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权转自西湖之声 三伏天的到来,让人领略到了杭州夏天的厉害。但天气再热、温度再高,仍然有让人对杭州夏天爱不完的理由:因为有些记忆,只属于杭州人的夏天。 杭州人的夏天的傍晚的日落时分,知了还在声声鸣叫。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搬出了竹榻、木板,放在门口,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打牌。 可自从家家户户有了空调,大家都躲在家里“孵空调”,于是杭州的街头再也看不到这样悠闲的场景。 “有井就有生活”,在杭州市井小巷里的水井,是老市民夏天生活中日日相伴的老伙伴。杭州人围水而居,渐渐形成了巷子。所以,杭州有很多由井命名的巷子,如大井巷、小井巷、百井坊巷…… 那时用井水冲竹塌,浸西瓜。说起这些隐没在巷弄里不起眼的水井,老杭州们心里都有一段长长的故事。 每年的夏天,似乎都是从一个西瓜开始的。有时会将西瓜在井里一直浸泡到晚上,拿出来吃的时候就是冰凉冰凉的滋味。 那时的西瓜都是黑色的籽的,吃的时候在嘴里存起来,然后一口气吐出来,像子弹一样,那个舒爽~~~ 小时候总是等着那个推着自行车的老爷爷,他的后座上总会放着一个泡沫箱子,用棉被盖起来,老远看见他,就急急忙忙的问大人讨零花钱,然后期待的看着老爷爷掀开棉被,拿出一根白糖棒冰,撕开纸包装,那就是夏天的美味。现在吃着种类繁多的冰淇淋,却再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 夏日的午后,小伢儿们拿着搪瓷缸,迫不及待地跑到楼下巷子里,将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伯伯围住,来打甜酒酿。糯糯的、醉醉的、冰冰的甜酒酿,这就是不少老杭州难忘的童年味道。 吃过晚饭,吹吹弄堂风。在狭长箱子里吹来的风格外凉爽,小丫儿一定听过大人讲弄堂风的故事。在弄堂口凉风习习的记忆,你还有吗? 六月一到,白兰花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大姑娘、小朋友都喜欢放一朵别在胸口或者放在口袋里,这可是纯天然的香料呢。而现在各种名牌香水是经常能闻到,但这样的花香已经很少闻到了。 杭州人喜欢把蒲扇叫做“芭蕉扇”,小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摇摇蒲扇竟也这么过来了。大蒲扇是乘风凉的利器,晚饭过后,左邻右舍聚集,人手一只大蒲扇,扇蚊子、聊山海经,热闹的很! 小时候的痱子粉是纸盒的,上面印着小白兔,打开盖子,上面就有好几个孔,洗完澡,妈妈就好像洒胡椒粉一样往孩子们的背上洒痱子粉,身上就会滑滑的,一定能睡个好觉! 老杭州的夏天,总少不了蝈蝈的声音。一到夏天,一群孩子围着堆满蝈蝈笼子的自行车,非得缠着大人掏钱买下一笼。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蝈蝈笼挂在帐钩上,夜里听着它的叫声入眠。 童年的夏天,水总是最好的玩伴。在水里进行的活动,总是格外的吸引孩子们,在塘里钓龙虾,在田里捉蝌蚪。那时候小溪边里总有我们的淘气身影。 西湖的荷花是杭州夏日躲不开的经典场景,西子湖畔、孤山脚下,看着接天莲叶,闻着阵阵荷香,夏日的暑气就消下了一半。 虽然没有很好的音响、画质,虽然室外闷热又有蚊虫,但要是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我们的兴奋劲绝不亚于过儿童节。 那时候我们没有空调,没有冰箱,快乐却很简单……怀念的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