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的人嘴巴上念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一个字都不会改掉。死记硬背的…… 鬼谷子问道:“蝉儿!你看,溪里流着的是什么?” “是水。” “可知水否?” “先圣曰,‘上善若水’。” “不错。”鬼谷子点头道,“蝉儿可知上善为何若水吗?” “水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 “非也。水利万物,也与万物争。” 玉蝉儿惊异地问:“先生,水也有争?” “是的。”鬼谷子手指大山,“你看这山,坚强如是,高峻如是,巍巍然不可一世。再看这水,淙淙而来,潺潺而去。可你再看,它竟然将这大山劈开一条裂隙,将磐石磨成卵石。先圣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如果水与万物不争,如何能攻克坚强呢?” “如此说来,天下万物,无不争!” “无不争,亦无争。” 玉蝉儿越发不解:“既无不争,怎又无争呢?” “这就是道之理啊。” “请先生详解!” “万物互为依存,相生相克。相生即不争,相克即争。这就是道。道藏于万事万物之中,无见,亦无不见。” “先生是说,水中有道。” “你看,水与道多么相近!道以善为行,道善万物。水以利为行,水利万物。道以弱制强,无不化;水以柔克刚,无不胜。” “水中之道,可是先圣所说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先圣所言,表面上看是水之七德,往实上说,指的却是人之七品,你可细细领悟。” “谢先生指点!” “要说谢呀,老朽真该谢你蝉儿才是。” 玉蝉儿惊讶地问:“谢我?” “现在看来,若是没有蝉儿,只怕这几块璞玉,难以成器呢。” “先生言重了。蝉儿一个女孩儿家,纵想帮助先生琢磨他们,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蝉儿有所不知,璞玉为至刚之物,就如这山,蝉儿你呢,则如这条小溪。” 玉蝉儿嗔道:“原来先生收留蝉儿,是来帮您琢磨玉器的。” “非也。”鬼谷子摇头道,“你看这条小溪,它从大山腹地流出,一路上披荆斩棘,逢山开山,遇石劈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它,也没有什么使它流连忘返。它有困境,但它在困境中学到的是智慧。它有迷恋,但它永远不会迷失自己。你看,它从不蛮冲蛮干,从不停滞不前,而是日复一日地向前流去,流啊,流啊,直到流出高山,流入大海。” 玉蝉儿望着小溪,心中一片空明:“蝉儿懂了,这条小溪所走的,其实就是修道之路!” “是的,蝉儿,只有在到达大海的那一天,它才会猛然发现,它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每每看到这段都忍不住多看几遍。希望你喜欢。留言探讨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