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乘势借势,才能圆融通达 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重要的是,如何看清局势,抓住有利条件。如果学会了“乘势借势”,成功也就不远了。 太极讲究的就是“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引导别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变有害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生活也是一样,人和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如何推进这一循环和谐地发展,不得不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有的人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这样下去,大好的发展机会也被白白错过了。人这一辈子,最要紧的就那么几步,一个钉子一个眼,把工作生活落到实处,有了生根立足的点,才能有发力的劲儿。有了实力之后,就需要借一点“势”了。 “势”这种东西,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的。“势”有大小高低之分,如何用好它,取决于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借势而行,乘势而上,是很多人成功的关键。把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独特的优势,才能够尽快摆脱失败的泥潭。 陈二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中年人,他一直认为,自己比村里的其他男人有本事。这一天,陈二到山上砍柴,看到禅师正在嘱咐两个弟子:“到五里山,各自打一些柴回来。”陈二什么事都不甘人后,他主动说:“也算我一个。”于是,扔下背上的一捆柴,跟着两个小和尚去了。 等到他们返回的时候,禅师正在原地迎接他们。陈二满头大汗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和尚则一前一后,前面的大和尚用扁担左右各担着4捆柴,后面的小和尚只是轻松地跟着。这时,河面上飞来一个木筏,上面载着小和尚打的柴,一数竟然有8捆之多。 陈二傻了,沉默不语。禅师笑着问他:“怎么啦?你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陈二有些不满,请求道:“让我们再砍一次柴吧。我一开始就砍了6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感觉太沉,就又扔了两捆;最后,就剩下了两捆。他们投机取巧,这不公平啊!”大和尚则说:“我不是这样的。我只砍了2捆,但在路上捡到一根扁担,扁担上还有2捆,我就一块挑回来了。”最后小和尚开口了:“我个子矮,力气小。不走水路的话,别说两捆柴,就是一捆柴我也担不回来。所以只能依赖于外物的帮助。”听完三人的说词,禅师对自己的两位弟子表达了赞扬之意,又拍了拍陈二的肩膀,微笑着说:“一个人不问世事,只管走路,并没有什么错。但有时候,也需要乘势借势,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求每个人要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顺应局势的发展。做人做事,不能一味地拼蛮力,要懂得“借力打力”,立足实际,合理地挖掘一切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便利。 过去,生产条件差,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半径小,要取得生产生活资料,只能就地取材。现在,科技进步了,人口流动大了,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落脚。很多人到外地投资创业,无非是看中了当地的自然、人力、市场等优势。现在很多农民,在老家搞“乡村游”、“农家乐”,也是沾了地方发展旅游产业的光。 战国时期,楚王没有子女,于是命令春申君,四处搜寻貌美的少女献给她。有一个赵国的政客,名唤李纨。他的妹妹长得很漂亮,李纨本想把妹妹献给楚王,可他思前想后:这事不妥。于是,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春申君非常喜欢这个美女,没过多久,她就怀孕了。不久,李纨又想了个主意,他让妹妹给春申君敲耳旁风:“夫君,楚王跟您的感情真是好啊!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他的亲兄弟必然会成为国君。新国君一定只重用自己身边的人,哪轮得到您呢?我现在刚刚怀孕,肚子还显露不出来。如果您把我献给楚王,那我生下的孩子就可以当上国君。您还会担心自己以后的前途吗?”春申君果真按她说的做了,把她献给了楚王。由于春申君的保荐,楚王对李纨之妹宠爱有加,孩子生下来之后,很快就被立为太子。两年后,李纨就被提拔为楚国大夫,位居春申君之上。后来,一位门客看透了李纨的心思,将实情讲给春申君听。这么多年,春申君始终被蒙在鼓里,听门客一说,后悔不已,直言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作为一个异国人,竟然凭借着权贵和美色,一夜之间爬上了楚国的高位。这种“借树开花”的妙计,确实胜过无数的战场拼杀。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借用其他可以利用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是成功的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靠山”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打入内部。任何一股力量,都像一根弹簧,想要借好,并不那么容易。如果借回的“力”不能及时消化,反而会被其所伤。人生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懂得审时度势,把握好分寸,谋定了,而后才能行动。 感悟:老人言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草根智慧书。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种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谓之最纯粹的智慧。句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自然的清新气息。古往今来,大凡有能耐的人,都是以“学生”的姿态出道,然后才一步步成为大师的。为人处世,既要一分为二地看自己,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别人。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人生路上有所作为。人生短促,不可能从头来过。聆听老祖宗的教诲,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老人的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人生的描述和认识,更体现在对一种古老智慧的参透。老人言好比陈年佳酿,历久弥新,能够为今天的人们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老人言教你怎样开阔自己的心胸、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怎样创造快乐、怎样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勃勃、怎样从容地思考人生。聆听“老人言”,会让人受益一生…..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