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文物《行气玉铭》

 天地虚怀xia 2016-06-16

战国文物《行气玉铭》


战国文物《行气玉铭》

《行气玉铭》是一个小玉柱,原为合肥李公木收藏,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据郭沫若考证,此文物系战国初期(约公元前380年)的制品。网上有一种说法,说玉柱是一九七五年长沙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如百度百科对“行气铭”词条的解释。其实把小玉柱当成是马王堆出土文物是不对的。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文物就曾被称为《玉刀珌》,后来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将其命名为《剑珌》,并将拓文载于《三代吉金文库》中。上世纪四十年代,闻一多在他的《神话与诗》一书中,论及古代导引行气时,将其命名为《玉珌铭》。

目前天津博物馆对这个文物的说明是:战国《青玉行气铭饰》,呈12面楞柱状,表面刻篆书铭文45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论述了呼吸和行气的全过程,是我国古代关于气功修练的最早记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

 

天津博物馆给出的铭文沿用了郭沫若的考证,而历史上对《行气玉铭》的研究意见并不一致,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物的命名,二是文字的考证,三是铭文的含义。

 

关于文物的命名,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名字外,建国后郭沫若把它命名为《行气玉佩铭》,陈邦怀命名为《行气玉铭》,天津博物馆则命名为《青玉行气铭饰》,还有人命名为《行气玉杖首》。从玉柱的形状结构来看,它是一个棱柱体,中空但未穿顶,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过抛光。由于玉柱中空且一面有小孔与之相通,因此叫“玉铭”、“铭饰”、“玉杖首”、“玉佩铭”都有一定的道理,而称之为“玉铭”则较为中性。

 
战国文物《行气玉铭》

关于文字的考证,历来争议很多。《行气玉铭》是十二面体的小玉柱,每面刻篆文3字,有36字,加上重文9字,《行气玉铭》共有45字,其中不重复的字只有22个,但有争议的字却多达10个之多。如:“深”作“吞”, “伸”作“神”,“萌”作“明”,“退”作“复”,“几”作“兀、其”,“舂”作“木、樁”等。目前大都采用郭沫若的译法。

关于铭文的含义,一般都认为是古代练气的方法,但具体涵义却纷纭其说。有深呼吸说,有练周天说,有房中术说等。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写道:“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鉴于《行气玉铭》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气功文物,因此有必要参考一下古代练功的文献。《性命圭旨》是明代的书籍,是道家丹道派在明代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著作。书中在“第一节口诀”里写道:“工夫至此,自然精神朗发,智慧日生,心性灵通,隐显自在。自然有一段清静阖辟之机,自然有一段飞跃活动之趣。自然有一点元阳真炁从中而出,降黄庭,入土釜,贯尾闾,穿夹脊,上冲天谷,下达曲江,流通百脉,灌溉三田,驱逐一身百窍之阴邪,涤荡五脏六腑之浊秽。”

从练功的角度来看,《性命圭旨》的这段描述与《行气玉铭》的文字颇为相近,都形象地描述了从中丹田入手的练气过程和气机运行的现象。区别在于《行气玉铭》是言简意赅,没有用隐语。

因此可以得出几点提示:1.早期古人重视练心、练形,到了战国已经有了练气的内容。2.战国时期的练气,似乎比较重视从中丹田练起。3.早期练功朴素,用语简洁,不作修饰;后世练功喜用隐语,但描述较为详细。4.《行气玉铭》描述了周天练法的第一个回合,这一点得到了现代练功人的实证,如李少波的真气运行法。(老平 2010-8-13初稿,2012-7-10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