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禄山:一个漂亮的演技派

 红豆居士 2016-06-16


  极一时的大唐帝国潜伏着一个危险人物,他出身低微,靠卖萌和演技上位,取得皇帝信任后,却手握重兵,意图谋反。他就是日后颠覆大唐的安禄山。
  而这样的故事,至今仍然在现代人的职场和情场中多次重现。

  错位情人:杨玉环

  杨玉环成为唐玄宗的女人,是在骊山温泉宫。


  六十六年后,诗人白居易根据民间传说和艺术想象追述了当时场景:
  呵呵,天生丽质的小女人被精力充沛的老皇帝折腾得站都站不起来。
  这是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的故事,因此赐浴之日并非乍暖还寒时节。选在君王之侧的杨玉环也非“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玄宗之子——寿王李瑁(读如冒)的王妃。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李隆基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如果较真,这是乱伦。
  对于有着胡人血统的李唐皇族而言,乱伦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太宗皇帝李世民就占有了弟媳妇,高宗皇帝李治则收编了他爹的女人武媚娘。不过,这两人纳娶的是寡妇,二十二岁的杨玉环却是现任王妃,一个有夫之妇。

  从偷偷摸摸到册封贵妃


  不过,玄宗皇帝再任性也不得不遮人耳目。他在骊山偷情的两个月后,也就是开元二十九年(741)正月初二,下敕昭告天下,宣称为了成全杨玉环对已故太后的孝心,批准她自愿度为女道士。而且,一本正经地,道号太真。


  放完这个烟幕弹,两人就兴高采烈泡温泉去了,时间竟是在当月。当年十月,第三次幽会骊山之后,女道士杨玉环干脆大模大样住进了兴庆宫,饮食起居仪同皇后。宫中则按照民间对家庭主妇的称谓,管她叫“娘子”。
  事已至此,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天宝四载(745)八月初六,刚刚过完六十一岁生日的唐玄宗,正式册封二十七岁的杨玉环为贵妃。当时宫中并无皇后,贵妃实际上是六宫之主。四年多的陈仓暗度,终于修成正果。


  可惜,李隆基这位音乐家皇帝并不知道,当他心爱的女人梳着玉环髻,穿着尖头小皮靴翩然起舞时,金玉其外的帝国已是岌岌可危。他当然也不会想到,后来害得杨玉环死于非命的,正是贵妃娘娘的干儿子安禄山

  漂亮的混血儿:安禄山

延伸
阅读
“安禄山”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后来改写了大唐历史,也改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命运的安禄山,原本是个卑微的胡人,而且是混血儿——生父康某是粟特人,母亲阿史德则是突厥巫婆。
  她这个儿子由于是向战神轧荦山(荦读如落)祈祷所得,所以叫禄山(轧荦山的汉译)。又由于母亲改嫁突厥将军安延偃,所以姓安。

  第一次见到皇帝时,安禄山气都透不过来。
  混血的安禄山长得雄伟而白皙,年轻时很可能相当帅气和漂亮。他的邻居小伙伴史思明虽然也是突厥混血儿,却其貌不扬。不过,两个小伙子都非常聪明,通晓多种民族语言,曾经在大唐与突厥的边境贸易活动中充当掮客。
  安禄山因机缘巧合踏入仕途,并步步高升,于天宝二年(743)正月第一次见到了皇帝陛下。
  这时,他的官职已是平卢节度使

  向皇帝卖萌

  在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长大的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帝国的首都是如此气势恢宏一片繁荣。他当然也没有想到,至尊天子是那样令人敬畏。因此,当他气喘吁吁走完殿前的台阶,并一头跪倒在地时,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
  不过,安禄山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对皇帝说:去年我们营州闹蝗灾,臣焚香祈祷禀告上天:如果臣心术不正,就让蝗虫把臣的心吃了;如果体谅臣一片忠心,就让蝗虫离开营州。结果,北方飞来一群鸟,把蝗虫吃得精光。
  这当然是胡编乱造,玄宗听了却很受用。这就让安禄山摸准了帝国的脉。同时他也清楚,无论自己官位多高,在大唐那些王公贵族眼里仍然是土包子,是尚未开化的戎狄粗俗不堪的武夫


  但,唯其如此,皇帝才会放心地把权力交给自己,就连嫉贤妒能的宰相李林甫也不设防。
  安禄山决定将装傻卖萌进行到底。

  演技派

  天宝六载(747)正月,安禄山又一次觐见皇帝。这年他四十五岁,身体早已发福,据说光是肚子就重三百斤,然而跳起胡旋舞来却转动如陀螺。
  唐玄宗忍俊不禁。

玄宗(半开玩笑)
你这杂胡,肚子这么大,里面都装些什么?

安禄山(一本正经)
全是赤胆忠心。

玄宗(大喜)
快来见过太子。

安禄山
太子是什么官?

玄宗
太子就是储君,朕百年之后的天下之主。

安禄山
(犹豫片刻,一脸真诚和无辜地跪下)
我们胡人愚蠢,不懂中华礼仪。因此,长期以来,臣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真是该死,罪该万死!

  毫无疑问,这是装疯卖傻。要知道,这时的安禄山已经兼任御史大夫,怎么可能连太子都不知道?恰恰相反,他太知道皇帝和宰相对太子的态度,也很清楚玄宗最怕的是朝臣和边将与太子结党。因此,这不过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台戏,要引出的台词也只有一句:


  结果,太子很尴尬,皇帝很放心。

  憨态可掬的请求

  安禄山却得寸进尺,提出要认杨贵妃为干妈。这当然马上就得到了批准。以后每次进宫,他都是先拜贵妃,然后才拜皇帝。玄宗问:你这家伙如此这般,是何道理?
  安禄山答:


  说这话时,也照样憨态可掬。
  尽管谁都看得出,安禄山这是政治投机,杨玉环却不但欣然接受,还把事情越闹越大。天宝十载(751)正月,安禄山四十九岁生日第三天,三十三岁的贵妃娘娘亲自主持了洗儿礼。宫女们把安禄山像婴儿一样扔进华清池洗刷,然后用巨大的襁褓包起来,用彩车抬着招摇过市,大肆张扬。
  从此,安禄山被宫中呼为“禄儿”。

  她和安禄山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命定前缘。他们几乎在同一年登上历史舞台,又几乎同步地得到玄宗的宠爱,尽管最后要分道扬镳。那么,当安禄山提出认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六岁的女人为干妈时,她会不会心中一动呢?
  不知。也许,这不过是游戏。
  玄宗皇帝的恩宠却有着政治考量。由于继承北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唐帝国的军事重心一直偏于西北。吐蕃的崛起和大食(阿拉伯帝国)的东进,更是使他们无暇顾及华北和东北,尽管契丹和奚人也在骚扰帝国边境。
  这时,最好的选择便是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代理人,帮皇帝陛下和中央政府看守好被称为“河朔”的黄河以北地区。


  安禄山,就是这样一条看门狗。

  “看门狗”变成“大老虎”

  表面上看,选择安禄山是合适的。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以来,河朔就一直是胡汉杂居之,不但民风彪悍,而且情况复杂。朝廷派去的使臣,常常被当地人欺负或驱逐。安禄山却不同。他比胡人还要胡人,比土匪还要土匪,还怕摆不平那些混混?
  何况安禄山又是忠诚的,至少曾经忠诚。玄宗皇帝甚至想不出他不忠诚的可能性和理由——

1
安禄山没有强大的部落势力作为资本
2
自己反倒是他的再生父母和救命恩人

  安禄山也没有让皇帝失望。他总是不断送来对契丹和奚人作战的捷报,尽管这些战争其实也有一些是他为了军功而挑起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番将每次进京都会献上大量的战利品,这就等于实实在在地证明了河朔地区的安宁。

  于是,安禄山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也就在被杨玉环扔进华清池洗过以后一个月,他成为平卢、范阳以及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平卢节度区治所营州,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范阳节度区治所幽州,在今北京市;河东节度区治所太原府,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这真是好大的地盘。
  至于三镇的兵力,加起来近二十万,占全国边防军的百分之四十,是中央军的两倍有余。
  呵呵,谁还能说安禄山没有谋反的资本?



  「故事未完,待续」


以上故事,选自《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六卷《安史之乱》。至本卷,三十二卷本《易中天中华史》已至半程。


—欢迎随手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