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人的精神生命

 龙泉清溪 2016-06-15

论人的精神生命

 

    

刘玉仙

    

杜胜利(

 

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

  116028  

河南省信阳市明港国

税局

464194  

  

 

 

 

  

要:

当前的生存哲学和类哲学研究都提出了人具有精神生命的问题,

对于人为何具有精神精神生命却没有从逻辑上给予说明。

本文通过对实践与精神

之间关系的分析,

特别是对精神辩证本性的解读,

探索了人为何具有精神生命的

学理问题,

指出人除了具有肉体生命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精神生命,

即人的生

命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人;精神生命;肉体生命;辩证法;生存哲学;类哲学

 

 

人与动物都具有生命,

但人的生命却与动物的生命根本不同。

人除了具有肉

体生命,

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精神生命。

人的生命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辩

证统一。但是,多年以来,人们在研究人的生命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以流俗的方

式理解人的生命,

仅仅注意了人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生命,

忽视了对人的精神生

命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实践与精神之间关系的分析,

试图揭示出人的精神生命的

本质内涵。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

马克思恩格

斯认为,

社会是由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

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

首先要确定

的就是那些有具有生命的个人。

但是,

什么是有

生命?

的个人呢?人的

生命?

的内涵又指什么呢?生活中的每一个现实人都是以具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的。

人们

通常认为,只要我活着,我就具有生命。

活着?是人具有生命的一种最基本的

表现形式,死去的人没有生命。因此,是否?活着?是判断人是否具有生命最便

捷、最简单的方法。

 

动物与人虽然都是活着的,但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

别。

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

对象。

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

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换言之,正是由于他

是类的存在物,

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也就是说,

他本身的生活对他说来才是

对象。

只是由于这个缘故,

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

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

它把类当作自己的本质来对待,

或者说把自己本身当作类的存在物来对待)

的自

我确证。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

蚂蚁所做的那样。

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

动物的生

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

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

进行生产;

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

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

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

的肉体相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

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

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所以,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

体。

[2]

马克思认为,

人的生命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人的有意识生命活动

已根本不同于动物所具有的那种本能生命活动。

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人

的生产实践活动。

动物也进行生产,

但动物的生产仅仅与它自己的肉体需要相联

系,是片面的,且仅仅为了繁延后代才进行生产;而人的生产却是全面,人已经

摆脱动物那种仅仅为了肉体需要而生产的生产方式,

人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

照美的规律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东西。

 

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

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

这种生

产是他的能动的、

类的生活。

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

现实性。

因此,

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

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

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

而且在实践中、

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

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因此,

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生产的对象,

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

他的现实的、

类的对象性,

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

那种优点变成缺点。

[3]

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

自由的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

从而把人的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4]

因此,

人所具有的类

的意识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的生活对他说来成了手段?

[5]

。非常明显,马

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应把这种被剥夺的有

意识的生命活动归还给人自身。

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全面的,

他已经超越动

物的那种本能生命,

可是从人的有意识生命活动中异化出来的异化劳动,

不仅没

有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

反而却使那种比动物生命更高级的有意识的生命变成了

维持肉体生命的手段,

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优点变成了缺点。

人类的不幸就

在于人类自己不能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

自己的生命。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深刻揭

示了异化劳动对人的有意识生命的侵占和剥夺,

他认为未来社会就是把人的关系

还给人的社会,

就是人全面占有自己生命本质,

充分发挥人生命本质中创造性力

量的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

人除了具有动物所具有的肉体生命外,

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

的?类生命?

类生命?就是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改变现实世界、

创造对象世界,这是人作为具有有意识?类生命?存在物的自我确证。

一当人

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

定的)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6]

人是通过生产劳动、通过实践

把自己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生产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

对于人的生命,

我们不能再从

我活着所以我具有生命?

这种简单的形式去理解、

去判断,而应从生产劳动、从实践去理解、判断人的生命。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

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7]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的

生命与动物生命的根本不同,

而且发现了区别动物生命与人的生命的劳动实践标

准。

马克思的这个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

探索人的生命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造成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的根本不同。

如果说动

物不断地影响它周围的环境,

那末,

这是无意地发生的,

而且对于动物本身来说

是偶然的事情。

但是人离开动物愈远,

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

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8]

一句话,动物仅仅

利用外部自然界,

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

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

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

的本质的区别,

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9]

马克思虽然指出了人的生命与

动物生命的不同,

找到了区别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的途径和方法,

但马克思的这

个发现并不具有终极意义,

它只是人们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而非终点。

此,对于如何认识和理解人的生命,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人类的劳动实践行为其实就是人四肢参与的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

只有精

神首先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四肢,才能产生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果精神

不能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四肢,就不可能有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生。因此,

精神、意识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四肢是产生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虽

然没有人否认人的形体、四肢是受人的精神、意识支配的,但对于精神、意识为

什么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四肢却始终没有从逻辑上解释清楚。笔者认为,

当我们把精神理解为在形体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更大的系统时,

就可以圆满地回答

了精神为什么能够支配、控制人的形体、四肢,人的活动为什么都是有意识、有

目的的问题。

由于精神是在形体系统上产生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系统,

那么精神作

为系统整体就完全可以支配、控制处于局部或低层次的人的形体和四肢。

[10]

当我们用系统方法来分析人类劳动实践活动与精神、

意识之间逻辑关系时,

可以

发现哲学教科书所讲的精神能动性来源于实践能动性的观点并不准确。如果精

神、

意识不首先产生,

并支配、

控制人的形体,

是不可能有劳动实践活动产生的,

更不可能有劳动实践能动性存在。相对于精神,实践只能是结果、表现;相对于

实践,精神则是本质、原因。精神是人内部联系的质,劳动实践是人外部联系的

质。因此,人是内在精神本质和外在劳动本质的辩证统一。在人的本质中,实践

只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层次或一个方面,

而并非是人的全面本质,

精神是比人的实

践本质更深层次的东西。

所以,

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的标志不应仅仅单是实践,

而应包括比实践更为根本、更为基础的精神。

[11]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12]

当我们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时,

可以发现事物只有处在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展,

孤立的事物既不可

能存在也不可能得到发展。

同样,

人也只有处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相互作用

中才能得到发展。一个人如果只有内部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不参与改造

自然、

改造社会的外部活动中去,

即这个人只有内部联系而无外部联系,

那么这

个人就是孤立的、

静止的,

这个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就不可能成为哲学意义上

的人。对于什么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费尔巴哈认为,

对这问题的最简单、

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

[13]

就是理性、意志、心。

[14]

在费尔巴

哈看来,

形成人性的东西、

人的类生命的东西就是精神、

意识、

心,

因此,

精神、

意识、

心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由于费尔巴哈没有把人放在联系和发展

中来认识,

没有放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来认识,

因而他在阐述人与动物的生

命区别时只是突出强调精神、意识的不同。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撇开历史

的进程,

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

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15]

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

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16]

针对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只注

意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特点,马克思突出强调了人的外部联系。

人的本质并不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7]

由是

观之,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生命本质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针对费尔巴哈在

人的生命本质问题上只注意内部联系,

忽视外部联系,

忽视劳动而提出的。

劳动

促使人们结成复杂的外部社会关系,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

本质是劳动而不是其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