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

 侗乡人1961 2016-06-14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15-06-17 17:56

同系列第一篇:背包游法国(向隅版)----背包去法国,要准备什么?(行进篇)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和这家书店最初的相遇,缘于克里。克里第一次荣归故里,给老老少少都贴心地带了礼物,礼物散尽,最后指着自己挎着的一个包包说,这是我喜欢的一家法国书店里买的包包,本来要送给你的,但是决定留用,上面的图案就是书店门口的实景图,毫无二致,春天开满桃花更是美丽。于是我就抢下了这个包包,当然也没有用他原来送的礼物来交换,活生生地抢过来了,他至今仍然怀恨在心。但我觉得,这个包包还是去对了地方,因为它现在的主人,我老人家觅到了它的故乡,大名鼎鼎的法国莎士比亚书店。

如果不是要去法国,如果不是做功课,我肯定是不知道这家书店如此享有盛名,当时只是出于对书和对调调很好的书店与生俱来的喜欢,而对这个包包,进而对这个书店情有独钟的。做了功课,知道这家书店原来甚是了得。““莎士比亚书店(Shakspeare & Company)”诞生于一战之后,主要以出售英文书籍为主, 当时在巴黎的海明威, 费兹杰拉德, 斯坦因等“迷惘的一代”都是书店主人西尔维亚·碧奇(SylviaBeach)的座上客. 这个书店二战之中由于受到纳粹的骚扰而关闭。1951年,一个叫乔治·惠特曼的美国人在巴黎圣母院对面的BUCHERIE街37号开了一家卖英文书籍的书店。 像西尔维亚一样,他把书店的二层辟为图书馆, 书堆间还有床铺, 成了文人聚会,甚至临时栖居地。当外地的穷学生来巴黎参观时,可以借住在那里,条件是隔天要在书店帮忙一两小时。 惠特曼与美国东海岸作家来往密切,在50年代, 书店成了垮派作家在巴黎的聚点, 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都在书店前的空地上朗诵过他们的作品。

后来旧金山“城市之光Citylight bookstore”书店的店主当时也经常泡在Shakespeare & Co..60年代, 惠特曼在得到碧奇小姐的同意下, 正式把书店更名为莎士比亚书店。 书店处于巴黎圣母院左侧, 塞纳河对岸。”我们从巴黎圣母院出来,沿着塞纳河漫步,开始慢慢地找这家书店,我指着LP里莎士比亚书店的店名和地址问河边旧书摊的摊主,莎士比亚书店怎么走(很多记录里说,问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书店,我们一问一个准。小小得意地觉得,这问路吧,其实是有技巧的,首先我们问的是书店,我们当然要问内行人啊,塞纳河边卖旧书的摊主肯定是读书人,读书人对这著名的书店肯定不会不知道啊。其二,我们外国人法语或英语肯定是发音有不准确之嫌,何不直接给被问路人看地址和店名呢。轻松搞定。)。

摊主完全不懂英语,热情地用法语和肢体语言告诉我,就在前面黄色大楼下面,红绿灯左转。天知道,我怎么听懂了他的法语(猜懂了,呵呵。),于是沿着他的指引,往前行走。按照对书店的理解,我们认为它应该在安安静静地小巷子里,我们专门往僻静的方向寻找的,兜了好几个圈子,才找到了这家名店。万万没有想到,它居然坐落在车水马龙的马路边,非常地不起眼地被一个小斜坡挡住远处而来的视线。到了书店问口,看到了因为包包而熟悉的实景,居然有热泪盈眶的冲动。店门口,赫然挂着的是莎士比亚的头像,门前的空地上,散落着许多的小书架,里面是发黄的旧书。人们,有自己翻书的,有下棋的,有吹奏的,有傍观的。黄发垂髫,皆怡然自得的景象。进了书店,就是铺天盖地的书架子。空间都被挤满,却不感觉窒息,有被浓重的书卷和文学气息裹挟着的舒坦。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书店有好几层,沿着窄窄的楼梯,扶摇而上。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发现二楼别有洞天。有角落里的小书吧。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有悠扬的钢琴声从书架的深处传来。弹钢琴的女子和乐而歌,中间停顿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对傍边一直欣赏着的知音说,不好意思,最近感冒了。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一直在背后,欣赏女子弹琴的帅哥。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来自世界各地朝圣者的留言处。留言的小便签,订满了整个墙壁。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中文的留言,少之极少。算我们一个,加入。终于到达。有些事情想起来遥不可及,但,其实,踮起脚,伸出手,努努力,其实也并非那么地难以实现。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书店里自得其乐的人们。弄不清楚是游客?顾客?还是住客?“当外地的穷学生来巴黎参观时,可以借住在那里,条件是隔天要在书店帮忙一两小时。”我想,有能在这里怡然自得的氛围,就是莎士比亚书店能成就这么多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吧。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芳邻说,我这样坐着,很有塔莎奶奶的感觉。哈哈,塔莎奶奶,我的终极偶像,欢喜得很。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超级喜欢这位一直愉悦地忙碌着的美丽的店员,喜欢她的长裙子,黑鞋子,喜欢她在书店里飞转的身影和脸上永远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很有气场。后来仔细想想,资料上说,现在书店交给了George22岁的女儿Silvia,从气场来看,莫非她就是Silvia?!失敬失敬。没有看过海明威的《流动的圣节》,听说,“海明威颇狂,在书中对帮助过他的斯坦因和庞德都带有些微词,但对开设了这家书店的西尔维亚·比奇却表现出更多的敬意。他写她“那么愉快,那么热情,那么亲切”,毫不吝惜形容词。当然他也提到了一排排顶到天花板的书架和满架子的书,还提到了乔伊斯经常在将近傍晚时分会到那里去。 ”追申:刚才看电影《朱莉和茱莉亚》,讲的巴黎的烹饪和烹饪书的故事,拍摄场景也出现这家书店。是谈巴黎书店,必提及莎士比亚书店的级别。-------------------------------------

背包游法国(向隅版)--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几个月前,我提着这个莎士比亚书店的小布包瞎得瑟,几个月后,我进入了图画里。人生有神奇的魔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