫“食复”,但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呢,孩子一生病完,哇,好虚,肉汤来一碗!“缺缺缺缺”那一套。刚才说过了,就是孩子一生完病,你那一套又来了,生病又来了,生病好了你那一套又来了……所以说,叫重蹈覆辙!(孩子反复生病,家长一定要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上一定有“重蹈覆辙”的一套体系,找出来,打破它,才能打破反复生病的孩子的魔咒啊)


小儿生病的思考


小孩子生病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很多家长就要认为孩子是不能生病的,恨不得替他生病!事实上这就是“成长的烦恼”,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的家长,一来就是,十天前的化验单,血常规,白细胞,这个那个,没意思,为什么?血常规最多表示就是即刻,最多就是近几个小时,不是好几天以后,你不要看着一个指标在那里跳跳跳,心都跟着跳跳跳。

不单看指标,看趋势

我们经常看到病人来,跟着指标一直转转转,急得不得了。然后又看医生跟你说话爱理不理——“一点爱心都没有”(全场笑晕,我们这么想院长都知道~),任何一个疾病都需要一个过程,发烧也一样,他需要一个过程。但总的来说,我们要看趋势——一定是要看趋势。我曾经一次,在门诊,接到一朋友的电话,一定要帮他朋友看个病,“孩子病很重很重”,好,过来了——家长过来了,孩子没过来(笑)——带了一堆化验单——“你看这是个EB”病毒,医生说。。。泪流满面的,其实这是几天前抽的血,几天后化验单才出来嘛,我就问,那孩子现在烧退了嘛?——退了,。精神状态好吗?——好。能吃饭嘛?——都能吃。那不是好好的嘛,那就看完了,回去吧。——这只是一个案例。现在的人,他不看趋势,不看整体。天天跟着指标起起伏伏。不要以为指着化验单,这个我懂我懂,你懂是懂,但在你懂之外还有很多事——给医生留一碗饭吃吧(大家笑晕)

家长重点放在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反应程度。如果我们家长不去减少问题的发生,那肯定问题就大了。有哪些我们家长是可以做到的。举例,我经常跟家长说,孩子打预防针之前“斋戒”两三天,比如孩子生日前,去游园前,也“斋戒”个两三天——不要孩子发烧了,为什么,他们在游园,分享食物,吃多了。这些情况,可以预见吗?都是家长可以预见的,那你要预防采取措施啊。过年过节前, 把胃肠清理一下嘛!关注了病前状态,可以减轻生病的反应程度。

很多孩子,一来,高烧40度,每次都是40度。为什么会这样!家长不要老是高热、惊厥了再紧张,平时关注好,整理好。)我们身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他自己会修复。我们家长对孩子最大的贡献就是要“不折腾”——一会吃多了,一会感冒了,都没带好。他连自我修复的时间都没有。另外一点,如何修复,睡眠的时间就是很好的修复,让孩子好好的睡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