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曾子“四不与”,做高尚之人

 曾智熙 2016-06-17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有曾子四个不与


一是“无亲不与”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交往的人很多但没有亲近的,学习的范围很广但没有重点,喜欢的事很多但没有专注的,君子不赞成这样的人。


二是“无行不与”

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俓,俭而好者,君子不与也。知识渊博却没有好品行,多得财物却不能礼让,爱好正直却又太急燥,行为有节制而对下又太严厉,君子不赞成这样的人。


三是“无耻不与”

夸而无耻,彊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自我夸耀而不知羞耻,强悍而又无所畏惧,爱好勇敢却对人又残忍,君子不赞许的这样的人。


四是“无守不与”

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急于通达而不坚持操守,喜欢好名声而又办不得体,一愤怒就做坏事,卑躬屈膝、花言巧语又不知礼,君子不赞成这样的人。



无亲,就是没有亲情,没有亲近的人,连亲情都不要的人还会关爱什么呢?这样的人交往的人再多、学到的知识再多、做过的事再多,也会无定所的。


无行,就是品行无端,没有好品行。没有好品行,学问越大可能造成的危害越大。这样的人得到好处可能会贪得无厌,就是一时作些正面的事情也不会不出问题。


无耻,就是没有羞耻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人不能没有羞耻,如果不知羞耻,什么下流的事都会做得出来。


无守,就是没有气节操守,正像曾子描绘的: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这样的人只会干些投机取巧的勾当。无亲、无行、无耻、无守之行是有违道德之行,无亲、无行、无耻、无守之人就是不可交往的无德之人,人们应学习曾子,远离无亲、无行、无耻、无守,做个高尚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