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阶段,本是奴仆的卫青机缘巧合下进入朝堂做小吏,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卫青,是平阳县人,他的父亲叫郑季,本在平阳县侯家做事。郑季与侯府的婢女私通,这才有了卫青。卫青的母亲姓卫,名叫卫媪,所以说,卫青实际上是跟随了母亲的名字。卫青还有几位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大哥卫长子,后改名卫长君,二姐卫孺,三姐卫兒儿,四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卫子夫。卫青年少的时候曾跟着父亲一起生活,父亲的前妻,还有前妻所生的几个孩子都对他很不好,把他当下人看待。有一次,卫青跟着别人去过甘泉宫,里面的一位囚犯见到他,对他说,你以后是位贵人,要封侯的。听到这话,卫青想当然没有当回事,他笑笑说,只要不被人揍,有口饱饭吃,我就满足了。封侯这种事就不要想啦。虽然这件事有可能是假的,只是个传说而已,但从中可以看出卫青这个人心胸宽广,性情实在。试想一下,当时的他处境卑微艰难,生活上肯定吃了不少苦,但是他没有许多的怨气,只是希望日子能好过一些他就知足了,这一点就很不简单。后来,十几岁时,卫青成为了平阳县侯家的骑兵。卫青能有份差事,也许跟他父亲有一定关系。另外,《史记》上写了“青壮”,这说明,卫青本人的身体素质也是不错的。那一年,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入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卫子夫有身孕后,陈皇后十分嫉妒,于是,她派人抓了卫青,想要杀了他,以此威胁卫子夫。好在,卫青的几位朋友公孙敖等人出手相救,卫青才死里逃生。谁料,这件事却惊动了汉武帝,汉武帝知晓卫青是位壮士,因此将他招进来,让他做了建章监,后来,卫青就当上了大中大夫。卫青能往上走,这说明他还是有点本事的。陈皇后所做的这件事,没有扳倒卫子夫,反而让这姐弟两都沾了好处。第二阶段,卫青因祸得福后,有了在朝中一路攀登的机会。元光五年,卫青第一次出征匈奴,斩首数百匈奴兵。那一次,同去的太仆轻车将军公孙贺没有立功,大中大夫骑将军公孙敖失去七千骑兵。卫尉李广被匈奴所俘虏。元朔元年秋天,卫青再次出征匈奴。带领三万兵将击杀匈奴,最后斩首匈奴兵数千人。第二年,匈奴来犯,杀死辽西太守,卫青出征云中以西到高阙等地,再到河南,陇西,又俘虏了匈奴兵数千人,牲畜数十万。因此,汉武帝定河南等地为朔方郡。将卫青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车骑将军卫青带三万兵马出高阙,围匈奴的右贤王。右贤王没想到汉人的兵马会一直追到跟前,吓得屁滚尿流。最后,卫青俘虏了右贤王等匈奴高官十余人,还有男女大众五千人,以及牲畜千千万。众人高呼卫青大将军,至此,卫青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那一回,汉武帝要封卫青的三个儿子都为侯位,卫青本想拒绝。他告诉汉武帝,自己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实在当不起这样的荣誉,皇上应该把赏赐都分给一同作战的将军们。这话,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他肯定认为卫青是一位忠诚且知分寸的人,于是,他告诉卫青,没事,我没忘记他们,他们个个都有赏。那一年,卫青姐姐的儿子霍去病十八岁,得幸,被汉武帝选入宫中作为侍卫。头一次追击匈奴,霍去病表现得十分英勇,他独自带着人马穿越数百里,直捣匈奴的腹地,俘虏二千二百多人。这一次,连汉武帝都无比吃惊,他对霍去病的军事能力非常赞佩,那一次,卫青表现不佳,反而没有得赏。那以后,击杀匈奴人的主力便渐渐由卫青转向了霍去病。不过,霍去病和卫青相比,性情骄傲蛮任性,士兵中多有人不服。但卫青不一样,他为人谦和谨慎,以大局为重,在士人中深得军心。曾经,我总觉得李广能力很强,他没有得到侯爵,或者说他不能够再往上爬,大概是运气不好。后来,再读《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明白了,其实,作为大将军,卫青这个人,显然更加合适。首先,他和汉武帝确实有亲戚的关系,这一点,肯定是有加分的。再者,卫青他处事稳重,考虑周全,汉武帝才放心让他去干。比如,有一次,卫青出征匈奴,将军苏建独遇单于兵,所有人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苏建一人拼死逃回。按道理,苏建没有立功,卫青也可斩了他,就算他斩了他,汉武帝可能也不会说什么。但卫青没有那么做,他说这件事他不能定夺,还是要回去报告给皇上,让皇上决定才好。还有一次,皇上赏赐了他很多金银,他知道这些东西,并不是自己拿了就是拿了。刚好,汉武帝那时的宠妃王夫人过寿,于是,卫青就派人拿来五百金为王夫人贺寿。汉武帝知道后,心里也很欣慰,因为他知道卫青并非就是为了贪图这些富贵,他是个靠得住的人。汉武帝高高在位,他不是个傻子,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况且,卫青在朝堂上本本分分,不搞党羽,这一点,汉武帝更加放心。所以,卫青能做大将军,除了他个人带兵打仗的能力之外,他的个人素质也是过得去的。唯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卫青死后,没想到他的后代那么快就失去了父亲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后来,霍去病去世后,卫青的大儿子宜春侯犯法被除侯,他的两个弟弟因为做错事也都除去了侯位。再后来,卫青逝世,长子卫伉代替了父亲的侯位,没想到,六年后,卫伉还是把父亲的位子给弄丢了。大概,卫青将军把时间都花在出征匈奴,以及治理军队上了,少了点心思顾及自己的孩子吧。看一个人,不能看一时,而要把时间线拉长看,看穿一个人的人生,或者一个家族的迭代,你才会明白,原来人生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