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还天地,清名在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宁可保持着浑厚纯朴的天性而抛弃奸诈虚伪心机,留下一些正气还给天地;宁可远离繁华而甘于淡泊,留下清白的名声在天地之间。 与虚伪奸诈比起来,纯真朴实更为可贵;与奢侈享受的生活比起来,清白的名声更值得追求。为留一个好名声,甘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西汉大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想使苏武投降,苏武坚决不答应。单于又羞又恼,下命令让人把苏武关在地窖中,不给他食物与水。冰冷的天气里,苏武吞咽着雪块。几天后,匈奴发现他还没有死,十分惊奇。单于令苏武到北海边上放羊,并说等到苏武放养的这群公羊生小羊的时候,才放苏武回去。就这样,苏武一直放养着这群羊。没有吃的东西,他就到处找些野果子、草根等东西来充饥。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穷愁困苦的生活,他选择了甘受穷困折磨。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从一个黑发人变成白发老人,受尽折磨,却始终不改其志,未曾向匈奴投降。苏武这种气节,为后世人所称颂。 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元朝皇帝派人劝他投降,许诺如果他投降元朝,给予他高官厚禄。文天祥身心忍受各种磨难,却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决不投降元朝。他写了这样一首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与文天祥这个名字载入史册,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感悟:老人言是老祖宗用血泪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老人言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你做人做事如何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不吃亏。“老人言”看似自言自语,却是人间至理,老人言堪称“不立文字的经典”。老人言虽然已经很老很老了,比我们的爷爷的爷爷还要老,但是仍然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自然的清新气息。因为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种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谓之最纯粹的智慧。文/单眼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