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责毋太严 教毋过高

 虹72 2016-06-15


责毋太严 教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到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过高,要考虑对方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困难。
      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出兵定襄,部将苏健、赵信两军共三千多骑兵,单独与匈奴单于的部队遭遇,激战一日,几乎全军覆灭。赵信投降了单于,苏健只身回到卫青军中。卫青帐下的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未曾斩过部将,今天苏健丢了部队一个人逃回,应该将他斩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军中有个叫安的长史说:“不能这样做!苏健以几千兵力抵抗数万敌军,奋力苦战一天,士卒都不敢有二心,全军战死。现在他自己死里逃生,反而被斩,这是告诉后来的人,谁要是战败了,就不要再回来,不如投降的好。所以不能斩他。”卫青说:“我卫青将真心诚意对待他,让他待罪留在军中,我不怕会因此没有威望。周霸劝我以斩部将的行为来显示威严,太不符合我的意愿。再说,虽然大将军出使在外可以斩部将,但以我的尊严和宠幸,也不敢在京城之外,擅自诛杀部将。将他送到皇上那里去吧,让皇上亲自裁决这件事。以此形成做大臣的不敢专权独断的风气,不也很好吗?”于是将苏健囚禁起来送到皇上那里,汉武帝果然赦免了他的罪,没有诛杀他。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应当有些儒家思想。儒家在人际关系上最讲究“恕”的观念,“恕”就是宽恕、原谅。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别人的过失惟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不讲效果而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实际效果,这是责人时所不足取的。

  感悟:所谓“老人言”,一是老话格言体作品的作者多为饱经世事沧桑之人,既有搏击宦海的名臣贤相,也有遗世独立的高人隐士;既有学富五车、年高德劭的才学究,又有命运多舛、穷愁潦倒的老幕客;二是老话格言警句无不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谆谆教诲。老人言”看似自言自语,却是人间至理,老人言堪称“不立文字的经典”。这些话虽然已经很老很老了,比我们的爷爷的爷爷还要老,但是仍然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自然的清新气息。因为它们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种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谓之最纯粹的智慧。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