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书二十四品【23】

 轻风无意 2016-06-14

文/李敬东


  二十三、袁敞碑

  东汉篆书的碑刻数量较少,袁安碑和袁敞碑可谓一对难得的双璧。袁敞碑,全称汉司徒袁敞碑,东汉元初四年(117年)立。该碑现已断缺,仅存十行,行五至九字不等。残石高78.5厘米,宽71.5厘米。该碑1922年春出土于河南偃师,1925年碑石归罗振玉所有,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袁敞是袁安之子,此碑字迹与袁安碑似出一人之手。



篆书二十四品【23】 - 林夕逸尘 - 夕林阁

 
袁敞碑拓片



  袁敞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不失流畅婉转之妙,是汉代小篆书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邓石如、吴让之等习小篆,均从此碑获益良多。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形,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阅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秦始皇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情况。然而秦灭亡后,秦小篆失去了政治上的强有力支持,很快消退了。

  汉代人在书写上打破了秦小篆形体的禁锢,增强了书写的自由性。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中,篆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一处就是“隶变”。在汉代文字中,篆隶的成分常常因书写者和书写时代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倾向性。在这样的文字转型期,隶书受篆书的影响很大,反之亦然。由于隶书渐渐成为主流,这个时期的篆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隶变的程度越来越大。

  仅从文字的线条上说,大小篆以圆柔为主,汉篆则以平方正直为主。从美学上说,前者典雅,后者雄浑,各擅其妙。所以说,汉篆在书体演变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袁敞碑与秦代小篆相较,笔迹相承而有别,已经存在隶书笔意,是由篆书向隶书之渐变,减去篆书萦折为径直。这实在是一代艺术风尚之使然。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