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蹩脚医生害了你

 A咖创客君子兰 2016-06-14
  • ---曾志锋博士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刚刚做完的一次咨询。蛮常见的案例,很有启发性,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

该客户因为糖尿病、高血压、有飞蚊症、重度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还有其他浑身不舒服的症状前来咨询。她给我带来了她的体检报告和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

当我看到她的药物清单时,不禁感叹:这就是传说中的救命稻草吗?

她用格列吡嗪来控制血糖;

用益脑胶囊和尼麦角林来改善头晕头痛的现象;

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和福辛普利钠来控制高血压和心绞痛;

她的血小板正常,却莫名其妙地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来“预防”潜在的血栓风险。

这是什么节奏啊?!开这些药的医生到底想干嘛?玩敲老鼠的游戏吗?

看到她这一大堆的药物,令我想到敲老鼠的游戏。敲完这个,那个又起来了;敲完那个,这个又起来……永远都有敲不完的老鼠。

患者被身体上的那些症状绕得团团转,用各种药物来控制各种症状,而药物又带来新的症状,再接着添加新的药物。

这个过程,令人感觉无奈,令人崩溃!

看着她这一大堆药物,我也感到非常的担忧。这些药物,无论是医生开给她吃的,还是自己找来吃的,其实都非常地不严谨,整个方案看起来健康的风险是更大而不是更小。

例如,该客户具有高尿酸血症,但却用了在高尿酸患者应慎用的尼麦角林片;

又例如,该客户具有血脂、血糖皆高,但却用了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和福辛普利钠来控制高血压。

这两种药物通俗点讲就是让血管的弹性没那么强,通过改变血管的弹性来控制血压,但是在患者血脂高、血糖高的情况下,通过抑制血管的弹性这种策略来降血压,必然加剧血流速度降低带来的不良反应。

在众多的不良反应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脑和心脏。

大脑因为长期缺氧而头晕、头痛甚至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患者不知道是因为吃药引起的,又用另一种要来改善它,结果药越吃越多,身体不舒服的症状也越来越多。)

心脏因为不断接受泵血的信号,加大工作量,但却被药物作用给束缚无法完成。还记得拉着手刹踩油门的例子吗?用来形容这两种药物的作用再贴切不过了。

大家可以想象出身体此时的无奈吗?

此时吃这些药,到底是在救身体还是在给她添麻烦呢?

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样的用药根本不是在帮身体,而是在添乱!这也难怪这位客户身体越来越多问题!

再例如,客户体检结果没有任何显示其血小板异常,但却用上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来“预防”想当然的血栓风险。

这种预防有点莫名其妙!患者本身已经具有出血的风险了,如果再抑制血小板的功能,此时不是预防出血,而是增加出血不止的风险。

可怕的是,如此逻辑混乱,毫无依据的治疗方案居然长期使用,而且被患者看成是保命的工具,视为救命稻草,牢牢地握在手上,不敢放弃。

还真是令人痛心啊!

其实这种现象还是蛮普遍的,许多前来咨询的客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不知道为何用药,也不知道药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就这样糊里糊涂地长期准时服用,吃到身体不舒服了也不知道反思,也不懂得回头!

真是可惜啊!

在此呼吁大家:

第一、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去找原因,再寻求解决方案!

第二、别把药当饭吃,一日三餐长期吃药这种事情对身体肯定不好,别傻里吧唧的做这种残害身体的事情。是药三分毒,都懂!那为啥还总给自己定时定量灌毒呢?知道这样是什么节奏吗?

第三、好好重视营养。营养是生理健康的基础,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不重视,身上的疾病几乎不可能好。遇到一个蹩脚的营养师比遇到一个蹩脚的医生风险要小。蹩脚的营养师不可能会害死人,但蹩脚的医生却有可能害死人。

最后送大伙一句话:No zuo No die!别让蹩脚的医生害了你!

当然这个社会,好的医生还是占多数的咱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遇到一些健康问题,还是得多求助于医生,但是自己得学着分辨哪些医生的医术不错,哪些医生则属于蹩脚。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是我们不可偷懒的事情。

祝福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