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鼻窦炎治愈案

 真心人8 2016-06-14


首诊


谢某,女,29岁。20151225日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

首诊主诉:反复晨起喷嚏、流涕1年余。

诊疗经过:患者诉近1年余晨起喷嚏连连,伴鼻塞、流浊涕,伴头晕、腰酸,平素自觉鼻中有黏痰。冬季上述症状加重。近2年怕冷异常,两胁以上怕冷尤甚。偶有冷汗。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小腹疼痛,痛甚则作呕,第2-3天有血块。平素自觉小腹发凉。大便偏烂,粘滞。进食不慎则胃胀。舌印(++),腮印(+++)舌暗淡胖大,苔薄润。舌络粗长。鼻部息肉肿大,右侧息肉堵塞鼻孔。脉沉弦。

中医诊断:鼻渊病;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窦炎。

病机属于太少两感,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辛夷、白芷、鹅不食草宣散鼻窍:

生麻黄15 g    辽细辛30 g    熟附片30 g

盐菟丝子60 g    辛夷30 g    香白芷15 g

生薏苡仁45 g    苦杏仁15 g    冬桑叶6 g

杭菊花6 g    炙甘草30 g    黄芩15 g

玄参15 g    鹅不食草30 g    

4剂用法:加冷水1200ml,文火煮取400ml,分2次饭后温服。药渣泡脚。

二诊

20151229



服上方4剂后,鼻中黏痰减少。近几天天气稍暖,流涕易减少。追溯病史:自幼喜赤脚走路,曾患湿疹。腰背部、肩胛骨易沉重,刮痧后症状减轻。

舌印(+)腮印(++)甲印(4)舌暗淡胖大,苔薄润。舌络稍粗长。脉弦。

原方加易熟附为炮附,加金毛狗脊以加强补肾通督散寒之力,加用鼻息散涂抹化鼻部息肉:

生麻黄15 g    辽细辛30 g    炮附片45 g

盐菟丝子60 g    辛夷30 g    香白芷20 g

生薏苡仁45 g    苦杏仁15 g    冬桑叶6 g

杭菊花6 g    炮姜30 g    炒甘草30 g

黄芩15 g    玄参10 g    天花粉15 g

鹅不食草30 g    制金毛狗脊30 g

7剂用法:加冷水1600ml,文火煮取400ml,分2次饭后温服。药渣泡脚。

鼻息散  5g  用棉签涂抹息肉。每天2次,早晚1次。

 

三诊  

201615



诊疗经过:上半身怕冷未作。晨起仍稍有鼻涕。受凉后仍易喷嚏、流涕、鼻塞。近几天天气转凉,症状反稍减。

舌印(-)腮印(+)甲印(6)舌淡暗红,苔薄润。舌络细长。左脉弦。右脉弦,尺弱。

原方基本未变,补肾药改用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各30g,稍加辽细辛量至45g,继续增强补肾散寒之力,益茯苓、白术、佩兰以温化寒湿。

生麻黄15 g    辽细辛45 g    炮附片45 g

盐菟丝子30 g    补骨脂30 g    淫羊藿30 g

辛夷30 g    香白芷20 g    冬桑叶6 g

杭菊花6 g    炮姜30 g    炒甘草30 g

黄芩10 g    玄参10 g    天花粉15 g

鹅不食草30 g    生白术30 g    茯苓30 g

制金毛狗脊(狗脊)45 g    佩兰30 g  

7剂:加冷水1800ml,文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泡脚。


四诊 

2016112



诊疗经过:110日月经来潮,痛经基本消失,血块有所减少。鼻塞减轻,流涕较少。晨起流涕消失。睡觉时需盖2张被子,但觉冷,再加被则觉热。无上半身怕冷。涂息肉喷嚏时汗出明显。平素易汗出。近2周上半身长有湿疹。

舌印(-)腮印(+)甲印(5)舌淡稍暗,苔薄润。舌络细长。右侧鼻部息肉明显萎缩。左脉沉弦。右脉弦,尺弱。

平素易汗出,表气本虚,加副炮台芪固表气,定风丹以祛风止痒。

生麻黄10 g    辽细辛30 g    炮附片30 g

盐菟丝子30 g    补骨脂30 g    枸杞-30 g

辛夷30 g    香白芷15 g    炮姜30 g

炒甘草30 g    鹅不食草30 g    茯神45 g

土炒白术30 g    制首乌30 g    刺蒺藜30 g

副炮台芪45 g    全当归(当归)15 g    

7剂:加冷水1800ml,文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泡脚。


五诊   

2016年1月22日



诊疗经过:鼻塞、流涕基本消失,晨起流涕亦消失,痛经消失。近几天天气转冷,鼻炎亦未发作。睡眠时稍有发冷,加被亦不觉热。仍稍有上半身怕冷。身上仍有湿疹,腋窝较多,瘙痒。

舌印(++)腮印(++)甲印(6)舌淡胖,苔薄润。舌络细长。右侧鼻孔息肉较左侧稍大。左脉沉弦。右脉弦,尺稍弱。

守方不变,加土茯苓60g化湿止痒。

生麻黄10 g    辽细辛(细辛)30 g    炮附片(炮附子)30 g

盐菟丝子30 g    补骨脂(破故纸,故纸)30 g    枸杞-30 g

辛夷(辛夷花)15 g    香白芷(白芷)15 g    炮姜30 g

茯神45 g    生白术45 g    炒甘草30 g

桂枝嫩尖(桂枝)30 g    福泽泻30 g    杭芍(白芍、生白芍)30 g

土茯苓60 g    副炮台芪45 g

7剂:加冷水2000ml,文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泡脚。  


按语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均因表气本虚,藩篱失固,寒邪侵犯太阳,直中鼻部所致。正虚无法鼓邪外出,寒邪深入少阴,形成太少两感,久则化热形成鼻窦炎,反复不愈。

病发时喷嚏、流涕等症正是肾中元阳充足、阳气则上注鼻部,欲透邪外出而不得的表现,故每每在休息一夜后晨起发作。此时应补助阳气,外透寒气,将鼻中寒邪驱散,病就好了。反之,用“抗过敏”的方法阻碍阳气上达,鼻炎症状会稍作减轻,但外御的阳气一撤退,寒邪则长驱直入到肺中成咳嗽、哮喘,缠绵不愈。

此例为过敏性鼻窦炎,病机同过敏性鼻炎,而有局部化热的症状。治疗当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加盐菟丝子60g以补肾固元,辛夷、白芷、鹅不食草以宣通鼻窍,桑叶、菊花、黄芩、玄参以化局部郁热。汗出多乃表气不固,加副炮台芪以托透寒气。连服20余剂而愈。

鼻息散乃李老经验专辑“碧云散”化裁而来,坚持涂抹可去鼻中息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