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对人生第一考,中考最全备考攻略来啦!

 长沙7喜 2016-06-14


在漫漫人生路上,中考应该算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也可以说是迈好人生之路的关键一步。


墙上倒计时表上的数字越来越小,而考生们的心跳却日益在加速,一场马拉松赛已临近终点,每一步的前行都需要坚持和努力,此时的我们做些什么,可以让自己平日辛勤的付出化作考场上的好运,以最佳的状态迎接人生的第一战呢?


文 /王瑷 


备战策略一:自信源于好心态。


第一,欣然接纳“焦虑”,化阻力为动力。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应试技巧因素、考试焦虑因素。前两者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掌握技巧,而焦虑更多是与自己内在的感受有关,与个体承受度有关,有时会不受自身的控制,越担心越焦虑,越焦虑越担心如此循环的产生,源于对“焦虑”本身的恐惧。 


我们不妨做一个橡皮筋实验,若要使橡皮筋箍住一本杂志,你会发现不使劲不起作用,拉得太紧又会绷断,只有将弹力用到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其作用。焦虑亦是如此,它如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般,与我们相伴左右。


面对如此重要的一场考试,产生焦虑是人之常情,因此,与其把它当敌人,不如把它当朋友,接纳它,留一个空间给它,让它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适时提高你的效能感。 


第二,不为“失败”所困扰,对其坦然处之。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有考前焦虑,或失眠,或浮躁,不是对考试本身有恐惧,而是对考试之后的失败有恐惧。而失败的结果往往是自己预想出来的,不仅扰乱了自己当前的精神状态,更使这种无为的担心增加你的心理负担。


此时,与其担心考不好,不如集中精力认真复习,只要努力了,即使失败了,也问心无愧,无怨无悔,你身边的人也能予以理解与体谅。 


因此,请试着对失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不做漫无边际的担心与操心,使心态坦然。 


第三,正确评价自己,给予积极暗示。 


很多学生一到考试前,就会想:我怎么还有好多没有复习,我不行!想的都是自己不行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看到自己已有的优势和成就。 


如果你平时成绩比较优秀,就要戒骄戒躁,问问自己“我平时遇到的障碍都解决了吗?还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当你对一系列问题仔细审查后,既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查出了弱势,此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信心不请自来。 


如果你平时成绩不是很拔尖,则可以问问自己“难道我最近没有值得欣慰的进步吗?”“我对某某学科非常有信心!”在无法全面顾及所有学科时,我们不妨作一个取舍,取你容易得到的,放弃你无法突破的。自己和自己比,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成功的开始,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




第四,调整考试动机,走出“分数”的陷阱。 


多数同学是为分数而考试,分数的高低是检验其成就感的标准。于是,我们的情绪也随着分数的高低而忽上忽下。这是最普遍也是最让人有同感的想法,很正常。


不知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越担心发生的事却越会发生,比如你刚学会骑自行车,你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此时在你眼前出现一块石头,你心里想的是“千万别撞上去!”结果“嘭”就撞上去了。


怎么会这样呢?心理学上称之为“否定注意”。那么我们现在能否调整一下状态,先把“分数”这个词给抛开,能扔多远就多远。把中考作为检验自己知识和才能,战胜自己,锻炼意志的一次挑战!


备战策略二:巧学在于使巧劲。


第一,认识学习高原期,不轻言放弃。


最后冲刺阶段,同学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换来自己所期待的效果。那是因为学习有四个阶段:


1、开始阶段 


2、迅速提高阶段 


3、学习高原期 


4、克服高原阶段 


而我们就处在了第三阶段——高原期,也就是瓶颈期,它的威力不容忽视,很多同学在它面前产生过自我怀疑,甚至气馁。


其实,在学习路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遇到了困难,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是没有什么进步,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这样,人人都是这样,而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笨。


如果当你身处高原期,选择了退缩,那么你就是选择了失败;如果你选择了克服,那么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第二,攻克“夹生题”,提高学习的爆发力。 


克服高原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消灭“夹生题”。


所谓“夹生题目”,就是那些我们以为自己已经会了,可实际还是不会做的题目。它就像隐藏在墙壁内部的裂缝,外表看不出来,整栋楼却有随时有垮塌的危险。一旦消灭了“夹生”,你的进步就会变得很扎实,不会出现进一步退两步或总是原地踏步的情况。所以,提高学习爆发力的关键是扎实而不是快速,扎实了,进步自然快速;不扎实,进步再快也是沙滩上建高楼——白搭。


解决夹生题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覆盖掉原有的错误痕迹。曾经做过的题目都会留下一条“惯性轨道”,大脑很难清除它们的痕迹,事过数周或更长一段时间后,如果把正确的和错误的混在一起,大脑往往很难分辨。因此,消灭夹生题就会在头脑中重塑正确的思维定势,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使自己懊悔不已。




第三,多形式复习,增加趣味性。 


单一的复习方式会产生厌倦感、疲劳感,降低复习的效率。比如把要背的文章改成歌曲或变成说唱;或者与要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以辩论、抢答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记忆等等。赋予一种积极有趣的形式,让复习变成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儿。


当然,在选择同伴进行小组学习时,注意搭配。如果你和你朋友都属于易紧张型和焦虑型的,那么最好能够分开,因为情绪是相互感染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和沉着、外向的人为伴,焦虑情绪会明显减轻。 


第四,巧用图表,重组知识体系。 


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课堂笔记、作业和有关资料,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


小结的形式有多种:


表格式:如不同的化学元素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把它制成表格进行对比;


提纲式:把所学的问题总结出一、二、三几个大问题,大问题中又有几个小问题;


绘图式:把所学的用简单明了、色彩鲜艳的图画呈现出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有助于记忆。


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和学习的内容及目的,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把旧知识进行重组。


在进行系统小结的过程中,也在理清自己的头绪,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结过程中,也可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在对英语单词记忆时,我们可以采取联想的方式,act-actor-actress-active-actively-action-activity,就如一串大闸蟹,拎一只却得一串,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应战策略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一,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与考试时间保持一致。


很多同学在进入初三后,由于学业的增加,或者为了争分夺秒,总是复习到深更半夜。又由于每个人最佳学习的时间段不同,有的同学一到半夜就觉得自己思潮澎湃,效率极高,于是把自己培养成了个“夜猫子”。而考试时间却都是在白天,怎么办呢?纠正生物钟,将兴奋点移至白天。怎么移?


晚上规定自己十点睡觉,临睡前那段时间,选择轻松的、具有娱乐性质的事做,如看看漫画,听听轻音乐等等,避免那些让大脑兴奋的刺激事物。


睡到半夜醒了,又该如何呢?千万别起床做让自己兴奋的事,继续闭着眼睛躺着,让自己处于自然状态。


不数羊,不对睡眠时间长短过度担心,决定睡眠质量的是深度,而非长度。因而,即使临考前只睡了五六个小时,甚至更短,没关系,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暗示:我这一觉时间虽短,但入睡很深,这点能量够我驰骋考场的! 


早上规定自己六点起床,那么把闹钟调到五点四十分,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做起床的心理准备。此时,再困也不能睡。


考试一般在早上9点开始,那么从8:30起就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做到静心专注,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或许前两天会非常难受,但年轻的生命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生活节奏。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第二,合理饮食,不增加肠胃负担。 


饮食调节和心理调节一样重要,只有吃好了,吃对了,身体才能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有时好心未必办好事,一想到孩子考试那么辛苦,家长们就会准备大鱼大肉,孰不知,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增加了肠胃的消化负担,会产生恶心、厌食、嗜睡等症状。


同时保证主食的摄入量,大脑思维主要依靠葡萄糖,而只有主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


考前不易喝过浓的茶和咖啡,一影响睡眠,二易尿频,影响临产发挥,可以多吃富含营养素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如果孩子由于考前压力大而胃口不佳时,可采用“羊吃草”的方式,多餐分吃,同样可以摄取一天所需的营养量。 


应战策略二:打有准备的仗 


第一,改变做题时的习惯,营造一个与考试环境相似的氛围 


有的同学在家做题时,喜欢听音乐,没有背景音乐就激发不了做题的灵感,甚至对耳机产生依赖,就是说即使音乐不要,耳朵里也要有东西塞着,否则会感觉空空的,无法静心做题。


如果已经有这样症状的同学,一定要记得从现在开始,改掉这个陋习!把每一次的练习都当成是中考,想象中考时严格的考场规定,当你真的走进考场时,感觉就不会很陌生。


当一切都有所心理准备时,就能临危不乱,处乱不惊,兵来将挡! 


第二,掌握减压妙招,扫除疲劳,释放压力。 


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单一的生活方式,很容易造成心理疲劳。这种情况下,要学会积极调整,因为心理疲劳易对智力发挥的产生抑制。


一个是要善于给自己在关键时期要给自己加油,跟汽车似的,你不能说加一次油永远不加油了,人生也需要加油。可以在床头贴上一句自我激励的话,可以在早上醒来大声的喊几下,也可以在出门前对着镜中的自己傻傻的一笑


或许在进入考场后,不可抑制的紧张与焦虑会扑面而来时,不妨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使紧张与焦虑随着慢慢吐出的气体随风飘散。


或许在考试中,你稍感头昏脑涨,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扭扭脖子,伸个懒腰! 



应战策略三:考场必杀技 


第一,认真了解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 


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特别重要,一旦忽视,遗憾终身。


进入考场,先用深呼吸法放松,稳定情绪,然后认真听监考教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特别注意听有关考卷内容的说明,如果说到考卷中有印刷错误,应立即动笔修改,此时一定要集中听监考教师讲话,不要被周围考生的议论所干扰。


一般而言,老师都会提前几分钟让你填写基本信息,此时不要忙于去阅读试题,首先,应检查试卷有无漏页、空页;然后按规定填好姓名、考号,填写或涂抹号码要认真规范;再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和要求,粗略翻一下试卷,大体了解有多少个大题、每题多少分,做到了解全局,心中有数。


第二,做题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在答题时先易后难,会的、容易的先做,小小的成功可以使人的心理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自己在不断满足、不断鼓励中,愉快地做完全部试题。


遇到难题,千万别“一根筋”,而是选择暂时的放弃,在此题目上做个记号(以防时间一久,忘了此题),回过头来再啃此题。


在刚拿到试卷时,你的状态或许还未进入最佳,紧张还未得到缓解,情绪还未稳定,此时你很容易出现思维堵塞的现象。因此,做一个题思考1-2分钟或者3-4分钟,还没有头绪,就应暂时放一放。


如果焦急了,应注意平静,揉揉脸。等所有的题都做完了,再全力以赴解决难题,可能那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稳扎稳打就是要求处理好快和准确的关系,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应试策略。


第三,保证第一遍做题的准确率,不依赖检查。 


人的活动具有思维定势倾向,先前进行的心理活动往往影响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使人习惯于按照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所以第一遍答题出错,第二遍检查很难发现,当然就谈不上纠正了。因此答题首先要求对,再在对的基础上要求快,如果能做到对,即使速度慢一点,也比做错了再改错快。


如果抱着“反正还要检查”的态度草率从事,不但难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反复检查更是浪费了时间,而且一旦发现太多的错误,容易导致情绪紧张。 


第四,审题仔细,避免“想当然”,不写“回忆录”。 


人往往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固有的思维。因此,在考试时如果碰到似曾相识的题时,千万别高兴至极,欣喜万分,拿起笔就做,想当然地把记忆中的解题步骤照抄照搬,结果不小心掉入陷阱。


此时,还需认真审题,看看是否真的一样,有没有细微差别,如果真的是一模没有两样,那么也请用解新题的状态去做,别花时间去想:“当初这道题是怎么做的,答案是多少,我做得对还是不对”,在做回忆的那段时间里,你无形中在浪费时间,追悔莫及。




第五,科学安排时间,把握答题技巧。 


科学安排时间,是临场发挥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考生在重大考试中的失误,就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或是慢条斯理,一味精雕细刻;或局限于局部,被一道难题缠住无法脱身。


科学安排时间的原则是:与其用10分钟的时间去攻克一道1分的选择题,不如用10分钟的时间去攻克一道15分的题。保证能得分的地方决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对于计算题宁可慢一些,也要准确,如若第一步做错,整个题都要重算一遍。一味求快,反而得不偿失。 


第六,检查不盲目,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1)留出一部分时间检查,做一次全面检查后,再尝试解答难题。 


(2)检查时不要忙于从第一道题检查,而检查整个试卷的正反面,看有无漏题的,是否按要求答题,既先系统检查,再一道题一道题地检查。 


(3)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放慢眼睛的扫描速度;论述题、分析题重点放在对题目的理解是否正确,重新审查题目的关键词,分析问题的层次,思路是否明晰,阅读时注意纠正笔误。 


(4)采取逆向检查方式发现问题。人们解决问题时往往形成一些习惯性思路,仍按原来的思路,很难发现问题,因此可采取逆向检查的方式,即从结论倒推至问题。当然,在非常有把握的前提下,还可以用另一种解题方法来检验,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第七,友情提示,考完直接回家。 


不管有多疑惑,有多好奇正确答案是什么,都别停留在考场,保持从上一场考试中获得的良好感觉,保证以一种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下一场的考试中,在高昂的情绪中,你的才智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阳光总在风雨后,走在中考的路上,有泥泞之路,有滑坡之道,有高山阻挡,也有大海阻拦,但也在一路上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成长,这份拼搏后的成长远胜于那张成绩单。


若干年后,回首当初那个奋力拼搏的自己时,还会收获一份骄傲和满足!让我们一起认真对待即将到来的中考吧,一起站在那十字路口,选择自己的方向,勇敢地走下去! 


(本文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兴业中学教师) 


得语文者得天下:答题时,清醒最重要


文 / 夏智


中考临考在即,能不能在中考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我个人觉得,最近几天刻意训练自己思维的清晰度比做题更重要,认真看看过去做过的一些大考试卷,能分析出自己答题时不经意之间犯下的小错误,找出认识上而不是知识掌握上的缺陷。


对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言,中考是同学们经历的第一次人生大考,考试本身的紧张,再加上年龄体现出来的思维特点,临场答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往往是凭着思维惯性和解题思路的惯性去作答,而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让自己在清晰的思维状态下答题。


特别是在语文考试过程中,解题思路不清晰,思维模糊更是很多同学暴露出来的问题。


和其他科目相比,语文答题时的思维清晰度更难把握,而语文拉开差距的题目,依靠解题思路惯性和思维惯性,思考问题的方式惯性,可能没有办法正确解答。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语文试题,往往给人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很难找到一个思维切入点。


其实,无论是什么学科,测试都是理性的,语文试题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并不是“一厢情愿”给个答案,也要反反复复考虑,这道题答题的切入点,给出一条清晰的答题路径。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就需要在清晰的思维状态下,寻找到这条解题路径,让我们的答案接近或等同命题者给的标准答案。




个人认为,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想能做到解题的思维清晰,在这样三点上,要多注意。


第一,清楚知道试题在“问”什么。


语文解题时,曾流传着这样一句看似废话的答题提醒——“问什么,你答什么;怎么问,你怎么答。”可以想象,这句话背后,是多少学生在解题时,在不知道“问”什么的情况下,就匆匆下笔,在没有搞清楚问题解答思路的情况下,就匆匆下笔。


如2014年中考语文第9题的第二个空的解答。


原题:“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这是一道内容比较题,学生在作答时,只要梳理出两个文段在内容上的不同点,就可以轻松作答。但在实际答题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并不知道这道题在“问”什么就匆忙作答。3分题,很多同学得分只有1分,甚至不得分。题干中提示的语言清晰,命题者用“都”“还”两个副词做明确提示,我们只要在解答时,稍微思考一下,就能轻松作答,但这道题当时的得分率只达到86.33%。


能得到满分,就需要抓住文章内容呈现出来的思和学的“关系”内容,而不是“思”的内容和“学”的内容;另外一个层次是对学习应持的态度,这正是选文【乙】的两句话各呈现出来的内容。而且,两点只要你能答到一点,就可以得到三分。


临场学生在作答时,则出现了诸如“不学习就会停止不前”“勇往直前”“要继续学习,继续前进”这样的作答,有的同学干脆就是把句子翻译一下:“学习却不思考是迷茫的,思考却不学习是危险的。”


课内文言文,按理说是学生掌握程度比较高的,但在实际解答过程中,还有那么多同学犯了错误,着实让人费解。仅就这点来说,建议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在课内文言的理解上,多下点功夫,而不是满足会背诵,会翻译。


第二,只要是你的阅读思路和阅读思维是正确的,你在考场上,对自己的实力要有一份清醒的自信。


也就是说,答题时,要能清楚地知道,命题者考查了你怎样的阅读能力。要能清晰地分辨出阅读考查中常用的几种思维能力。


如信息筛选,信息提炼概括,理解,分析,判断,推测,欣赏等。这几种常见的阅读思维能力,除了分析和理解有时需要同步进行外,其他的思维能力,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解答的语言呈现形式。


不能把不能类型的思维能力考查,都做成了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我们来看看2014年中考中现代文(一)这样几道题:


14. 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5. 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3分)


16. 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2分)


17. 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9分)

    (1)()  (2)() (3)()        


14题是词语理解题,学生只要根据这个词所处的上下文(语境),明白这个词在“这个”语境下的表达的意思即可。这里的理解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我们不需要对这类题做复杂思考。


15题句子理解,那就复杂多了。一般情况下,要学会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理解,鉴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构建,还没有处在相对比较完备的情况下,在试题提供的答案中,往往是一个意思,就可以得到满分。但我只能说,从思维能力考查角度来看,理解题,一般要做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思考,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思维方式。


16题也是理解题,但理解的层次上有差异。这里是考查学生对写作组材安排及其作用的认识(行文思路和作用的认识),学生要能明白作者把“这个”材料放在“这个”位置上的作用的思考。说明文和议论文,经常有这个能力点的考查,这几天学生在看说明文,议论文时,应该在“文脉”上认真审视一下。考试过程中,在读文章时,也应该能对“文脉”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17题就是一个内容概括题。我们在看到题干中诸如“原因”“条件”“方面”等这些词语时,你只要老老实实把涉及到的语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整理出来就可以了,这类题目不需要做复杂的解读。



2015年中考出现了语言运用鉴赏题,这类题要求你首先要捕捉到作者运用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现象(是什么样的语言运用现象),然后能表达出这样的语言现象产生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什么地方。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能关注到词语选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描写的语言等。因为考查的对象是初中生,这类题,提供的答案往往不会超出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范畴。


2015年现代文(二)第20题就属于这个类型的题目:“20. 第⑨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过去考查不多,今年依然值得关注。


第三,动笔写作之前需要有一个清晰地设计。


当下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多大部分学生来说,作文成绩的高低,就决定了进高中的层次。可以看出作文的重要性。既然重要,我们就必须认真且清晰地对待。


个人觉得,在考场上,拿到作文题后,首先是思考写什么的问题,写不出你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思考,写不出你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态度和情感,你的文章就失去了价值。


其次是围绕着你要写进文章的内容,学会分层次,分角度展开,而不是一股脑把你要写的内容都搬到你的作文纸上去。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作家的行文思路。


比如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沪教版预备下),作者先写百合花生长的①自然环境——偏僻又恶劣;再写百合花有一个②坚定的信念——“我是一朵花”;再写百合花生长的③社会环境——招到野草和蜂蝶鸟雀的冷嘲热讽——再去写百合花抵御住了冷嘲热讽后努力生长,④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最后还续写了百合花年年开放,形成了美丽的百合花谷,⑤吸引了很多人来欣赏。


作者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有调理有层次安排了文章的结构,使行文的思路清晰可辨。


最后要考虑开头结尾的写作,扣题切题的手段,文章从形式到内容的美,语言的润色等问题。


写作的这几个步骤的思考,其实是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去设计,设计成熟了,且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考,再去动笔写作,这种状态下,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


上海考试院,每年中考之后,都会发布包含下列关键词的试卷评价:板块基本保持不变(如有增加减少,会提前“预警”),整体难度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出“稳定中有微调,传承中有变化”的特点。


这两天,大概你要做的,就是在“不变”中寻找到解题的要求和解题的规律。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不变应万变,是你最好的选择。


(本文作者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中考数学:将能力水平有效地体现在卷面上 


文 / 顾跃平 


临近中考只有几天了,对每个学生而言,你的数学能力水平基本已定型,很难再有提高,所以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将现有的能力水平转化为试卷上的得分。就此想给各位考生一些建议。 



一、考前对初中数学知识与方法作必要的梳理。 


目前的中考首先定位于学业水平考试,其次才兼顾高中阶段的选拔,对试题的命制有较大限制,在很多方面会呈现出比较强的规律性,所以在最后几天,不妨将近几年的上海市中考原题做一下,一方面可以保持解题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去归纳和体会一下中考试题的规律与特征。


1、试题在排序上的特征。

 

初中数学的内容为五大部分: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从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这三大题型来看,其顺序基本按上述五部分排序,最后为综合题。同时在每个大题型中,各小题的难度也基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 


2、在方法上突出通性通法。

 

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大量试题的思维含量较低,对于最后两个综合题(一般总是一个为代数综合,另一个为几何综合)会有一定的思维量,但在方法的运用上不会偏,解题不强调技巧,而以通性通法为主。


从代数来看,其解题最终总是归结为由各种运算来完成的,所以题目的各个条件基本上总是指向某些运算的对象(主要为方程(组)、不等式(组)和代数式),而对于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未知量,基本上采用设元的方法来解决。


从几何来看,大量问题是围绕长度和角度两个基本量展开的,而这两个基本量又是通过置于三角形这一基本图形中来达成解题的,一般置于一个三角形则通过解三角形来处理,而置于两个三角形则通过相似来处理,所以解题时常需要从图中找出这些用以解题的三角形或者需要构造相关的三角形,用以形成连接条件与结果的通道。

 

以上这些粗浅归纳大家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去体会一下,当然自己能有所归纳是更好的,当你几套题做后,感觉它们越来越一样就好了。 


二、考场上的若干注意点。 


1、答题时题号千万看清楚。


虽然每位同学都已模拟过很多次,我们的答题纸布局也是一致的,但在阅卷中我们仍发现有答错题号的现象,可能对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言这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个人则是百分之百,这样的错误是致命的,千万注意。


2、把题中的行为动词和所指对象作一点标记。


试题中大量基础题,一般都是要求我们对某个对象进行某种操作,这样的圈圈划划,一方面能提醒自己的行为指向,同时也便于后续的检查。


从历年考试的数据反馈来看,即便对于成绩位于前25%的同学,在前17题(对他们而言绝对是没有难度的)中累计的错误率为5%到6%之间。对每个同学,会做的题由于这些非技术性的原因出错,都是不应该的。 


3、碰到难题注意时间的合理控制。


一份试题中对很多同学来讲,总是会有个别题是困难的,尤其是这些题并非是最后一题时,花在这个题上的时间更需要合理控制(给大家的建议是8到10分钟)。


一方面花更多的时间,会影响到整卷的完成度,同时长时间无法获得问题的解决会使人的心态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后续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花的时间太少,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对问题作真正深入的思考,这样就不利于我们的后续思考,因为我们知道大脑的运作是复杂的,当某个问题真正进入我们大脑里,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某些大脑细胞还在对此问题作处理的,所以常有某件其他事情做完了,这个问题也想出来了的现象。

 

(本文作者为黄浦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 


祝大家考出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