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时期篆书,更具有艺术性,非常值得借鉴!

 青木森森 2023-03-08 发布于北京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独立发展,分歧杂乱,存在大篆、小篆、隶书三大类书体,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统一整理六国篆书为小篆,作为官方公布的规范书体,秦代刻石是最标准的小篆书体。小篆字形修长,结构上紧下松、对称平衡,笔画粗细一致、婉转流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观赏性。

图片

各种书体比较

秦代小篆遗迹主要是秦始皇东巡所立的刻石,代表作有李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名作。其中《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的原石现在仍保存着。《泰山刻石》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琅琊台刻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峄山刻石》原立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峄山,后被焚毁,此拓片为宋代徐铉摹本翻刻。

图片

峄山刻石》拓片

原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传为秦相李斯所书。

原秦峄山篆碑,正面、左侧面镌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

背面刻秦二世诏书,立于峄山书门。

图片泰山刻石》拓片

又称《封泰山碑》等,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是泰山地区现存最早的刻石。

原石现已残缺,《史记》录有此刻石全文,

可据以补全今传拓本的缺字。

现存《泰山刻石》拓本,以明人无锡安国所藏宋拓二本为最早。

图片

琅琊台刻石》拓片

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传为李斯书。

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

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


另外在秦代日常书写的书体,并不是像秦刻石那样标准的小篆书,而是一种比较草率的体方笔直的篆书,已接近于隶书,这在秦代的权量诏版上的铭文和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都可以见到,现在称它为秦隶,是民间日常使用的书体,也是小吏公文上奏所使用的书体。如秦代虎符上的小篆,笔画方折;诏版、权量上面的小篆,字形变化丰富,欹正相间,质朴自然。

图片

云梦睡虎地秦简

战国时期秦国,属于早期“古隶”,

仍保留有篆书的痕迹。

体势欹斜有致,用笔粗细有间,

已经有了明显的起伏和波势,

摆脱了篆书圆浑均匀的用笔方法。

到了汉代,篆书已经基本退出了正式场合,篆书遗迹不多。代表作有《袁安碑》《袁敞碑》等,和一些碑额题字、瓦当文字等。

图片

袁安碑》拓片

为典型汉代篆书,和秦小篆一脉相承又略有差异,

结体方整,线条多曲折,可以明显看出汉代隶书对篆书的影响。


图片

袁敞碑》拓片

全称《汉司徒袁敞碑》。篆书,十行,行五至九字不等。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袁敞是袁安之子,此碑字迹与《袁安碑》似出一人之手。


在东汉碑额中,也有许多优秀作品,如《张迁碑》碑额,笔画曲折,篆法多变,字形偏扁而又参差错落,同样体现了隶书对篆书的影响。

图片

《张迁碑》碑额

汉砖、瓦当文字也非常有特色,结体因势布局,方圆结合,用笔飘逸,变化丰富,富有装饰性。

图片

“甲天下”动物纹瓦当 

图片

“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瓦当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