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 新理异态气势撼人 —故宫博物院明末清初五家书画特展综述(节选)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6-16


春末夏初,武英殿展出了书画部同仁所策划的小规模晒家底性质的展览:“新理异态—明末清初五家书画特展”。这一展览基于院藏特点,根据明末清初时期极具特征的美学风格与史学定位,选择了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这五位代表性书画家,共展出105件文物,包括书法54件,绘画14件,碑帖10册,古籍27册。这样规格的五家同展,也算得上一场视觉文化盛宴,为艺术史、社会史等专业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直观的实物氛围与研究场景,具有颇为可贵的学术价值。

 

一、临古创新

 

本次特展的第一个亮点,就在“临古创新”部分。步入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明清刻帖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拓本局部,分别对应着五位书家的临仿作品。这种并置是耐人寻味的。展厅在此提供了一种说明式的场景:晚明时期,这是士人学书取法的重要方式,刻帖已是一种时代性的普遍范本;同时,并置还虚拟了一种时空现场,让我们得以在实物比对中,感悟书家与范本之间或隐或显的联系。

 

展览五家之中,临古功力最为深厚、笔法相对精妙、细节最堪玩味、气格最为饱壮的,也是王铎。书家临古的眼光与投入程度,展示的其实是他本人的历史理性、痴迷程度与艺术抱负。明末清初时段,就综合技术指标而言,王铎确实远远超出了同时代其他书家。但同时,临古功深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王铎大草作品中,随处可见其放纵中的控笔理性。相对而言,张瑞图的翻折激荡、傅山的回环奔涌,虽笔法时见失控之处,却整体上更有一种解衣般礴、不管不顾、笑骂随人的自在之情。

 

[]王铎  行书自作诗轴

绫本  1646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乱后(真)难(为)见,寻思损性灵。旧山猿与狎,真诰鬼来听。日月无停辔,金戈各老龄。绵田不得

耨,云肆怅青青。念擢秀年丈、漱六社友。葆光张老乡翁正之。难下落为字。丙戌十二月,洪洞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白)烟潭渔叟(白)


二、笔走龙蛇

 

展厅第二部分,按照五家年齿先后,并列展出了数十件行草大幅立轴,观者可以相当直观地对五家的技法、风格与成就进行现场的分析比对,在异同之中,真切感受一个时代的士人心性与精神气象。撇开王朝皇权由盛及衰对士阶层精神的控制与影响不谈。仅仅从书法层面看,同样取法阁帖技术系统及唐法宋意,明初草书尚囿于单字衔接思维,形态上虽有点画连绵,但笔力、气势还显得靡弱。明中吴门以来,祝允明、陈淳诸家力度已显雄强,点画纵横,天真烂漫,字距行距逐渐浑一,通篇章法已有变化。

 

明中后期,徐渭大草出现了真正意义上划时代的变革,不仅尺幅甚巨,大章法也突破常俗,字距行距融为一片,形散而气密,用笔豪纵,点画狼藉如疾风暴雨,整体气势撼人心魄。对于后世行草书家而言,徐渭可算是广大教化主,他对“真我面目”的追求,于古法中“时时露己笔意”的提倡,“出于己而不由乎人”的宣扬,极大地影响了晚明五家的风格取向与个性探索。

 

套用今天的年代概念,五家之中,张瑞图(15701644)是“70后”的代表。尽管技法相对简率单一,但其最大的贡献,是章法上一改前人轨辙,字距紧密而行距疏朗,又以偏侧之锋横扁取势,以激烈翻折形成紧密字组,纵行一气直下,用笔一意孤行,强掣重压,圭角峥嵘,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貌。这种字距紧密、行距疏朗、一泻汪洋、滔滔不绝的挥运方式,几乎成为晚明五家行草的时代特征。

[]黄道周  草书诗轴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高台宜晚照,轻舸合低桥。茗贵田应少,斋多酒不消。虚名生已满,苦债久相饶。但忆浮家外,深深负老樵。同献汝、子新过诸湖山有作似正之。黄道周。

钤印:明诚堂(朱)何如黄石公() 亦号赤松子(朱)

 

三、书画兼能

 

展厅第三部分,展出了十余件山水花鸟,包括立轴、扇面、册页、长卷等形式,此中可见五位大家书画兼能的艺术修为。在中国艺术史上,他们的画作可能相对次要,但基于深厚的书法修养与艺术体悟,其对绘事的探索试验与题跋点评,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画作大多出于晚年手笔,尽管如此,精力投入的有限,让画面偶见荒疏生拙的细节。以一种严格的标准来看,业余状态可能有时也使他们笔不称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信心满满、乐在其中,且时出佳构。

 

当董其昌理论与南宗画风影响渐大时,王铎与他的朋友们提出了很不一样的观点并为之践行。他致信戴明说云:“画寂寂无余情,如倪云林一流,虽略有淡致,不免枯干,尪羸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因为推崇荆、关、李、范等北宋雄强路数,他甚至还说:“此关仝真笔也……又细又老。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大家体度固如此。彼倪瓒一流,竞为浅薄习气。……荆、关、李、范,大开门壁。”展厅中细读王铎山水,或细笔密列,或老笔层聚,皆有追摹北宋的意图,但毕竟摹古不深、手段有限,未免有些生硬拘掣,与他书法上的纵横捭阖形成了鲜明对比。以此观之,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诸家于书画两方面所达到的经典高度,可称千古难能。

 

[]张瑞图  晴雪长松图轴

纸本墨笔 1630年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庚午春仲果亭图写。

钤印:此翁(白)瑞图(朱)张长公(朱)


展厅最后,展出了五家的部分文集著述,其中心血沥灌的文字,有可能更是著者内心看重的一部分。如今它们静置一隅,任由时光轻轻滑过,风烟俱净,默然无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