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常见的青花种类》

 荷锄带月K 2016-06-17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釉下蓝),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一般温度保持1200左右,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


【青料种类】
  
  1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的。


2 国产土青料;

顾名思义就是国产料,在明早期常用;
颜色发黑而晕散;有点接近苏麻离青料,铁锈斑少见。特点是发色沉着古朴。


3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
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下面的就是成化;

4石子青:又称石青,

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很多与回青调和使用。


5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
此料发色幽青泛紫,若单独使用有点浑散,所以很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画出来的东西笔法清晰。


6 浙料:又称浙青,听名字就知道了,明末时期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
国产料中以浙料最好,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近代跨度很大,因为其性质稳定,适合在瓷器上绘画,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多数都采用此料。民窑也大量使用,说明了浙料用的时间和范围都很广。。。

7珠明料:俗称翠毛蓝;

晚明时期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
此料发色明丽纯正、艳丽,崇祯时期瓷器多用朱明料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朱明料的瓷器受历代瓷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8化学青料:

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清末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了化学青料。俗称洋兰料,化学青花的出现弥补了古代矿物质青花料的不足,加大了瓷器的产量和工时,但是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晶莹剔透的美感。 造假者的的最爱!~下面几个都是化学青花大家比较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