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科┃这些怪异症状可能是低血糖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6-06-13

有效降糖以减少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学界长久以来的梦想,遗憾的是,近年某些国际重要大型研究发表结论称,血糖控制更严格反而增加了全因死亡。虽然研究者至今未声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增加了死亡,人们普遍怀疑治疗不当引起过多的低血糖难辞其咎。

过于严格的血糖达标治疗所诱发的低血糖也被其他诸多著名的1型或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冰冷的现实”,因此笔者认为,控制血糖应“达标有度,目标有别”。

用心寻找、及时发现低血糖,特别是不典型的低血糖
↓↓↓
许多低血糖“深藏不露”

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的国际大型临床试验都证明,达标治疗中低血糖绝非少见。在临床实践中人们也深感血糖控制越接近正常,低血糖的发生概率越高。有报告称,有62%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历过低血糖发作,71%的患者有用药后出现多汗现象,69%的患者有饥饿感,65%的患者有一过性视力模糊,53%的患者有过颤抖感。有的医生会问: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多的低血糖?事实上,低血糖在“凶相毕露”时容易辨认,但很多情况下却“深藏不露”。

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大会上有学者指出,低血糖似乎以胰岛为中心,但实际上脑代谢问题异常(神经传导介质变化)更为重要。临床医护人员的任务是早期发现低血糖所致的脑功能失常,但这仅靠测定血糖是不够的,因为血糖摄取和分布个体变异很大。

判断低血糖,注意“怪异”现象

血糖多低才算“低”?判断起来有时非常困难,应因人而异。某些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并未感到心慌、出汗、饥饿,只是每到发作就感到头痛、发冷;有的人只是说话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有的是能听见别人说话,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不能回答,因为嘴已不受控制;有时家属可见患者烦躁不安、走来走去、不搭理人,意识处于模糊状态。更为奇特的是,有的患者在低血糖发作时或者和人打架,或者发生阵发性房颤,或者仅仅感到舌根发麻,或者在上午到下午的某个时间段如10:00-14:00无故难受、头痛头晕,或者平常举止端庄,忽然衣冠不整。在临床实践中及时发现这些怪异的现象对防止更严重的脑损害十分重要。

作者:李光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