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

 阅读与探究 2016-06-16
[转载]读《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

这是读的第二本王竹立教授的著作了。这本书以一名教师和两名学生围桌而谈这样一个场景展开。围绕创新思维进行讨论,从为什么需要创新开始,通过分析人的心智解释了为什么人会越来越缺乏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再讲述了通过转变思考方向、强制联想、思维导图、简化思维打破规则等方式解开受困的思维,使用移植、借鉴与连接的方法进行思维再加工,对比分析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六顶思考帽使用包容性思维解析各种具有争议的说法和信息进行整合和总结,最后讲述了创新人格、创新情境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开发和提升。

其实已经读了不止一遍了,每次都能带动思维展开思考,特别是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作这部分,让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做白日梦的情境,天马行空,一片云一阵风一只蚂蚁都能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相对一些讲理论的书而言,本书很好读,可以说读得很舒服,书中大部分的对话都让人感觉身处课堂之中,可以想象或许自己是老师正向学生提问,也可以自己是学生正面对着老师的提问。

读了这本书后的某节在教室上的课,在学生做课堂任务前我向学生推荐使用了思维导图(高一的学生基本没接触过)。所以我找了运用思维导图的图片,一张是自我分析的,一张是作文的,一张是关于圆的。然后播放了一段视频(人类星球—都市丛林)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把视频中的信息点记录下来,然后再通过一问一答,小组对抗,抢答等方式复述视频内容,最后提一个思考问题,10分钟内3人小组讨论后形成记录再上交。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明显好了,师生互动时学生反应多了,提问时几乎是全神贯注,回答问题也积极多了。课后上交作业质量高了许多。为了形成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让记忆更加深刻,又一次课在播放视频(生命旅程—初生之旅)时除了让学生记录视频内容,还要求将里面的动物画下来,这下不得了,学生“啊”了好一会,画的时候还一边哀叹一边又兴致勃勃,交作业时互相偷看非常搞笑,相当有趣。目前,我还在研究王教授使用思维导图作诗的部分,设想如何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故事创作。该选什么主题,确定什么关键词,该如何引导,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都还在思考中,当然在此之前,我得自己先尝试创作一个故事出来才敢运用到课堂中去。

总之,非常好的一本书!除了改变我自己的思考方式,还让我在教学中有所改变,非常谢谢能有这样一本书,谢谢王竹立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