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遭死敌贴身肉搏 没想要这么惨

 亿文电子科技 2016-06-1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76号魔窟(2) 招降纳叛
02:04
00:00 / 23:22
流畅
  • 高清
  • 超清app

相关推荐更多

无相关推荐

“我原来是一个追赶者,是个颠覆者,是个挑战者,今天我怎么突然莫名其妙变成一个防御者,这个心态让我有点没有转换过来。”小米科技的董事长雷军在今年3月说上述话的时候,神情稍显无奈。

在过去,这种神态很难出现在这位身家超过100亿美元的科技界富豪脸上,他总是充满乐观、自信、无所畏惧。

崇拜雷军的人称他为“雷布斯”,他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将小米手机的销量做到了中国第一,小米科技估值450亿美元,一度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他创造了全新的手机营销模式,有着把“科技变成每个人都能享受得到的乐趣”的情怀,把社区和粉丝玩到了极致,他最早地找到了最有效的把手机卖给年轻人的办法。

雷军的一举一动都能霸占头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的每一场发布会更像是粉丝们的膜拜会,雷军站在台上一遍遍地重复着“创新”“颠覆”这样的字眼,粉丝们在台下忘情尖叫。

但在过去的2015年,“雷布斯”开始流露自己的孤独感和危机感。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登山者攀至顶峰,等待他的,似乎就只剩一条下坡路了。”联想CEO杨元庆在联想备受质疑时,用上述登山论来比喻企业的发展规律。这种略显悲观的情绪在雷军、也在诸多手机大佬中蔓延—最近,OPPO总裁陈明永在OPPO成功逆袭晋身全球四强的时刻,也做着同样关于失败的思考。

如果说互联网生态在两年前还是终端为王的时代,那么现在,现实或许已经悄然改变。2015年,Uber以估值600多亿美元超越了小米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相比分享经济登上风口,以粉丝经济为代表的手机行业已成红海—门槛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

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喊出了:“看不懂小米,我们就贴着它打。”于是,华为祭出了对标小米的互联网品牌荣耀。

沉寂已久的魅族把发布会活生生办成了演唱会,一个月连发三款新机不在话下。乐视更被称为发布会驱动式的企业,每次发布都能请来“半个”娱乐圈。挖苦友商,PK跑分,这些由小米带头火起来的风潮,眼下全成了欠缺新意的发布会标配。

雷军和小米面对这样的处境,创业初期的激情和业绩飞速上涨的时候已经过去,在竞争的更高层面,从战略到市场,从专利到供应链再到渠道,他们需要解决诸多考题。

正如雷军所说,他和小米同样面对这样的身份转换:从“颠覆者”到“防御者”,从“挑战者”到“守成者”。而在每一次身份转换中,如何突破自身,重回巅峰,这是每一个公司从成功变成伟大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张镝 UX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