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香 车》鉴赏

 杏坛归客 2016-06-17

                        

                                                尚培元

    苏小小最喜好的事儿,就是坐在小车里游览西湖美景。

    苏小小的小车是专门请人打造的。

    小车打造得很是精细,也很考究,漆油车壁,彩纱围幔,内焚奇香,姐妹们都戏称“香车”。苏小小坐在香车里,由一男童推着,想去哪里,就推到哪里。

    离西湖不远的山坡上,是一片繁茂的松柏林,苏小小就住在松柏林中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迎湖开了一面窗子,题名“镜阁”,嵌有一联,“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心静的时候,苏小小就凭窗眺望涟涟碧波,遥看点点水鸟。苏小小生得娇小,又很虚弱,想去湖边游览,却难行这曲折迂回山路,走不几步,就娇喘连连。于是,便请人打造了这雅致的香车。坐了香车,就可以去得很远。

    香车自小楼缓缓推出,游行在西湖岸边小径之上,香车灵巧,玉人娇美,穿行烟云之间,恍若仙家女儿。

    苏小小一路前行,一路信口吐辞,便成了佳句: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若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苏小小出身于低贱妓家,是母亲与一富家子弟的私生女。十岁时,母亲去世了,苏小小被妓家姐妹照看养大。耳闻目染,心有灵犀,有意无意间,苏小小便习学了诸般妓家本领。十六岁时,苏小小出落得姿色艳丽,气韵高雅,作了钱塘第一名妓。平素里,小楼之下,车马盈门,苏小小便在幽雅的小楼里以诗会友,与文人雅士交游酬唱。有时,也引得钱塘望门贵族的豪华公子前来窥视,常常怀有金屋藏娇之心。对于这些,苏小小总是轻淡一笑,并不放在心上。因为,这些献媚的风流士子多为浮浪子弟,又因,在注重门第的六朝时期,出身娼门的苏小小尽管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注定不会成为贵人。由此,苏小小每日里只顾乘车游湖,放情山水,虽也装欢卖笑,日进千金,却是从未动过真情。

    冬去春来,莺飞草长。

    那一日,童子推着香车,正在湖边曲径上缓缓游走,透过纱帘,苏小小忽然看见一位清雅少年翩然而来。少年骑着一匹青色骏马,衣衫虽是破旧,却洁净整齐,粉面虽显落魄,但神清气爽。苏小小一时忘情,秀目凝视着那少年,不觉朱唇轻启,燕语莺歌,念出一首好诗来: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少年正自行路,听了诗句,慌忙下马探问了,方知是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小的艳名,少年仰慕已久,然而,当他与苏小小车上马下近在咫尺时,却没有显出喜不自胜的姿态,而是显得极是羞惭。

    苏小小撩开纱帘,故意逗趣儿说,我观公子双眉紧锁,愁容满面,难道是嫌贱妾挡了你的路径么?

    少年深深一揖,慢声说道,岂敢,岂敢。

    苏小小就掩口笑了。

    少年又说,在下姓鲍,名叫鲍仁,乃一介穷困书生,放游江湖,衣食无着,又无功名在身,故而心内愁烦。

苏小小见鲍仁彬彬有礼,稳重大方,皱了下眉头,便又拿话儿试探说,若是跟了姐姐,保你衣食无忧,可好么?

鲍仁听了,正色说道,姐姐才高色艳,令人敬仰,在下虽是贫寒,却也不奢望姐姐的荣华!

    苏小小心里忽地就对鲍仁充满了敬重。便想,公子当属风流才子,学识渊博,若得相助,定有锦绣前程。

    苏小小就说,姐姐念你才高,怜你资薄,赠你一笔钱财,进京寻求进取,可好么?

    鲍仁闻言,便在车前跪了,发誓说,若得姐姐相济,鲍仁随愿之时,必当相报!

    苏小小眼睛里忽地就热了一下,轻声说,姐姐,等你!

    说过了,就令童子取来纹银百两,赠与鲍仁。

    西湖岸边,西泠桥畔,香车宝马,载不尽柔情蜜意。

    三日后,鲍仁到京都建业求取功名去了,而苏小小却把他装在了心里。之后的日子里。苏小小就有些失魂,也有些落魄,又有些忧伤与孤独。虽然仍是坐了香车游山玩水,但却了无兴致,走不多远,索然寡味的苏小小便令童子将她推回小楼里去了。

    苏小小心里就紧紧揣着一份期盼。

    鲍仁一去三年,不觉间,苏小小已经十九岁,出落得愈加美艳娇贵,妓名越发浩大了。一些达官商贾欲以重金买她作妾,苏小小仍是一笑了之。因为,鲍仁的名字在她心里早已生根,早已发芽,单等日后开出娇艳的花,结出圣洁的果。苏小小就坚守着那一份期盼,坚守着那一份思念!

    忽一日,上江观察使孟浪途径钱塘,邀苏小小到船上陪饮助兴。

    苏小小回话说,正自观赏梅花,无有闲暇。

    孟浪陡地就生了怒气,径自来了苏小小处,他要见识一下这孤傲的钱塘名妓。

    苏小小站在“镜阁”窗前,望着湖面,沉沉说道,妾心已属人三载,大人若是强夺,请将妾的尸身抬去!

    孟浪虽是个焦躁的官家,却更是个风流才子。他见苏小小凛然不从,便缓了声音说,世人皆知你以才貌著称,美貌果比天仙,若是真的有才,我便饶你。

    苏小小并不多言,只顾观赏着窗外的梅花。孟浪随了苏小小目光,瞧见窗外梅花竟放,便说,且以“赏梅”为题,请赋诗来。

    苏小小略不思索,应声吟道: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得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苏小小吟罢,孟浪思索良久,便知趣地离去了。

    冬天来了,苏小小因是久于野游,风寒侵骨,幼年时咳血的旧病又犯了。苏小小在小楼里挨过了七日,那一缕气息就渐渐弱下去了。弥留之际,苏小小虚了声音,断断续续说,鲍郎,为何,不回?

    床前姐妹,掩面悲泣。

    苏小小又执姐妹手说,我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只愿埋骨西泠,全我一片痴情。

    说罢,一缕香魂,饮恨而去。

    葬礼很是隆重。长长的送葬队伍沿着湖岸小径缓缓慢行,钱塘众多妓家姐妹扶棺痛哭,许多江南名士文人骚客达官巨贾风流子弟也都来为苏小小送行。

    队伍后边,一位官家模样之人,一身丧服,推着香车,且行且悲,口里连唤姐姐,已是泣不成声。

    有人识得,那是滑州刺史,新官鲍仁。

 

【杨晓敏鉴赏】

    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中有些人物已经化成了一种文学符号,西湖畔的才女苏小小就是这中间浓墨重彩的一个。她的传说故事各有套路,当她身为苏家小妹时,在哥哥苏轼的照耀下,人生也变得幸福美满,与郎君琴瑟相合。而当她孤身寄托于画舫和风絮之际,哀婉和凄凉便由此生发——尚培元的小小说《香车》显然就是对后一种人生的记叙。而苏小小的形象之所以如此与众不同,就在于她的芳华早逝——因此凝固了的美丽就成了这些书写的共同背景,而千百年过去苏小小依然美貌如初,也就使得众人情怀不减。《香车》便是借着这抹绝色,弹出了红颜薄命,才华枉然的这曲哀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