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剑出龙渊

 轻风无意 2016-06-16

        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植,是建安时代有名的太子,他在一首诗中写道:“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蛮。”诗中的龙渊就是今日的浙江龙泉。为什么龙泉自古出产宝剑呢?其实,欧冶子在龙泉铸宝剑的传说是有根据的,因为龙泉确实具备了最佳的铸剑条件。-


        在古人眼里,一把好剑,是日月山川精华孕育的结果。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在谈到自然条件对生产技术的影响时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所谓的“天时”、“地气”,指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材美”、“工巧”指优良的原料和能工巧匠。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才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反映了古代技术传统中的造物原则或价值标准。《考工记》又指出:“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意思是说,吴、越两国有非常好的铸剑原材料,但是如果离开了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不能铸成好剑的,这是“地气”的作用。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地气”包括地理、地质、生态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因地理环境不同各地矿物万分不同,水中微量元素也有差别,这就会造成金属制品的组织结构和热处理质量的差异。这些正是吴、越之剑之所以如此精良的内在原因。据说绍兴黄酒以鉴别湖之水酿造,但以同样的原料和工艺,在他处因水质不同就不能酿出好酒,这是同样的道理。春秋时期龙泉为越国古瓯地,在瓯江上游,与越地山水相依,地气相连,有着得天独厚的铸剑自然条件。山溪中蕴藏着含铁量极高的铁砂,是古时铸铁剑的上好材料,被称为“铁英”(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在溪滩上找到这种铁砂)。而茂盛的森林资源,是铸剑所需的优质燃料。龙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秦溪山下的北斗状七井,水质特异,甘寒清冽,用来淬剑非常适宜。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龙泉山石坑特产一种名为“亮石”的上好磨石,用来砥砺刀剑,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可谓相得益彰。另外,古龙泉地处越之边陲,山清水秀,远离尘嚣,环境幽雅,是难得的一方铸剑净土。欧冶子在龙泉,因天之精神,地之气脉,得山川之灵秀,天地之精华,悉其技巧,终于铸成这独步天下的龙渊宝剑-


        上世纪30年代的学者翁文灏先生著《为中国古代铁兵器问题进一解》一文,在确认春秋晚期“吴、越、楚始用铁兵”后指出:“为什么当时南方的铁比北方的铁好,主要有两条因素:一是南方炼铁使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二是福建、浙江一带的河谷或海边的铁砂质地好,最容易炼成顶好的铁,制成像龙渊、泰阿这样的宝剑。”这一论断充分说明欧冶子在龙泉铸剑的传说是可信的。曹植的“龙渊出宝剑”之说,也并不仅仅是艺术的描写。千百年来,铸剑之业在龙泉代代相袭,龙泉不但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而且现今仍是国内最享盛誉的传统名优工艺品龙泉宝剑的生产地,素有“中国龙泉宝剑之乡”的美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