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园葆玖:古韵曲终人未散 世间再无梅大师

 木柳书屋 2016-06-17







难得一见的绿菊花 真漂亮~ - 宝贝梦 - 分享美丽.分享快乐.品味人生

 


 
 

梨园葆玖:古韵曲终人未散 世间再无梅大师

 

(本文转自:凯风网新疆频道 供稿:杨佳峰)

导语

“梅骨傲立经风霜,葆茂枝盛传韵唱。玖玉品高无暇质,艺业精湛响天堂。”京剧大师梅葆玖4月25日上午11时许病逝,离开了他的家人与朋友,离开了他一生酷爱的京剧表演艺术,享年82岁。梅葆玖先生1934年出生在上海,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梅派艺术的传人。曾被世界艺术家协会授予“艺术大师奖”和“终身成就奖”,是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


凯风网新疆频道 供稿:杨佳峰 编辑:仲德

W020160426504424552175.jpg
梨园葆玖:古韵曲终人未散 世间再无梅大师

  一、名流名家传承衣钵

 

1934年3月29日,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87号。兄弟姐妹九个人里梅葆玖最小。梅葆玖与梅兰芳一个是温敦含笑的父亲,一个是彬彬有礼的儿子,他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父子情谊?存留下来的历史影像,只能向我们点到为止。  

梅葆玖的家庭背景不一般。父亲梅兰芳是京剧大师,母亲福芝芳是满族人,从小学艺、主攻工青衣。婚后告别舞台在家相夫教子。梅葆玖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他和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也是梅派领军人物,深得其父在艺术上的教诲和指导。 

梅葆玖10岁第一次登台演出,一点也不慌,娃娃调一句一个彩。台下的梅兰芳点头了,吃戏饭,初定。也就是在那年,四十二岁的王幼卿来到了思南路87号梅家大院,从此,梅葆玖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学戏的特殊经历。王幼卿的青衣,朱琴心的花旦,陶玉芝的武功戏,朱传茗的昆曲,梅兰芳对儿子葆玖青少年时期的学戏安排可谓是“独具匠心”,正是缘于此,27岁梅葆玖在父亲梅兰芳去世之后,独挑梅剧团的大梁,成功传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 

 

梅葆玖与夫人年轻时家庭照片。这张全家福是四十年代旧照,前排自左至右梅葆玥、福芝芳、梅葆玖、梅兰芳,后排左起梅绍武、梅葆琛。梅葆玖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  

据梅葆玖先生回忆:记得10岁的时候, 我还在上小学。父亲让我演《三娘教子》的薛倚哥, 他一看我的嗓子、扮相都可以, 就决定让我继承梅派。那时还是日本占领时代, 抗战还没有胜利, 我常听父亲的唱片, 高亭公司、百代公司的。我觉得好听, 特别爱听他的《太真外传》、《天女散花》, 我就会唱这些。后来我父亲说: “你先别听我的唱片。”他把唱片都收起来, 给我从北京请来开蒙老师王幼卿, 绝对是顶尖的好老师, 打基础。教昆曲的是朱传茗朱老师, 教花旦是朱琴心朱老师。甚至那时候小生茹富兰老师在上海教戏, 我父亲让我跟茹先生学《雅观楼》、学《群英会》。我当时还很不理解,让我学《群英会》干吗? 父亲说得好好学《雅观楼》, 拉身段。那几年除了上学念书, 就在家里学戏。父亲非常强调尊师, 跟我说“王幼卿王老师要给你教开蒙戏, 有一条你要记住。你可别听我的片子, 这出戏王老师怎么教你怎么唱, 你别说我爸爸那个腔是那么唱的, 你这个不对。要是让我知道了可不饶你”。【详细】

 

陈凯歌等与梅葆玖 

他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就梅派艺术的弘扬来讲,梅葆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甚至对当今的京剧界来说也是举足轻重。他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传人,其中有几十位弟子现都已成为了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为了梅派京剧艺术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被更多年轻人熟知,梅葆玖先生曾经给予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极大的支持。电影《梅兰芳》首映时,导演陈凯歌曾给梅葆玖先生深深鞠躬,感谢他对电影《梅兰芳》所表现出的大度、包容与帮助。 

  二、戏里戏外德艺双馨

梅葆玖:请不要称我为“大师”。我更不要做什么“大师”,我父亲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中国真正的大师并不多。我不是,我是干活儿的,不要增加我的负担,想太多了身体会不好的。和我们家好几代友谊的谭门传人谭元寿就曾经直接拒绝“表演艺术家”的称号,他说:“如果我是,那我父亲应该怎么称呼?”讲得很认真。这些年我对身边的朋友们也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吹捧我,自己人夸自己人,那样会很“雷人”的。

2012年4月20日,梅葆玖先生在由联合国友好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共同主办的“世界和平祈祷大会”上,获世界和平大使”奖章。从启动“世界和平颁奖大典”评选活动以来,经过各组织机构推荐,筹委会审核、专家评审和筹委会投票等阶段,经大会四百多个社团组织通过,大会组委会批准,“世界和平颁奖大典”的荣获者终于脱颖而出。奖项获得者皆是从艺术、文化、音乐等领域精挑细选的杰出人士,他们甘愿奉献自己的时间、才智和热忱,为改善全球数十亿人民的生活而付出努力。同意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和平理念。而这正是京剧大师梅葆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2015年1月,梅葆玖获得第15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大奖。【详细】

 

梅葆玖言传身教青年京剧演员 

梅葆玖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本应发展梅派艺术的年纪恰赶上“文革”。文革期间,男旦和老戏都不许再演了,整整14年他没在舞台上张过一次嘴,而是管了14年音响。 

或许正是因此,重返舞台后,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不会放过每一次弘扬梅派艺术的机会。文革后常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汾河湾》等梅派经典剧目。 

 

胡文阁与梅葆玖 

他正式收入门下的徒弟有49个,其中董圆圆、李胜素、张馨月、姜亦珊都是当下京剧行业中的翘楚,胡文阁则是唯一的梅派男旦传人。与一些“大师”收徒动辄磕头、敬茶的大排场相比,梅葆玖老先生对这些繁文缛节并不怎么感冒,也并未制定苛刻的“梅派家规”,他更注重徒弟的品性。 

“扎实的身段功夫是基本的,这是吃饭的家伙。先生看重的,是徒弟的品性,如果带着私心来投奔先生门下,他是不会接受的。”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胡文阁说到,“这样,一是自己唱不好戏,二也是对师傅、对梅派的不尊敬。” 

即便在77岁高龄的时候,梅葆玖先生还是会隔三差五地到剧院给徒弟们讲戏,每次出国,他都会记得给徒弟们带礼物。其入戏之深、教戏之严谨、为师之和蔼,委实让人敬佩。梅兰芳先生曾被美国、日本的多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照片往往被视作梨园佳话出现在各种场合。2012年,梅葆玖应日本樱美林大学之邀,赴日参加了该学校的博士受典仪式,像父亲一样成为“梅博士”。 

他谦虚地说,“人家也给我一个方帽儿,但跟我们老头儿的差远了,人家是金方帽儿,我只是票友而已。”现在传统的文化民族戏曲对孩子们要进行普及,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精彩的典故,变是非善恶到人情事理这是大道理,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真善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对父母要孝敬,对于朋友要真,对事理要有爱心。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真善美这几个字一定要做到。 

 

梅葆玖先生博士学位  

京剧男旦日渐式微,梅派传承到今天也只有胡文阁硕果仅存。对此,梅葆玖并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今天他真的离开了,虽然离去的脚步太匆匆,但努力过也许就没有遗憾了。 

  三、趣人趣事兴趣广泛

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所使用的音量很小,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一定是一个京剧男旦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习惯。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上去让人觉得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城墙根儿、老槐树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上,如同花开。 

台湾作家白先勇写过一篇有名的小说,《最后的贵族》,所谓的贵族早已不是权贵与身份的特指,那是对一种岁月和那个岁月的气质的无限追缅。梅葆玖来了,好像一个时代也跟着回来了。 

 

爱好捣鼓器械,动手能力强  

梅葆玖先生有一双巧手,从小他就喜欢看着图纸自己制作模型,电子管收音机什么的,上世纪50年代,他就自己捣鼓出一台立体声音箱,直到现在他都是超级音箱发烧友。“从小父亲就对子女因材施教,他说即使不唱戏,也可以培养不同兴趣做别的工作,何况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爱好广泛又聪明的人。”梅葆玖先生说。因为家里从小条件比较好,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汽车、摩托车,从小就喜欢汽车的老先生,有空就会去汽车店逛逛,看看新品。 

喜欢收藏邮票、相片、文献资料  

小时候父亲喜欢集邮,经常跟他讲一些集邮的趣事,比如哪张邮票为什么会错票啊、哪套邮票本来有两张,但是一张被火烧了,所以现在只剩一张极其珍贵的单版啊……梅老那个时候觉得集邮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于是,他也养成了集邮的习惯。但是,他说,在自己百年之后,也会像父亲一样,将这些珍贵的邮票、相片等文献资料捐献给国家,“这些都是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东西,我们得给子孙后代们保存下来,让他们也知道,了解我们国家的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梅葆玖说。 

 

上台前要吃苹果润嗓,最爱吃牛排  

梅老上台开唱前,总会吃一个苹果润喉,而且他养成了一手绝技,在众多的苹果中,敲一敲、掂一掂,就能挑出其中最甜、最好吃的那个苹果。这个习惯也是父亲梅兰芳先生流传下来的,只不过,父亲是喜欢在睡觉之前含一片梨来润喉,到了老先生这,梨子就换成了苹果。 除了喜欢吃苹果,老先生最爱吃牛排,经常去的馆子,便是北京城有名的老牌西餐厅——起士林,点上一份牛排,再配上招牌的蛋黄拿破仑,简直是美味无敌。 

闲暇会徒步去邮政局给亲朋好友寄手工写作信件  

梅葆玖先生思想开明,也喜欢关注新鲜的事物,但他到现在还是保持了去邮局寄信的习惯。他跟亲朋好友写的信件,都是自己用钢笔写好,然后用信封封好,等到闲暇时,便会徒步去邮政局寄信。 

 

作息时间不固定,早睡早起,晚睡晚起  

老先生每天都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却没有个定数。有时候演出完,晚上10点多到家,吃点宵夜,收拾一下,大约就凌晨了,那么老先生第二天就会晚起一些。“养生就是吃得饱、睡得好,早睡就早起,晚睡就晚起,少生气,多放松。”梅葆玖先生说,“像我现在还经常给学生们说戏,在给他们说戏的过程中,我也练嗓了,活动起来也就锻炼身体了,所以现在腰腿还挺好的。” 

喜爱小动物,家里有天台,养了十几只猫  

梅兰芳先生在上海居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花园,父母都喜欢小动物。在梅葆玖先生小的时候,他就在家里养过很多的动物,什么鸽子啊、猫啊……最有意思的是还养了一只叫“阿三”的猴子。有一天,阿三跑到屋顶不肯下来,谁叫它都没用,梅葆玖就跑了过去,他一叫“阿三”,猴子就自己跑回来了。 

  四、精华精粹追求精神

“梅派”主要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梅葆玖先生的唱功,是以大方自然为主,平易近人。听起来好象很平常,但内容却非常丰富,而且安排得十分巧妙。平稳之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简洁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这种唱法,常发细高的声音,唱腔直线多于曲线,比较动听。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发音所包含的感情不够复杂多样。后来梅先生又接受了王瑶卿先生的启发,力求字音的清楚,在出字、收音方面下了工夫,突破了原有的唱法。他兼演昆曲以后,梅派唱腔就更多变了。【详细】

 

梅葆玖先生表演贵妃醉酒剧照 

前些年有媒体采访他,梅葆玖说,年纪上去了,现在很少登台,顶多是逢年过节唱一段,更多的是投身教育工作,带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希望教出更多梅派传人。“我现在担任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有责任把梅派艺术一代一代往下传。”评价年轻的学生们,梅葆玖充满如师如父般的慈爱,“他们很愿意学,也是真的喜欢京剧,准备把京剧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来做的。他们学习起来也很认真,看很多影像资料,尤其是我父亲的演出资料,我当面则更多地教他们身段。”和老一辈学戏的学生们最大的不同或许是,旦角如今都是女学生在学了,梅兰芳第三代只传承了一个男旦,“男旦不在人多,但还是得传承下去。”梅葆玖这样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先生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在国内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观众面少了。但是在国外出国演出却大受欢迎。外国朋友都非常喜欢咱们的京剧,觉得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非常喜欢。这一现象在国内到不是非常热衷,但是在国外却非常受人喜欢。这个是一个不应该有的现象。这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上的高度重视。开始要注重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传统文化的习俗怎么样了,通过媒体让中小学生都知道。 

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十五首京剧的唱段。作为中小音乐教课课程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十五首京剧的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目前教材编写和光盘的制造正在进行中,将要启动了。我认为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的艺术,只有吸引广大的青少年对京剧的热情关注与学习,才是京剧之所归。所以,学校开设京剧课程对青年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粹来振兴京剧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这项工作的推进,音乐老师会有一个量和质的变更。我提议当前许多戏曲学校和戏曲学院毕业的学生,现在学京剧的可能是出路不定,这些老师应该跟学生讲清楚这些事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历史意义和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性,完全可以略加培训,可以充斥到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当中。专业老师来教导孩子比学校的音乐老师教要有捷径,而且教出来的质量就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信息应该要让人才中心知道。因为它是全国性的。正好我们学校毕业的同学可以说这个事。再有就是组成一个专家小组,对每一个京剧段子进行全面的评估,作出合理的评估报告。再由中小学音乐老师的代表进行操作性质的研判。我们有一个实验的过程。之后再作出教案和全国统一的教案。 

这件事情关系到京剧真正是能够走向康庄大道的一条光明路。所以我们关于它的选择内容一定要慎之又慎,要选好,要选准。因为京剧进京两百多年来了,它的前身是徽剧、汉剧、秦腔、梆子、昆曲,好多地方戏在成了京戏。所以说京剧是有脉有缘的艺术。不单是在国内,在世界上各国人民都喜欢。地方剧种我们还要在不同的地方让小孩知道川剧怎么唱,在西北的秦腔怎么唱,要让孩子们知道。比如说在广东粤剧是怎么唱的。这些地方剧种都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因为我们带着剧团到各地去演出,问了一下团演出的多吗?都说演出不多。孩子们现在都爱唱流行歌曲,对这些老传统的戏没有兴趣。所以这是事实。所以我觉得不但要弘扬京剧,而且也要让孩子们了解有些的地方剧种。让世界人民都知道咱们的传统艺术是有脉有源的。是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所以才称之为“国粹”、“国剧”。所以我们一定要弘扬它。在给学生选择节目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五、梨园只待百花齐放香

 

面对京剧的传承,梅葆玖倾尽心力,致力培养艺术传人。面对传统戏种没落,他也一直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可他也有遗憾:44个弟子,只有胡文阁一个男旦;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也未曾亲见。而这种遗憾,似乎还在漫延。作为曾经雅俗共赏的大众娱乐形式——戏曲,近些年虽有发展,却依然未能脱离小众的怪圈。我们感谢戏曲艺术们的坚守,也希望未来此情况也能有所改变。可以出现更多的精品,让更多的人重新走回戏园。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下那些经久不衰的五大戏曲经典唱段。愿戏曲艺术后继有人,愿有更多的戏曲精品供世人传唱,愿所有人可以静下心来走回戏园,愿中国戏曲长盛不衰!【详细】

  结语

人生如戏。一个人,若是戏演多了,便会多出几分灵秀,多几分细致风雅。会为了旧岁花枝寒潭鹤影而踏尽青山。一个人,若是戏听久了,自然会晕染一些远古情伤。那些超离现实的沧海桑田隔世云烟,便如庭院深深处,凭添了若若梨花白。和国粹京剧一经相逢,便如那前世宿缘散尽傲骨梅花,淡漠俗世繁华。待西风起时,随他日暮天涯。梅葆玖先生的艺术修养与精神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走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