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蛙泳想要提速?必选这种臂腿配合方式!

 成功属于俊 2016-06-16

学习游泳是一个超级细致的活

同时也毫不隐讳地说明了

游泳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运动

从手到脚都有一定的讲究
比如你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只练一个部位
就拿手臂和腿来说
它无论你练习哪一个
另一个都必须紧跟着配合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
有些人会感觉学习游泳比较难
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有关于
蛙泳学习中手臂、腿动作的配合

一般认为蛙泳手臂、腿动作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即紧凑、滞后和超前三种配合方式。紧凑式配合时,两腿一并拢,马上开始划臂。
 
滞后式配合时,蹬腿动作完成后与开始划臂之间有一短暂滑行时间。
 
超前式配合时,蹬腿动作尚未完成,已开始划臂动作。

当然有相当数量的教练认为,在手臂、腿动作的三种配合方式中,滞后式效果最差。这是因为从蹬腿动作结束到开始划臂,产生推力之间游速明显下降。
曾经我做过一次试验,当泳者处于滑行阶段时,游速从1.7米/秒大致下降到1.5米/秒。当双臂外划抓水时,游速进一步下降到1.4米/秒。从蹬腿结束至划臂再次产生推力之间大约间隔0.4秒。

也有人认为,紧凑式配合可避免滞后式手臂、腿发力间的空档。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手臂外划时不产生推力。

因此,采用紧凑式配合技术的泳者,即使在配合动作中取消了滑行阶段,手臂腿动作之间的游速也会下降。虽说这段时间约维持0.3秒,但游速仍会明显减慢。
所以分析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就是采用手臂、腿超前配合技术是消除或至少可以说是缩短蹬腿结束和划臂开始产生推力间游速下降期的最好方法。
 
手臂、腿动作配合方式应是:蹬腿动作一结束,两臂几乎已做好抓水动作。也就是说两腿开始夹水,做蹬夹的结尾动作时,两臂应进行外划。
腿部内夹动作较差的蛙泳选手更适合采用超前配合技术。因为这类泳者双腿开始内夹时实际上已不再产生推力,因此他们需略早些开始外划,以便在游速减慢之前完成抓水动作

虽说这种快频率的游法将加大能耗,然而与动作次数较少、平均游速较慢、耗能较少的游法相比,前者游速更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