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哑巴耳聋口哑,但心明眼亮,凡是在他视线之内的情况,都能迅速发现,并作出反应,但是有些危险,往往潜伏在哑巴的视线之外。 一天下午,政治保卫大队途经一座大山,行军速度突然慢了下来。原来,这儿竹林茂密、野草丛生,有些地段路窄坡陡人多,需要踩倒一些小毛竹才能踏出一条路来。这样,部队便不得不常常停下脚步,等前面的同志通过以后,才能慢慢跟上。 正在行军的三队突然发现一架敌机猛地俯冲过来,杨连旺高喊:“全队卧倒!”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哑巴根本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对于敌机也毫无察觉,他也听不到战友的叫喊声,依然背着行军锅,挑着沉重的担子艰难向前走。以往,这敌机总是转悠一阵才开始扫射或投弹,这次却好像发现了什么目标似的俯冲下来。接着,机翼下发出一串刺耳的尖啸声。 杨连旺意识到敌机已经投下炸弹,忙大叫一声:“不好!哑巴!快趴下!”但哑巴已经走出去了一段距离。杨连旺、马堂贵和李明杰等人正要腾空跃起纵身过去扑倒哑巴时,敌机的炸弹已经“轰隆隆”响了。 顿时,石土四溅,弹片横飞,滚热的气浪掀起了层层烟雾,挡住了指战员们的视线。一阵轰炸过后,敌机远去了,哑巴从烟尘和弹片乱石堆中站起来。杨连旺等人急忙跑到哑巴身边,见哑巴没有受伤,只是身上布满了泥土。 细心的马堂贵突然大声地说:“看,哑巴背上的行军锅被炸烂了。”大家都凑过去看。果然,哑巴背上的行军锅被弹片打了一个直径为五六厘米的窟窿,锅是报废了,但哑巴却安然无恙,而且毫无惧色。 惊险过后,杨连旺对马堂贵说:“看来当时让哑巴背行军锅是正确而明智的选择,今天要不是行军锅,哑巴可能被当场炸死了。”在场的指战员们都过来拍着哑巴的肩膀,表示慰问。哑巴只是咧着嘴傻傻地笑着。 部队恢复了行军速度,继续前进。经过这一次遇险后,行军锅无法再用了。部队好长时间做饭只好用几个小铁盆,费时费力,很不方便。炸坏的行军锅一时又无法修补,炊事班长王振尚要把烂锅扔掉,哑巴不肯,比划着说:修补好了还可以用。 哑巴就一直背着那口救过他命的烂锅,到达两河口时才找到一家铁匠铺将锅补好。哑巴意识到行军锅的重要,从此以后再遇到敌人飞机轰炸时,他竟然趴在行军锅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行军锅。 王班长既心疼又生气地对哑巴比划着骂道:你这个傻小子,算不过来账吗?那行军锅炸坏了,我们还可以修补、还可以换新锅。如果你被炸死了,那就是革命的一大损失啊,今后可不许这样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