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一个资料:武王克商年考[作者朱永棠教授]

 温州黄建东 2016-06-17
        下边这篇文章从哪里收集来的,我已经忘记了。
  
  
  
  
  
  朱永棠教授 Dr. John Y. D. Tse
  
  周武王克商的正确年份和日期
  用现行格累古里公历的四分月相来考核后的鉴定成果
  
  1 前言
  
  确定周武王克商之年的公历年份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第一个关键目标。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出版的《武王克商年研究》书集合了57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44种不同论说。最早的年说是公元前1127年。最近的年说是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09年。
  人民日报1998年12月15日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题报告中载说考古专家已推定武王克商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年到公元前1020年之间。
  
  在安徽黄山书社于2000年出版的绌著《故园芳草碧连天》书中(夏商周断代公元纪年和黄帝公元纪年)集内,作者的结论是周武王克商的公元纪年应为公元前1050年。只有《竹书纪年》的周武王12年,干支辛卯的克商记载,通过了作者所用的史书文献考核。其他的年说记载均没有通过作者所用的史书文献考核。这个年份也与从地下挖掘出来的西周初期考古文物年份相符。在这集的绌著中,作者没有用月相来做考核。
  
  美国国家宇航总署太空飞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ight Center,的爱
  思裴乃克博士,Dr. Fred Espenak,在1998年底完成了《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
  的5000年四分月相表》巨著。作者手头有了这份世上前所未有的天文资料,就联想到中国史书中所载的周武王克商之日的干支与月相组合。从而开始再度考核作者原来已经决定了的周武王克商是在公元前1050年和其他各种不同的克商年说。
  
   为了这件考核工作,作者特先制作了与周武王克商年份有关的现行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干支换算表。次把爱思裴乃克表中与有关周武王克商年份的儒历四分月相折合为现行的格累古里公历月相日子。然后把这些格累古里公历的月相日子放进作者的换算表中,决定这一年农历周历的月份和日子。根据表中的周历日子,四分月相和干支日期,作者寻找是否有历史文献所载的周武王克商的年月日和干支与月相的组合。从而决定这一个克商年说的是否正确。本文是这件考核工作的结果和结论。
  
   由于这件考核工作的焦点是放在作者为各种周武王克商年说所作的换算表中查看是否有历史文献所载的周武王克商日的干支与月相组合,查阅的结果,不但决定了这一个克商年说的正确性,还决定了周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的格累古里公历日子。
  
  考核完成后的结论是周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是发生在现行格累古里公历,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这一天确是周历周武王12年,年干支辛卯,2月29日的甲子日。这一天的“四分月相与干支纪日的组合”确是“二月下半月中的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日”。
  
  并且这一年的格累古里公历3月18日,周历的4月16日,是庚戌47日。这一天晚上的22:07,北京时刻,正好是周历4月的月满之时。这一天的“四分月相与干支纪日的组合”确是《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中的四月,既旁生覇,二弦开始之日,粤六日的庚戌日。也确是《尚书》《周书》(武成篇)中的大告武成的四月庚
  
  
  戌日和望日。
  
  除了公元前1050年克商之说再度被证是正确之外,其他周武王克商年说全部在考核过程中被证淘汰了。
  
  2 历史文献中有关周武王克商的年月日和干支与四分月相记载
  
  周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的牧野之战,和四月初武王于克商后回到周国,於庚戌日
  在周庙祭祀,大告武成的历史记载是大多数学者与专家共同认可的两个日子。
  
  司马迁在他编写的《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如下:
  
  “武王接位,修王绪业。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于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矣。乃返师。居二年,闻纣杀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疆抱其乐器而奔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遂东伐纣。11年
  12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武王作泰誓三篇,告于众庶。”
  
  这里所载是周武王于11年出征殷。于12月戊午,在出征途中,师毕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周本纪)继载: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作牧誓。”
  
  所以根据司马迁,周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是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的史事。
  
   《竹书纪年》中关于武王克商的记载是:
  
  “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南夷诸侯伐殷,敗之于姆(牧)野。王亲禽受
  (纣)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立受子禄父,是为武庚。夏四月,
  王归于丰,飨于太庙。”
  
  《竹书纪年》中所载武王克商是在武王12年的史事和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相符。武王12年,辛卯,是公元前1050年。
  
  班固编写的《前汉书》(律历志)中有录自刘歆的《三统历》,原于《尚书》《周书》(武成篇)的二月甲子日克商及四月归周后,祀于周庙,大告武成的四分月相与干支组合的记载:
  
   “(书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武王纣。
  
   (武成篇)曰:粤若来三月,既死覇,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覇,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于周庙。”
  
  作者家中有三本不同版本的今本《尚书》,与两种不同版本的今本《史记》和《前汉书》,两种不同版本的《竹书纪年》。在中华书局版的《尚书》《周书》(武成篇)中有如下的记载: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劂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勿服。丁未,祠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3 出土考古文物供给的周武王克商日之日干支确认资料
  
  在已出土的西周考古文物中有一件于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利簋。根据考古专家,这件利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属于公元前11世纪时代。刻在这件利簋上的铭文记载着“在甲子日的早上,周军攻入了商都,推翻了商朝的事迹”。
  
  下面是中国历史博物馆,1992年版,《图说中华历史五千年》中所刊的这件西周利簋和铭文的图照。
  
  
  
  
  
  
  
  这件西周利簋供给了确认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周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的日期是在甲子日”是正确的最佳实证。
  
  4 现行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干支换算表的建制
  
  4A 现行格累古里公历的400年,146097天大周期历法与闰年的置放
  
   作者的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干支日换算表中有五个基本要素。第一个基本要素是周武王克商年的现行格累古里公历年月日。此历是根据地球绕日一周为年的太阳历。太阳年有三种不同时间数据的年名。他们是:
  
  近点年 Anomalistic Year 每年 365.259623 天
  桓星年 Sidereal Year 每年 365.256363 天
   回归年 Tropical Year 每年 365.242190 天
  
   今日沿用的格累古里Gregory公历的时间标准是以400年,146,097天为大周期。
  平均每年365.2425天。这个平均时间是很近回归年的365.242190天。但仍比回归年的周期每年多了0.00031天。
  
  格累古里 公历以前的儒历Julian Calendar之时间标准是每年365.25天。因为每
  年的日数必须是整数,365天或366天,所以儒历以365天为平常的平年。在三个平年之后,用一个366天的闰年作为调整。在闰年的二月底加了一个29日的闰日。经过这样一调整,一周期四年的平均时间为每年365.25天。但这个365.25天比现今知道的回归年周期365.242190天每年多了0.00781天。
  
   年代一久,这个儒历平均时间和回归年周期的时间差异累积起来就变得特殊显著。儒历是于公元前45年在罗马帝国开始实行。到了公元1582年(明神宗万历10年)时候,欧洲历书上的春分日期与这一年从实测得到春分日子相差了10天。所以天主教的罗马教宗格累古里公布改历。
  
   格累古里一面把当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同时也公布了以400年为大周期的历法。在这个400年周期之中,总共有146,097天。其中有97个闰日。这97个闰日置放之法是一般在每四年的二月底加一闰日。但在轮到400年大周期中的世纪年时,第
  100年,第200年,和第300年,三个世纪年不置闰。不过在轮到第400年的世纪年时,须置闰。
  
   作为比较,在被废弃的儒历 Julian Calendar中,每400年共有146,100天。其中
  有100个闰日。儒历比格累古里历多了三天。这三天就是第100年,第200年,和第300年之三个世纪年的闰日。
  
   格累古里的新历先被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几个西欧大陆国家采用。英国在公元1752年(清世宗乾龙17年)才开始使用。并作了废除当年9月3日到13日,一共11天的调整。俄国于公元1918年才开始使用。并作了废除当年2月1日到13日,一共13天的调整。公元1600年是格累古里改历后,西方国家首次使用这个第400年置闰的新历法。公元2000年是第二次使用这个第400年置闰的格累古里新历法。
  
   作者所制换算表中的古代公历日期是全部依照现行的格累古里历的历法推算和倒溯上去的。
  
  4B 中国农历的60天干支纪日历法与西周时代干支日的置放
  
   作者所制换算表中的第二基本要素是中国的干支纪日历法。这个以60天为周期的纪日历法在殷商初期就已开始使用,一直继续到现在。这个已使用了3500多年而没有更改的纪日历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方面自己和读者,作者在每一个干支之后,加上了一个阿拉伯数字。甲子为甲子01,乙丑为乙丑02,癸亥为癸亥60。下面是60个附带数字的干支。
  
  附带数字的干支
  Ganzhi with Numbers
  
  甲子01 甲戌11 甲申21 甲午31 甲辰41 甲寅51
  乙丑02 乙亥12 乙酉22 乙未32 乙巳42 乙卯52
  丙寅03 丙子13 丙戌23 丙申33 丙午43 丙辰53
  
  丁卯04 丁丑14 丁亥24 丁酉34 丁未44 丁巳54
  戊辰05 戊寅15 戊子25 戊戌35 戊申45 戊午55
  
  己巳06 己卯16 己丑26 己亥36 己酉46 己未56
  庚午07 庚辰17 庚寅27 庚子37 庚戌47 庚申57
  辛未08 辛巳18 辛卯28 辛丑38 辛亥48 辛酉58
  壬申09 壬午19 壬辰39 壬寅39 壬子49 壬戌59
  癸酉10 癸未20 癸巳40 癸卯40 癸丑50 癸亥60
  
  作者换算表中的公元前1050年西周时代公历和农历干支日的推算是这样的。从格累古里历公元2001年1月1日上溯到公元前1050年的1月1日,一共是3050年。根据格累古里历的历法向上推,这3050年的日数共为1,113,990天。其中有740个公历闰年。用干支计算,这1,113,990天包括18,566个60天的干支周期,另加余数30天。公元2001年1月1日的干支是甲子01。倒数30天是干支甲午31。(61-30=31)。所以格累古里历
  公元前1050年1月1日的干支是甲午31。(清参阅附表中的表B1)。
  
  4C 中国农历24节气的置放与它们在换算表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换算表中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中国农历的24节气。众所周知,中国农历的
  24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的。所以在公历格累古里历中,这些节气每年的日期看来好象是没有变化的。若有变化,也不过,因为放置公历闰日的缘故,前后相差只有一天或二天。所以冬至日一般是在12月21日或22日。春分日一般是在3月20或21日。作者对这个现象的观察早在童年时玩阅农历历书时发现的。
  
  在作者的换算表中,24节气占有决定农历新年和农历闰月的重要地位。24节气中的冬至决定了农历新年的开始日期。24节气中的中气决定了农历闰月的置放。
  
  作者换算表中的农历年初一置放之法是根据现行的夏历历法,放置在冬至後的第二个农历月的初一。在西周年代的换算表中,作者同时排列了夏历,殷历,周历的月份。周历的正月初一是冬至之月的农历初一。殷历的正月初一是冬至後的第一个农历初一。西周的周历,在文王受命为王後开始使用。所以周武王克商时已有周历。
  
  换算表中的阴历闰月置放法也是根据现行的夏历历法。在阳历中,每个月固定有二个节气。在阴历中,每个月一般有二个节气。但阴历每个月的时间,短于阳历。所以过了一段时间,阴历中有一个月份只有一个节气。根据现行的夏历历法的置闰规章,在只有一个节气的阴历月份中,若无中气,则这个月是闰月。
  
  根据24节气的排序,单数为节气,双数为中气。在下面作者加注阿拉伯数字的节气表中,2,4,6,8,10等节气即是中气。所以遇到只有一个节气的月份时,若是双数,如冬至22,则这个月不是闰月。若是单数,如立春01,则这个月是闰月。
  
  为了方便自己和读者,作者加注阿拉伯数字的24节气如下:
  
  公历2月 公历3月 公历4月 公历5月 公历6月 公历7月
  
  立春01 惊蛰03 清明05 立夏07 芒种09 小暑11
  雨水02 春分04 谷雨06 小满08 夏至10 大暑12
  
  
  公历8月 公历9月 公历10月 公历11月 公历12月 公历1月
  
  立秋13 白露15 寒霜17 立冬19 大雪21 小寒23
  处暑14 秋分16 霜降18 小雪20 冬至22 大寒24
  
  24节气的使用,在中国至少已有4100年的历史。《尚书》(尧典)中有“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的记载。《吕氏春秋》和《周书》《礼记》中有“孟春,仲春,季春等12月令”与“孟春之月,立春交接时帝王应做之事”的记载。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这些四时成岁,12月令,24节气的记载均是使用以太阳历为根据的历史经验记载。
  
  4D 从爱思裴乃克的5000年四分月相到格类古里历的四分月相
  
   作者换算表中的第四个基本要素是格累古里历的四分月相。这些格累古里历的四分月相是以美国国家宇航总署太空飞行中心,爱思裴乃克博士在1998年完成的《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为基础,再添加下面三节所述的换算
  折合,和4D-4节中所述的调整。
  
  4D-1 公元纪年的开始与公元前纪年的折合和换算
  
   西方和中国一样,在古时也是用帝王纪年的。今日举世通用的公元纪年是一个修道士,Dionysius Exiguus 在公元532年创立的纪年制度。公元年的原文是 Anno Domini, 简称为AD。这两个拉丁字的原义,英译为“In the Year of our Lord”。 中译 是“主年”。公元前纪年的英文是“Before Christ”。简称BC。中译应为“基督前”。
  公元532年是在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梁武帝大统4年,北朝魏孝武帝永熙元年。
  
   在公元纪年数字中,公元1年和公元前1年之间是没有公元零(0)年的。数学上正负数之间是有一个零(0)数的。所以在应用从数学程式计算出来的零年数和负年数时,必须加以调整。爱思裴乃克《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中所所载的“零年”是公元前1年。负1949(-1949)年是公元前1050年。
  
  4D-2 格林威尼治 GMT 日期和时刻与中国北京CBT日期和时刻的折合和换算
  
  在爱思裴乃克的《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中的四分月相(新月new moon,上弦 first quarter,满月full moon,下弦 last quarter)
  的日期和时刻均是英国伦顿的格林威尼治 GMT 日期和时刻。所以在应用于作者这件中
  国历史研究项目时,必须先行加上8小时,折合换算为中国北京日期和时刻 CBT。
  
  4D-3 儒历Julian Calendar和儒日数Julian Day Number的折合和换算
  
  4D-3a 儒历Julian Calendar和儒日数 Julian Day Number
  
   在公元1582年因历法不正确而被罗马教宗格累古里Gregory 颁布废弃的儒历
  Julian Calendar,原来开始在公元前45年的罗马帝国。为了纪念在公元前46年决定和
  
  
  颁布采用此历的凯徹大帝 Julius Caesar,此历被名为儒历 Julian Calendar。公元前
  46年是中国西汉王朝後期的汉元帝初元三年。
  
   儒历 Julian Calendar是欧洲初次使用的太阳历。在此以前,罗马帝国和希腊
  均是使用以月亮环绕地球为周期的太阴历。凯徹大帝 Julius Caesar是从被他征服的
  非洲埃及女皇Cleopatra处,学到了埃及使用的太阳历。
  
   公元1582年,罗马教宗废弃儒历 Julian Calendar的同年,有一个名叫Julius
  Scalinger者,創制了以他为名的儒日数 Julian Day Number 纪日制度。他以儒历为根
  据,推溯到从推算出来的儒历公元前4713年的1月1日。这天被名为儒日数 Julian Day Number的第0000001日。以後之日就依照推算出来的儒历,累积计算。在这个纪日制度
  下,真正的儒历开始之日,公元前45年的1月1日的儒日数是第1,704,987。Dionusius
  Exiguss在公元532年创立了现行的公元纪年制度。儒历公元1年1月1日的儒日数是第
  1,721,424。公元1582年10月4日的儒日数是第2,299,160。这是儒历在罗马被使用的最后一日,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在1963年出版了 Stahlman和 Gingerich合著
  的《 Solar and Planetary Longitudes for Years –2500 to2000》。此书有4500年
  中每隔10天的儒日数。书中的儒历儒日数,始自儒历公元前2501年3月8日的第808,000日,终于儒历公元1700年1月8日的第2,341,990日。书中的格累古里历儒日数,始自格
  累古里历公元1582年11月3日的2,299,180日,终于格累古里历公元2000年12月31日的
  2,451,910日。格累古里历开始使用之日,公元1582年10月15日的儒日数可从推算而知为第2,299,161日。
  
  4D-3b 从公元前1050年1月1日到公元2000年1月1日的两个不同日数
  
   在作者这件考核周武王克商年和日子的研究工作中,每一个克商年说中的干支日子均是根据这一年的1月1日到公元2001年1月1日的日数,先行计算出来后,再根据公元2001年1月1日的干支推算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克商年说的1月1日到公元2001年1月1日的日数是否正确,对作者的考核结果是有关键性的重要。就以公元前1050年1月1日为例,从这一天到公元2001年1月1日的正确日数是多少天?根据这个日数推算出来的公元前1050年1月1日的干支为何?
  
   在上面4B节“中国农历的60天干支历法与西周干支日的置放”中,作者根据格累古里历的历法,从格累古里历的公元2001年1月1日上溯3050年,到公元前1050年1月1日,得到的日数总数是1,113,990天。在这3050年中,有740个格累古里历的闰年。作者然后根据公元2001年1月1日的干支甲子01,倒溯1,113,990天,得到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1日的干支应为甲午31。这里作作者的日数全部是依照格累古里历法算出来的。(请参阅附表中的表B1)。
  
   作者若依照天文专家的传统计算方法,先查公元2001年1月1日的儒日数,得到儒日数2,451,911。然后查公元前1050年1月1日的儒日数,得到儒日数1,337,911。两者之差是1,114,000天。也就是这3050年间日数之第二答案。这个第二答案比第一答案的1,113,990天,多了10天。(请参阅附表中的表 D3)。
  
   若查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张培瑜先生的名著《三千五百年历术天象》表,公元前1050年公历1月12日是朔日。此日的儒日数是1,337,922,干支是乙未32。倒数至1月
  
  
  1日,儒日数是1,337,911,干支是甲申21。儒日数符合第二答案。干支比第一答案的
  甲午31早了10天。(请参阅附表中的表 D3)。
  
   现在有了相差10天的两个日数答案和相差10天的两个干支日子,到底那一个是正确的答案,正确的干支。
  
  4D-3c 时间度量制的选择
  
   上面所述相差10天之谜,可关根于两种不同的时间度量制的选择。作者的第一答案,总数1,113,990天是全部依照格累古里历法算出来的。根据格累古里历法,每400
  年是一个大周期,内含149,097天。这400年中有97个闰年。每四年有一个闰年,但400年中的第一至第三世纪年不是闰年,第四个世纪年是闰年。
  
   作者第二答案的总数1,114,000天是根据一个混杂的时间度量制算出来的。在这个混杂的时间度量制内,所有在公元1582年10月4日与这一天以前的日子和年份使用儒历。在公元1582年10月15日与以后的日子和年份使用格累古里历。在这混杂的时间度量制内,有10天,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是不存在的。根据儒历的历法,每四年是一周期。首三年是平年,第四年是闰年。400年的日数总数是149,100天。400年中有100个闰年。
  
   因为所用时间度量制的不同,从这个混杂历得到的第二答案,当然不会和从全部是用格累古里历得到的第一答案相同。两者之间的10天差异是可以核算和解释的。
  从公元前1050年1月1日到公元1582年10月4日,儒历比格累古里历多了20个下列世纪年的闰年:
  
   公元前 1001,901,701,601,501,301,201,101年,
  公元 100,200,300,500,600,700,900,1000,1100,1300,1400,
   1500年。
  
  在另一方面,混杂历短了公元1582年10月5日至14日的10天。把正反两个因素加起来,在这个3500年中,混杂历的日数比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日数多了10天。
  
  4D-3d 时间度量制的换算规章
  
   依照上面的分析结果,作者特设立了一个时间度量制度的换算折合规章和换算表。从个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1001年)的这段时间到公元2001年1月1日,混杂历的日数比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日数多10天。混杂历的儒历公元前1050年1月11日就是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050年1月1日。(请参阅附表 E1,E2b)。
  
   这个10天之差的换算折合规章,只能用于公元前11世纪。其他的世纪有不同的差异数据。公元前12世纪是多了11天。混杂历的儒历公元前1111年1月12日就是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111年1月1日。(请参阅附表中的表 E1,E2a)。
  
   公元前20世纪是多了17天。混杂历的儒历公元前1901年1月18日就是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901年1月1日。(请参阅附表中的表 E1)。
  
   爱思裴乃克的《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中的公元前
  1050年1月里的新月朔日是在1月12日的3:07GMT格林威士时刻。折合为北京时刻CBT是11:07。张培瑜的《三千五百年历术天象》表中的公元前1050年1月里的新月朔日是在1月12日的12:23北京时刻CBT。两者的差异只有1小时16分。所以基本上是相同的。
  (请参阅附表中的表C3a 和表D1,D2)。
  
   爱思裴乃克表中的日子是建造在混杂历的根据上。公元1582年10月15日与以后的日子是格累古里历。公元1582年10月4日与以前的日子是儒历。历中没有10月5日到
  14日的这段日子。(请参阅附表中的表C1)。张培瑜表中的日子也是建造在混杂历的根据上。(请参阅附表中的表 D1,D2)
  
   爱思裴乃克表中有四分月相。张培瑜表中只有朔日和望日与它们的儒日数。
  
   爱思裴乃克和张培瑜两人表中的整个公元前11世纪日子均比格累古里历的日子早10天。张培瑜表中的干支和儒日数也同样比这一世纪的格累古里历日子早10天。
  
   所以在置放爱思裴乃克表的四分月相日期到作者的格累古里历和中国农历换算表中之前,必须先作这里所述的换算折合调整。从张培瑜表中得到的公元日子与干支也需作同样的换算折合,调整到格累古里历的日子和干支日期。
  
   附表中的表C是选自爱思裴乃克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这些被选录之表是未经调整的原表。附表中的表D是选自张培瑜的《三千五百年历术天象》表。也是未经调整的原表。
  
  4D-4 回归年和格累古里公历过了3050年的累积差异调整
  
   在置放爱思裴乃克表中的四分月相日期到作者的格累古里历和中国农历换算表中之前,尚有另外一个调整。地球绕日一周的实际回归年平均时间是365.242190天。格累古里历每年的平均时间是365.2425天。比实际的回归年每年只多0.00031天。过了400年的大周期,累积起来差异也不过是0.1240天。但若经过了3050年,累积起来差异就达0.9455天。
  
   所以若以回归年年平均时间365.242190天为根基而计算,地球绕日3050年的周转时间,总共是1,113,989天。比根据格累古里历法算出来3050年时间1,113,990天短了一天。(请参阅附表中的表B1)。
  
   所以若要正确地置放地球,太阳,月亮运转的天文回归事态到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的表上时,必须先作减少一天的调整。原来要放在表上的公元前1050年1月1
  日天文回归事态,就应放在表上的公元前1050年1月2日。(请参阅附表中的表D4a)。原来要放在表上的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之天文回归事态,就应放在表上的公元前2月
  1日。原来要放在表上的公元前1050年2月1日之天文回归事态,就应放在表上的公元前2月2日。
  
  4D-5 从混杂历中的儒历月相表折合到作者的格累古里历日子的调整总结
  
   根据上面所述的换算折合和调整规章,整个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2000年1月1日的日数,在混杂历中均比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日子多了10天。混杂历中儒历的公元前
  1050年1月11日应换算为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050年1月1日。另外,为了正确地体现地
  
  球太阳月亮周转回归天文时间,原来要放在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050年1月1日的日月
  运转天文事态应放在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050年1月2日。(请参阅附表中的表D4a)。
  
  上述儒历与格历10天之差的换算折合规章,只能用于公元前11世纪。其他的世纪有不同的差异数据。公元前12世纪是多了11天。混杂历中的儒历公元前1111年1月12日就是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111年1月1日。
  
  公元前20世纪是多了17天。混杂历的儒历公元前1901年1月18日就是全部是格累古里历的公元前1901年1月1日。其他世纪的换算折合可参阅附表中的表E1,作者所编制的“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2001年,格累古里历世纪年1月1日的干支,儒日数和儒历日”。
  
   至于体现过了3050年的格累古里历与回归年的累积时差调整,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0世纪均与公元前11世纪相同,回归年实际时间比格累古里历的时间短了1天。
  
   本文选用的爱思裴乃克《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之“未经调整”原表,附载在附表中的表C之内。
  
  4E 中国农历60年干支纪年历法与它们在换算表中的置放
  
   作者换算表的第五基本要素是表中的公历年份均注有这一年份的干支年份。在折合和计算干支年份时,有三点须特别注意。第一点是在公元纪年的数字中,公元1年和公元前1年之间是没有公元零(0)年的。所以在应用从数学程式计算出来的零年数和负年数,必须调整一年。例如爱思裴乃克《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中的(-1949)负
  1949年,就是公元前1050年。
  
   《竹书纪年》中所载的周武王克商之辛卯年,应为公元前1050年。有名的英国汉学大师,牛津大学的James Legge,在他的著作中把它误折为公元前1049年。 Legge 这样的错误导致了他书中所译的中国史书中所载的西周时代和以前的干支纪年,折合为公元前的年份时,几乎全部错了一年。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作者特把自己编制的(6000年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3000年)附在本文附表中的附表F中。此表原载于绌著《故园芳草碧连天》的第三集中。
  
   第二个应主意之点是每一个年干支的开始之日是中国农历的年初一,不是阳历的元旦日。所以在同一公历年中,农历年初一以前的这段日子,是属于早一年的年干支。
  
   第三个应当主意之点是今日使用的中国农历是夏王朝的夏历。殷王朝用的是殷历。西周王朝用的是周历。三历不同之处是岁首开始之月。夏历的年初一是在冬至后的第二个阴历初一。殷历的年初一是在冬至后的第一个阴历初一。周历的年初一是在冬至之月的阴历初一。
  
   夏历是夏王朝在夏禹帝元年公布给万邦使用的夏时。经过了商,周,秦三个王朝的历法变更,汉王朝于汉高祖建国后45年,汉文帝的后元3年(公元前16年),改用夏历。在这次改历以前的秦历正月是夏历的10月。汉文帝时恢复的夏历,一直沿用至今。
  
  在作者所制的西周时代换算表中,作者同时排列夏历,周历,和殷历的月份。这样的排列帮助了作者避免核算时很容易做成的错误。
  
  5 四分月相用词的定义和四分月相在阴历月中的分布
  
  5A 四分月相的英语用词和现代汉语用词的定义和解释
  
   爱思裴乃克的四分月相表把每一个阴历之月,分为四个Quarter。表中载有每一个阴历四分月相的阳历日期和时刻。英语Quarter的一般解释,中译是“四份之一”。
  用为天文专家的术语,中译是“弦”。
  
   在爱思裴乃克的月相表中,每一个阴历之月有四个传统的英语月相名词:(1)新月New Moon,(2)上弦 First Quarter,(3)月满 Full Moon, 和(4)下弦 Last Quarter 。
  
   在他的表中,“新月 New Moon”是指这个阴历月开始时“新月现象”发生的
  阳历日子和时刻。也是指这个月的“上弦 First Quarter”“开始”的日子和时刻。
  在“新月现象”发生之时,地球上的人是看不到月亮的。
  
  “上弦 First Quarter” 是指上半月中“上弦FirstQuarter”“结束”的日子
  和时刻。不是“上弦 First Quarter”“开始”的日子和时刻。也不是这个“上弦 First Quarter”这一期段经过的总的时间。在“上弦现象”发生之时,地球上的人能
  够看到半个月亮。
  
  “月满 FullMoon”是指这个月中“月满现象”发生的日子和时刻。在这个现象 发生之时,地球上的人能够看到整个圆圆的月亮。时间上是这一个月的“月半”。
  
  “下弦 Last Quarter”是指下半月中“下弦 Last Quarter”“开始”的日子
  和时刻。在“下弦现象”发生之时,地球上的人能够看到半个月亮。
  
  在文字使用的逻辑上,“上弦”和“下弦”有很大的不同意义。“上弦”是指
  “上弦结束”之日。“下弦”是指“下弦开始”之日。
  
  5B 月相的傳统汉语用词定义和解释
  
  在传统汉语中有三个常用的月相名词:“朔日,晦日,望日”。商务印书馆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朔日”的解释是“阴历的月初初一。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根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种月相叫朔。这天叫朔日”。朔日就是上节所说的“新月 New Moon”之日。
  
   “晦日”是阴历月底之日,是下一个月的新月朔日的前一天。阴历大月的晦日是这个月的30日。小月的晦日是这个月的29日。
  
  “望日”是阴历的月中之日。《现代汉语词典》对“望日”的解释是:“农历每月的15日,有时候是16日,有时候是17日。这天,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太阳从西方落下来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上来。地球上看到圆形的月亮,这个月相叫‘望’。这天叫‘望日’” 。 “望日”就是上节所说的“月满 Full Moon”之日。
  
  阴历月中那一天是“望日”或“月满 Full Moon”之日?一般人的概念是阴历
  的15日。有的时候确是15日。但更多的时候不是15日。确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说,有时是16日,有时是17日。下节是作者针对这个问题的引证解释。
  
  5C 四分月相在农历月中的分布
  
  传统的中国农历中秋节是在阴历的8月15日。为了确证中秋月满的阴历日期,作者先查看现代《万年历》中公元1991年到2000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和月底的阳历日期。作者手头的这本现代《万年历》的年表,始自公元1920年。终于公元2050年。然后根据爱思裴乃克的《五千年月相表》把这10年的农历八月四分月相日子和时刻列在同一表中。(请参阅本文附表中的表D5-公元1991年至2000年,农历八月四分月相日的分
  布,北京时刻)。
  
  在这10年之中,这个农历8月的月满之日,只有3次是8月15日。其余7年,5次是8月16日,2次是8月17日。虽然8月15日只是10年中的3次,但是一般人均是把8月15认为中秋之月的月满之日。
  
  若查看表中的上弦终结之日,在这10年中,1次是8月7日,4次是8月8日。5次是8月9日。
  
  若查看表中的下弦开始之日,在这10年中,2次是8月22日,4次是8月23日,4次是8月24日。
  
  只有新月之日,按照定义,在这10年中,均是8月1日。
  
  5D 四分月相的西周时代用词定义和解释的争论
  
  在今存古书中,西周时代的月相用词,有的看起来是很难懂的。如“生霸,死霸,既生霸,旁生霸,既死霸,旁死霸”等月相名词,应如何解释?
  
  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辞海》载:“既生魄(霸),当在朔望之间,不得谓为15日之后。生魄(霸)非望。既死魄(霸),当在望日与晦日之间,死魄(霸)非
  朔。”
  
  除了以上的解释,“既死霸”等西周时代的月相词句有十几种不同的解释。从西汉末年王莽时代的刘歆到现代,不同的专家和学者,已争论了几千年。1997年版的《武王克尚年之研究》书中。许多专家也是各自表达和争论对这些西周时代月相词句的解释。
  
  这些争论的概念可归纳为两流。一流是“定点论”。另一流是“四分论”。
  
  “定点论”的学者坚持这些西周时代月相词句,在每一农历月中,均有一定的日子。汉代的刘歆和近代的董作宾是“定点论”的有名学者。刘歆认为“死霸是朔,生霸是望,哉生霸是15日,旁生霸是16日,旁死霸是2日”。董作宾认为“既死霸是初一,朔日,既生霸是15日,望日”。
  
  “四分论”的学者认为西周时代的月相词句是指每月四分月相的一段时间。近
  
  代清华大学已故教授王国维和日本的新城新藏是“四分论”论说的先驱。王国维认为
  “初吉是1至7、8日。既生霸是8、9日至14、15日。既望是15、16日至22、23日。既死霸是23日至晦”。
  
   根据上节5C,公元1991年至2000年,10年中农历8月的四分月相分布实况,“定点论”者把现代月相词句的上弦,下弦,月满之日的同义西周月相词句,肯定在农历月中的一定日子,是不合爱思裴乃克的《五千年四分月相》中所载的月相分布实况。这种学说只能算是近似一般人认为中秋月满之日是8月15日的概念。事实上在列举的10年之中,只有3年是在8月15日,其他7年均不在8月15日。
  
  5E 作者对西周时代四分月相用词所作的定义和解释
  
   作者对西周时代月相用词定义解释的看法是既死魄(霸)等词句应当是当时人的四分月相词句。若把地球上人眼见到的每月不定点四分月相,和以60天为周期的干支纪日历法配合在一起,应当是一套非常严密和正确的记载历史大事发生日子的记录制度。只要有正确的四分月相表,这些重大的历史大事日子就能得到确证。现在作者有了正确的四分月相表,我们就能够根据事实,考核西周时代月相词句的定义和解释是否正确。同时我们也能用来考核文献中所记的日子字句是否有抄录或编排的错误。
  
   下面是作者对西周四分月相用词所作的定义和解释:
  
   西周语四分月相词句中的“生魄”,亦名“生霸”。是初生之魄。等于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上弦 First Quarter”的这段时间。
  
   “既生魄”,亦名“既生霸”。是新月上弦开始之日。也就是朔日。
  
   “哉生明”是初见月芽之日。
  
  西周语四分月相词句中的“死魄”,亦名“死霸”。是垂死之魄。等于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下弦 Last Quarter”的这段时间。
  
  “既死魄”,亦名“既死霸”。是 “下弦 Last Quarter”开始之日。
  
   “晦日”是“下弦 Last Quarter”结束之日。也是月终之日。
  
   西周语四分月相词句中的“旁生魄”,亦名“旁生霸”。是上半月中旁近“生魄”之魄。等于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二弦 Second Quarter”的这段时间。
  
  “既旁生魄”,亦名“既旁生霸”。是“二弦 Second Quarter ”开始之日。 事实上,也就是“上弦 First Quarter”结束之日。
  
   西周语四分月相词句中的“旁死魄”,亦名“旁死霸”。是下半月中旁近“死魄”之魄。等于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三弦 Third Quarter”的这段时间。
  
  “既旁死魄”,亦名“既旁死霸”。是“三弦 ThirdQuarter”开始之日。等于
  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月满 Full Moon”之日。也就是传统汉语中的“望日”。
  
   (请参阅本文附表中的表D6,朱永棠教授:四分月相用词定义图解)。
  
  6 用带有四份月相的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换算表来考核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50年说的成果
  
   作者现在先把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考核文献所载的克商年月日及月相组合后所得的结果作一报告。(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2a)。
  
  6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克商年月日和四分月相记载是正确的
  
   在作者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周历2月有甲子日。这一天是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依据爱思裴乃克四分月相折合调整后的资料,周历3月的新月是在格累古里历2月1日的23:47,北京时刻。依据张培瑜历象表折合调整后的资料,周历3月的月朔是在格累古里历2月2日的01:01,北京时刻。两者的差异是1小时14分。无论是用爱或张的资料,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的甲子日,均是周历的2月29日。
  
  所以若把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认为周武王12年,这个周历2月甲子日完全符合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2月甲子”牧野之战的记载。
  
   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的干支是辛卯年。这是与《竹书纪年》所载的“武王
  12辛卯”相符。
  
   《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的干支与月相组合,能否在作者的换算表中配合?
  
  在上面5F节中,作者对西周时代四分月相用词已做了定义和解释。既死霸就是既死魄。死魄是垂死之魄。相等于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下弦 Last Quarter”的这段
  时间。既死魄是“下弦 Last Quarter”开始之日。
  
  在作者的换算表中,周历2月下弦开始之日是格累古里历的1月25日,周历的2月23日,干支戊午55。粤五日就是越五日。这五日是格累古里历的1月26至30日。接下来就是格累古里历的1月31日,周历的2月29日,干支甲子01。
  
   “来三月”三个字应依照一般通用的来年,来月,来日的意义来解释。“来”是将来。来年是下一年,来月是下一月,来日是下一日。所以“来三月”的意义是下个月是三月。“粤若来三月”的意义是在这天之后,下个月是三月。
  
   “咸刘商王纣”是杀了商王纣。
  
   在作者换算表中这个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干支辛卯,周武王12年2月29日的甲子日正好是“既死霸,粤五日”的甲子日。这一天的下个月也正好是“粤若来三月。(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2a)。
  
  所以根据在作者换算表中的考核,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克商年月日记载是完全正确的。这一天的格累古里历日子是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
  
  6B 武王12年克商后,在4月初归周,于庚戌日大告武成的日子与月相
  考核
  
   作者继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考核文献所载的武王克商后,在4月初归周,于庚戌日大告武成的日子与月相。现在把考核后所得结果报告如下。(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2b)。
  
  6B-1 《前汉书》(律历志)中大告武成的日子与四分月相记载是正确的
  
  班固编的《前汉书》(律历志)载“(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翌日,辛亥,祀于天位。粤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于周庙。”
  
  在上面5F节中,作者对西周时代四分月相用词已做了定义和解释。“旁生霸”就是“旁生魄”。是上半月中旁近“生魄”之魄。等于现代语中的“二弦 Second Quarter”的这段时间。“既旁生霸”就是“既旁生魄”。是“二弦”开始之日。事实上,就是“上弦 First Quarter”结束之日。
  
  在作者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格累古里历的3月11日是周历4月的上弦结束之日。这一天是周历的4月9日,干支癸卯40。粤六日是越过甲辰41至己酉46的六天。下面就是庚戌47,周历的4月16日,格累古里历的3月18日。这天晚上是一个月满之夜。
  
  所以根据在作者换算表中的考核,这些大告武成的日子和月相组合记载是完全正确的。
  
  6B-2 《尚书》《周书》(武成篇)中大告武成的日子与月相记载是正确的
  
  在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中,“大告武成”的日子与月相记载是:“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勿服。丁未,祠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上面这段纪录中的“望”字是月相词句中月满之日的望日。就是说在月满之夜的庚戌日,点了柴火,大告武成。
  
  在作者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格累古里历3月18日,周历的4月16日,是庚戌47日。并且这天晚上的22:07,北京时刻,正好是周历4月的月满之时。
  
  所以根据在作者换算表中所作的这些考核,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中“大告武成”的日子和月相的这段记载是正确的。
  
  6C 武王出征途中师渡孟津日期的考核
  
  6C-1 《史记》(周本纪)武王11年12月戊午日师渡孟津的记载是正确的
  
   作者现在把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1年11月与12月的换算表中,考核《史记》(周本纪)所载的克商年月日后所得的结果作一报告。(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2c)。
  
   《史记》(周本纪)载:“11年12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武王作泰誓三篇。”
  
   武王11年是庚寅27年,公元前1051年。在这一年11月与12月的换算表中,周历武王11年12月22日是戊午日。这天是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1年11月26日。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的“师渡孟津”的年份和日期是正确的。
  
   “师渡孟津”的日期,一直是有争论的。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已考核过了。现在来考核一下其他两个久有争论的日期。
  
  6C-2 今本《尚书》《周书》武王11年1月戊午师渡孟津的记载是错误的
  
  今本《尚书》《周书》(泰誓上篇)之首的序言载:“惟十有一年春,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武王11年是庚寅27年,公元前1051年。在作者为这一年1月与2月所作的换算表中,周历武王11年1月是没有戊午55日的。这个月的日干支,始自1月1日的壬申09, 终于1月30日的辛丑38。戊午55日是在早一个月的12月17日,和下一个月的2月17日。(请参阅附表中的表A3a和表A3b)。
  
   所以《周书》(泰誓上篇)中所载的“师渡孟津”的“一月戊午”日期是错误的。
  
  6C-3 今本《尚书》《周书》武王13年1月戊午师渡孟津的记载是错误的
  
  今本《尚书》《周书》(泰誓上篇))载:“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序言载一月戊午,师渡孟津。”(泰誓中篇)载:“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周武王13年的1月是在公元前1050年的11月和12月。在作者为这两个月所作的换算表中,周历武王13年1月没有戊午55日。这个月的日干支,始自1月1日的辛酉58,终于1月30日的庚寅27日。戊午55日是在早一个月的12月27日,和下一个月的2月28日。(请参阅附表中的表A4a和表A4b)。
  
   所以《周书》(泰誓上篇)中所载的“师渡孟津”的“武王13年1月戊午”日期是错误的。
  
  6D 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中的1月癸巳开始出征记载是错
  误的
  
  在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中有:“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的记载。
  
  在上面5F节,作者对西周四分月相用词所做的定义中,“死魄”是垂死之魄,相等于现代语月相词句中的“下弦 Last Quarter”的这段时间。“旁死魄”。 是下半
  月中旁近“死魄”之魄。等于现代语中的“三弦Third Quarter”的这段时间。
  
   武王12年1月是在公元前1051年的12月和1050年的1月。在作者为公元前1051年
  11月和12月所作的换算表,(请参阅附表中的表A2c)。周历武王12年1月27日是壬辰
  29,下一天28日是癸巳30。均是在“下弦”的“死魄”期段,不是在“三弦”的“旁死
  魄”期段。
  
   所以《周书》(武成篇)中所载的武王在1月癸巳开设出征的日期是错误的。
  
  7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027年之说
  
   公元前1027年是另一个依《竹书纪年》为据的周武王克商年说。《竹书纪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周幽王11年,为犬戎所杀。从武王克商至西周终为257年”。
  
   自梁启超为始的近代学者,根据这段记载,作了这样的推算。幽王11年,庚午
  07年是公元前771年。上溯257年,是公元前1027年,干支甲寅51。
  
  在《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书中,梁启超外,另有雷海宗,莫非斯,高本汉,陈梦家,屈万里,何炳棣,B.Karlgren 等中外专家支持这个公元前1027年武王克商之
  说。
  
  7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27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27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27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牧野之战”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027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能够找到周历2月12日的甲子日。但这一个2月12日的甲子日是在周历二月上半月的二弦,旁生魄(霸)的期段。不是二月下半月的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5a)。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27年说是错误的。
  
  7B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27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27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27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4月的庚戌47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027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这一年的的换算表中,周历4月没有庚戌47日。周历4月的日干支始自4月1日的壬子49日,终于4月29日的庚辰17日。(请参
  阅本文后的附表A5b)。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27年之说是再度被证为错误的。
  
  7C 《竹书纪年》中另有正确的武王12年克商到西周幽王11年被弑的正确
  年数资料
  
  虽然上面的考核证明了《竹书纪年》中“周幽王11年,为犬戎所弑,从武王克商至西周终为257年”句的西周年数总数257年是错误的,但《竹书纪年》仍供给了足够的正确资料,可以用来决定从武王克商到西周终的总年数。
  
  下面是《竹书纪年》中所载从武王到幽王的各位帝王故世登天和在位年之句。
  
  “武王17年,冬十有二月,王陟。成王37年,夏四月乙丑,王陟。康王26年,秋九月,己未,王陟。昭王19年春,王陟。穆王55年,王陟于祇宫。共王12年,王
  陟。懿王25年,王陟。孝王9年,王陟。夷王8年,历王(12年,王奔于彘;13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26年,王陟。宣王46年,王陟。幽王11年春正月,申人,郐人,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
  
   书中所载西周帝王登基之日均是在上一个帝王登天后,下一年的正月。
  
   根据以上记载,把所列帝王的在位年加起来,一共是291年。武王克商是在武王12年。扣去克商以前的11年。从武王克商到幽王被弑一共是280年,不是257年。
  
   周幽王元年的干支是庚申57年,公元前781年。幽王11年的干支是庚午07年,公元前771年。从公元前771年上推280年,得公元前1050年。这一年就是《竹书纪年》中依年记载的武王12年克商的辛卯28年。
  
  8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044年之说
  
  公元前1044年1月9日是上海天文台江晓原等的“牧野之战”的年份和日期。
  
  8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44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44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4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的(武成篇)曰所载 “牧野之战”
  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044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这一年的换算表中,作者找不到公元
  
  
  前1044年的周历2月甲子01日。公元前1044年的1月1日是周历的2月5日。这一天的干支
  是乙丑02。这一个周历2月的月底是在公元前1044年的1月25日,周历的2月29日,干支己丑26。(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6a)
  
  但是在作者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5年11月与12月的换算表中,公元前1045年的12月31日,周历2月4日的干支倒是甲子01。不过这一天的四分月相是在周历2月的上弦、生魄(霸)期段,新月初一、既生霸后越三天的甲子。这一天的月相不是在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之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6c)。
  
  ` 所以江晓原等的武王克商是在公元前1044年(或1045年)之说是错误的。
  
  8B 公元前1044年说的1月9日是根据被废弃的儒历历法推算出来的;
  根据现行的格累古里历,这一天是公元前1045年12月31日。
  
   上面“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是在公元前1044年1月9日”之说是根据一个混杂的格累古里历和被废弃的儒历历法推算出来的。在这个混淆黑白的时间度量制中有10天中断的时间,和20个外加的闰日。
  
  若用全部是现行的格累古里历的历法,连带回归年的累积时差调整,这个1044年说的公元前1044年1月9日,就是作者格累古里历与中国农历换算表中的格累古里历的1045年12月31日。(请参阅附表 A6c )。
  
   因为是在年底的关系,虽然两者只有9天之差,公元前1045年被错认为1044年。
  
  8C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44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44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4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武王12年4月的庚戌47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044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周历4月没有庚戌47日。周历4月的日干支始自4月1日的辛酉58日,终于4月30日的庚寅27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6b)。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4年之说是再度被证为错误的。
  
  9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045年之说
  
   公元前1045年是《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书中,中国学者周法高,趙光贤,美国学者,Edward L. Shaughnessy夏含夷等的武王克商年说。
  
  
  
  9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45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45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5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
  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牧野之战”
  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045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找不到周历2月甲子01日。周历2月的日干支始自2月1日的戊辰05日,终于2月29日的丙申33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7a)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5年说是错误的。
  
  9B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45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45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5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武王12年4月的庚戌47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045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周历4月没有庚戌47日。周历4月的日干支始自4月1日的丁卯04日,终于4月29日的乙未32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7b)。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5年之说是再度被证为错误的。
  
  10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046年之说
  
   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书中,美国学者, David W.Pankenier
  班大为的武王克商年说。也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在2000年5月成果报告简搞中内定的克商之年。
  
  10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46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46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6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牧野之战”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
  
  
  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046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找不到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周历2月的日干支始自2月1日的癸酉10日,终于2月30日的壬寅39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8a)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6年说是错误的。
  
  10B 班大为的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武王克商之说和
  断代工程内定的公元前1046年1月20的日武王克商之选
  
   在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11月出版的断代工程《武王克商年研究》书中载有美国学者班大为 David W.Pankenier的(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一文。在这篇专著中,班
  大为首先依据《竹书纪年》中“殷纣王32年五星集于房,赤鸟集于周社”的记载,找到了公元前1059年5月28日,太阳在56度,水星在79度,金星在82度,火星在75度,木星在77度,土星在82度,十二星次之宿在舆鬼(巨蟹)的天文资料。在《竹书纪年》中所载的殷纣王32年就是周文王的29年,等于公元前1071年。然后根据《竹书纪年》所载殷纣王40年周作灵台和殷纣王53年武王克商,殷亡的记载,得到了两者相差13年的数据。再从五星相聚的公元前1059年下推13年,得到了武王克商应在公元前1046年的初步决定。班大为在公元前1046年中寻找周历2月的甲子日。因为这一年周历2月没有甲子日,班大为找到了一个周历3月,殷历2月的甲子日。这一天就是班大为所选的公元前1046年儒历3月20日的克商之日。
  
   断代工程期望得到以天文资料为克商之年佐证的决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武王克商年研究》书中班大为的这篇80年代专著是有相当吸引力的。他的公元前1046年说不但提供了一个五星相聚的天文证件,并且是符合考古专家已经决定的上限是公元前1050年,下限是公元前1020年的前提。
  
  作者不疑有人已经指出了班大为公元前1046年说的一个缺点。就是班大为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是殷历的2月甲子日。这一点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把它改为公元前1046年儒历1月20日,就成为周历1月的甲子日。这个周历1月甲子日就可引《史记》(齐世家)的武王11年1月甲子克商的记载作为文献依据。
  
  10C 班大为的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武王克商之说和
  断代工程内定的公元前1046年1月20的日武王克商之选
  的最严重错误是不合牧野之战的甲子日与四分月相合
  
  班大为的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之说和断代工程内定的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之选的最严重错误是两者均不合《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的甲子日与四分月相合。
  
  班大为的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是儒历的3月20日。在作者的换算表中是现行格
  累古里公历的公元前1046年3月11日。这一天的阴历是周历3月22日,甲子01日。这个月的四分月相,下弦开始之日,即既死霸之日,是在阴历周历的3月23日,干支是乙丑02日。班大为的周历3月22日的甲子日是比这一个月周历3月23日的既死霸之日早了一天。所以不合《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既死霸后,越(粤)五日的甲子日,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8b)
  
  断代工程内定的公元前1046年1月20是儒历的1月20日。在作者的换算表中是现行格累古里公历的公元前1046年1月10日。这一天的阴历是周历1月21日,甲子01日。这个月的四分月相,下弦开始之日,即既死霸之日,是在阴历周历的1月23日,干支是丙寅03日。断代工程内定的周历1月21日甲子日是比这一个月的周历1月23日,既死霸之日早了两天。所以不合《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既死霸后,越(粤)五日的甲子日,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8a)
  
  10D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46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46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46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4月的庚戌47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046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周历4月无庚戌47日。周历4月的日干支始自4月1日的壬申09日,终于4月30日的庚子37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8b)
  
   所以班大为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之说,和断代工程内定的儒历公元前
  1046年1月20之选是再度被证均是错误的。
  
  10E 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说和公元前1046年1月20之选的其他缺点
  
  除了不能符合《前汉书》(律历志)“(武成篇)曰”的月相与干支组合及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的月相与干支组合外,班大为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之说和断代工程内定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之选还有几个共同的其他缺点。
  
  首先班大为引以为证的五星相聚天象是在儒历公元前1059年。这个五星相聚之天象不是班大为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的克商之日的天象。也不是断代工程内定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克商之日的天象。
  
   根据威士康辛大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Stalman and Gingerich 所编著的《4500
  年太阳与行星的经度,Solar and Planetary Longitudes for Years –2500 to 2000》,太阳与
  行星在儒历公元前1059年5月27日和1046年3月20日与1月19日,这三天的位置是如下的经度:
  
  公元前 太阳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1059年5月27日 55度 79度 82度 76度 78度 83度
  
  1046年1月19日 290度 306度 304度 331度 104度 236度
  1046年3月20日 349度 324度 18度 13度 100度 239度
  
  班大为的公元前1046年说和断代工程的公元前1046年之选的另一缺点是两者
  
  
  均把他们的引证建立在“武王伐纣,岁在鹑火”之说,和两者均把公元前1046年认为就是这个“岁在鹑火”之年。
  
  “岁在鹑火”之说原自《国语.周语》伶语鸠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辰在斗柄”。根据《前汉书》(律历志)中所载刘歆(三统历)内的解释,“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是同一天的天象。任何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克商的“鹑火之岁”的论说,必须同时提供确实的天文现象,证明这一年,这一月,这一日的木星(岁星)是在鹑火宫的位置,太阳是在析木宫的位置,和月亮是在天驷的位置。
  
  在班大为的专著中,他没有提供在儒历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这一天,太阳是在析木宫的位置和和月亮是在天驷的位置之确实天文证据。断代工程在2000年5月的简报中,也没有提供内定的儒历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这一天,太阳是在析木宫的位置和和月亮是在天驷的位置之确实天文证据。
  
  单把“岁在鹑火”拿出来做研究,而忽略了“日在析木,月在天驷”等句是同一天的天象记载,是不合理的。
  
  根据《4500年太阳与行星的经度》所载,公元前1046年1月19日太阳(日)在黄道经度290度,木星(岁星)在黄道经度104度,两者相距186度。在12星次的天象中,狮子宫(鹑火)与人马宫(析木)相差4个星次,相距经度为120度。若把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木星位置认为是“岁在鹑火”,而也把同一天之太阳出来时的位置认为是“日在析木”,这种看法是与这一天的实际天象事实相反的。
  
  根据《4500年太阳与行星的经度》所载,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太阳(日)在黄道经度349度,木星(岁星)在黄道经度100度,两者相距249度。在12星次的天象中,狮子宫(鹑火)与人马宫(析木)相差4个星次,相距经度为120度。若把公元前1046年3月20日的木星位置认为是“岁在鹑火”,而也把同一天之太阳出来时的位置认为是“日在析木”,这种看法是与这一天的实际天象 事实相反的。
  
  11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057年之说
  
   公元前1057年是《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书中,张钰哲和张培瑜先生根据哈雷慧星的回归天象计算出来的武王克商之年。
  
  11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57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57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7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牧野之战”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057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找不到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周历2月的日干支始自2月1日的丁丑14日,终于2月29日的乙巳42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9a)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57年说是错误的。
  
  11B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057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057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7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4月的庚戌47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057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周历4月无庚戌47日。周历4月的日干支始自4月1日的乙亥12日,终于4月30日的甲辰41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9b)。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57年之说是再度被证为错误的。
  
  12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111年之说
  
   公元前1111年是《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书中,董作宾,严一萍,郑天杰三位专家的武王克商年说。这一年也是陈致平在他的《中华通史》巨著中依据董作宾所说而载的克商年。董作宾的依据是他自己认为“合天之年”的《西周年历譜》。
  
  12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111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111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111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牧野之战”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111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找不到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周历2月的日干支始自2月1日的庚寅27日,终于2月29日的戊午55日。(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10a)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11年说是错误的。
  
  12B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111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111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111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4月的庚戌47日,并
  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
  
  
  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111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能够找到周历4月22日的庚戌47日。但这个周历4月22日的月相是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的前一天。不是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请参阅本文后的附表A10b)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11年之说是再度被证为错误的。
  
  13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周武王克商年是在公元前1122年之说
  
   公元前1122年是《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书中,吴其昌和日本岛邦男二位专家的武王克商年说。这一年也是汉朝王莽时代刘歆所说己卯年是武王克商之年。
  
  13A 武王12年2月甲子日牧野之战的年月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122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122年之说
  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122年1月与2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所载和《前汉书》(律历志)中(武成篇)曰所载的“牧野之战”的干支日期和四分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01日。
  
  若把公元前1122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找不到周历2月的甲子01日。周历2月的日干支始自2月1日的甲午31日,终于2月29日的壬戌59日。(请参阅本文后附表中的A11a)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22年说是错误的。
  
  13B 武王12年4月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日和四分月相组合
  在作者为公元前1122年所作的换算表中证明公元前1122年说是错误的
  
  作者现在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122年3月与4月的换算表中,寻找《前汉书》(律历志)所载“(武成篇)曰”的“大告武成”,同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所载的“大告武成”的干支日期和月相组合。这个关键日子是周历4月的庚戌47日,并且这一天的月相是周历四月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
  
  若把公元前1122年认为武王克商之年,在换算表中,作者能够找到周历4月18日的庚戌47日。但是这个周历4月18日的月相是月满后的第三天。不是上半月的二弦开始之日,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望日,月满之日。(请参阅本文后附表中的表A11b)。
  
   所以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22年之说是再度被证为错误的。
  
  
  14 用作者的换算表来考核其他周武王克商年说
  
  除了上述公元前1027年、1044年、1045年、1046年、1057年、1111年、1122年
  外,作者从《武克商之年研究》书中的44种不同年说,选了好几个其他年说,包括公元前1030年、1039年、1040年、1041年、1049年、1051年,作了同样的考核。(请参阅本文后附表中的表A1,表A3,表A4 ,表12 ,表A13 ,表A14 ,表A15 )。
  
  结果是这些其他年说,和公元前1027年、1044年、1045年、1046年、1057年、
  1111年、1122年一样,均被证是错误的。(请参阅本文后附表中的表A1)。
  
  15 结论
  
  结论一 正确的周武王克商公元前年份和日期
  
   周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的正确日期是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的1月31日,周历周武王12年,干支辛卯,2月29日的甲子日。
  
  结论二 正确的周武王克商周历年月日与四分月相组合的文献记载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内所载“牧野之战”的日期,“周武王12年2月甲子日”是折合武王克商日期到公元前年份和日期的第一基础。
  
  司马迁的武王12年记载有《竹书纪年》中所载“武王十二年,辛卯”的支持。
  
  除了司马迁的记载外,这个“二月甲子日”的关键日子,还有班固编写的《前汉书》(律历志)(武成篇曰)中所载这一天四分月相的支持。这一天的月相,用现代语来解释,就是“二月下半月中的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之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日”。这些“二月甲子日”的月相记载是折合武王克商日期到公元前年份和日期的第二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的“牧野之战”是在“甲子日”的记载,有从在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早期文物,利簋上的铭文作证。
  
  现在经过作者特制带有真实四分月相日历的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换算表的严格考核,这些文献记载均被作者的天文月相资料证明是正确的。
  
  结论三 正确的大告武成的年月日与四分月相组合的文献记载
  
  除了《前汉书》(律历志)(武成篇曰)中“二月甲子日”的四分月相记载被证是正确之外,(武成篇曰)中的“四月庚戌日”是在“四月上半月,二弦开始,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庚戌日”,武王燎于周庙,大告武成的四分月相记载也被证明是正确的。
  
  除了班固《前汉书》中的“四月庚戌日”的四分月相记载之外,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中“四月庚戌日”是“月满之日,望日”,武王大告武成的月相记载也被证明是正确的。
  
  
  结论四 正确的西周四分月相用词定义和解释
  
   在上面“二月甲子牧野之战及四月庚戌大告武成之日”与四分月相组合的三个文献记载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作者也证明了自己对四分月相的西周用词所作的定义和解释是唯一合乎逻辑和正确的定义和解释。作者的定义和解释完全能够配合现代的中英文月相用词。
  
  结论五 错误的周武王克商周历年月日与月相组合的文献记载
  
  经由同样的考核工具,作者也确证了《尚书》《周书》中“武王11年1月,师渡
  孟津;武王13年1月,师渡孟津;武王在1月癸巳,开始出征”的记载均是错误的。
  
  作者也确证了《史记》(齐世家)“武王11年1月甲子克商”的记载是错误的。
  
  结论六 错误的周武王克商公历年说
  
  经由作者所制的同样考核工具,作者确证了其他年说,“无论这个年说是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45年、或公元前1046年”,均是错误的。
  
  结论七 作者换算表中的格累古里历西周四分月相日历
  是考核武王克商日期的最直接天文资料
  
  作者换算表中的四分月相日历资料,是考核“周武王十二年二月甲子日牧野之战和四月庚戌日大告武成”之最直接的天文资料。作者表中的四分月相日历是真正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这一年、这一月的农历四分月相。所以作者能够确证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是武王克商之年;确证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的1月31日是周历周武王12年,干支辛卯,2月29日的甲子日。确证这一天的月相是“二月下半月,四弦(下弦)开始之日,既死魄(霸)后,越(粤)五日的月底,接下来就是三月的甲子日”。
  
  在1997年的《武王克商年研究》书中,一共有44种不同的论说。在这些论说的论文中,没有一个专家学者具有带有四分月相日历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纪年与西周时代中国周历农历换算表。因为没有像作者所制的换算表和这个表中的真实四分月相日历天文资料,所以在他们的武王克商年论文中,大家都缺了一个无瑕的证件,来确证“周武王12年2月甲子日”和他们论说的公历年份之直接关系。
  
  《武王克商年研究》书中,有好几个专家学者试用“五星相聚”,“日全食”等为基础,来证明他们的克商年说。因为他们所依靠的“五星相聚”,“日全食”等天文状态,不是发生在周武王“牧野之战”的那一天和那一年,使用这种天文资料的专家学者,只能从推算出来的这个“五星相聚”,“日全食”等天文状态之“混杂历中的儒历公元前年份和日期”,加上或减少几年,达到周武王“牧野之战”的公元前纪年。他们从今本文献中,特别挑选一个能配合他们论说的记载,作为他们加上或减少几年的根据。有的并把周历改为殷历或夏历,来证明他们的年说之中,的确有一个“牧野之战”的甲子日。
  
  他们所挑选出来的文献记载根据,是否正确,本身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在经过具有真实西周时代四分月相日历的换算表检查之后,这些年说,一个一个被证是错误而倒了下去。
  
  结论八 作者所制带有四分月相日历的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换算表
  是一件精密的考核工具。其考核结果的正确性可以媲美医学上
  用的 X光透视器。
  
   为了这件考核工作,作者特制带有真实西周时代四分月相日历的格累古里公历与中国农历换算表。这些作者所制的换算表是一件精密的考核工具,类似医学上使用的X光透视器。西周时代所用的“日干支与月相”组合,原来是一套严密的纪时制度。但是在现在见到的文献之中,有的记载是正确的,有的记载是错误的。若要考核一个争论中的文献所载有关武王克商的年月日,和随之而起的武王克商公历年说是否正确,只要在作者为这一个争论中的公历年说(或争论中的文献记载的年、月、日说)所制的换算表中,做下述的检查,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先在为这一公历年说所制的换算表中查看这个武王克商的周历农历之月有没有《史记》(周本纪)内所载武王克商“牧野之战”的“周历二月的甲子日”。如果换算表中的这一个“周历二月”没有这个“甲子日”,这个争论中的公历年说或争论中的文献记载的年、月、日说,就马上被这件X光透视器证明为错误之论。
  
  (2)如果在这个换算表中,这一个周历农历二月有一个“甲子日”,则做下一步查看,检查这一个“周历农历二月甲子日的四分月相”。如果表中这一天的真实四
  分月相不是《前汉书》(律历志)(武成篇曰)中“二月甲子日”的“四分月相”,则这个争论中的公历年说、或争论中的文献记载的年、月、日说,就被这件X光透视器证明为错误之论。
  
  (3)做了“牧野之战”的二月甲子与四分月相组合考核之后,应再进一步考核这一年的周历四月有无“大告武成”的庚戌日。如果这个周历四月有庚戌日,则须考核这个庚戌日与月相的组合是不是《前汉书》(律历志)(武成篇曰)中的“四月上半月,二弦开始,既旁生魄(霸)后,越(粤)六日的庚戌日”。是否今本《尚书》《周书》(武成篇)的武王大告武成之“月满之日,望日”。
  
  只有顺利通过这件X光透视器上述严格稽查的武王克商的公历年说,才能被认是正确的年说。
  
   经过作者所制的换算表X光透视器的上述严格检查之后,只有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050年1月31日,周历2月29日,被证明为正确的周武王克商的年份和日期。其他年说和日期全部被证明是错误的。
  
  结论九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学者应当郑重考虑采用现行格累古里历
  为折合周武王克商年月日到公历日期的历法基础
  
  《武王克商年研究》书中所争论的年说,和断代工程内定的年份和日期,全是以混杂历中的儒历为纪年之基。儒历不是现今使用的公历。它只不过是在公元1582
  年,因历法不正确和有严重日历错误的缘故,被罗马教宗格累古里废弃的旧历。现今使用的公元历是从公元1582年10月15日开始的格累古里历。混杂历是一套混淆黑白的纪时制度。从公元1582年10月15日到现今是以格累古里历纪日。公元1582年10月4日和以前的日子是用因错误而被废弃的儒历。在这套混淆的混杂历中没有公元1582年10月5日到10月到14日、这10天的日子。
  
  
  被废弃的儒历在罗马被使用之期段,只不过是从公元前45年到公元1582年。把
  “混杂历中的错误的儒历公元前日期”应用在比儒历在罗马被开始使用之年,还早了
  1000多年的中国西周年代,本身就是缺少逻辑性的。
  
  在整理夏商周断代纪年和确立周武王克商的二月甲子日之公元前日子的时候,中国自己的历史、天文和考古专家应当根据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勇敢地采用一个全部符合现今使用的格累古里公历历法、与中间没有中断的、及合乎逻辑的纪日制度。
  
  作者所制的格累古里历公元前纪年与西周时代中国农历换算表中的日子,是完全根据现在使用的格累古里历法和干支纪日历法,没有中断的向上向下推算出来的。
  
  16 后言
  
  自1988年开始,作者从追寻先祖朱熹的寻根研究中,发现了朱姓的始由,来源于周武王克商后所封的邾国。邾国今为山东邹城,在曲阜之南。因为作者的寻根报告中,需要一个武王克商的公元纪年,当时借用了陈致平《中华通史》中的公元前1111年。这个年份原自董作宾的著作。后来发现不对,因而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在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绌著《故园芳草碧连天》书中的第二集(夏商周断代公元纪年)中,作者用司马迁编著的《史记》(齐太公世家)(卫康叔世家)(鲁周公世家)所载的齐国,卫国,鲁国的纪年为考核根据,已经结论周武王克商年应为《竹书纪年》中所载的周武王12年,干支辛卯,折合为公元前1050年。其他克尚年说,均没有通过作者所用的考核标准。这个年份也与从地下发掘出来的西周初期文物的考古年份相符。
  
  要把这个断代工程的研究做成十全十美,我们还是需要一个确实的天文资料来考核古史文献中所载的日子和月相与干支纪日的组合。
  
  美国国家宇航总署太空飞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ight Center,的爱思
  裴乃克博士,Dr. Fred Espenak,在1998年,完成了《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的
  5000年四分月相表》巨著。作者手头有了这份世上前所未有的天文资料,就联想到中国史书中所载的周武王克商之日的干支与月相组合。从而开始再度考核作者原来已经决定了的周武王克商是在公元前1050年和其他各种不同的克商年说。
  
  没有爱思裴乃克博士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作者不可能做这件以天文资料为基础的武王克商年之公元前纪年的考核工作。现在这件考核工作已圆满完成。作者特在此向爱思裴乃克博士表达由衷的感谢和尊敬。
  
  作者心中对编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编著《前汉书》的作者,班固,编著《竹书纪年》的史官,编著中华书局《辞海》的编辑也有同样的感谢和尊敬。
  
  作者对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张培瑜教授,心中有特别的感谢和尊敬。张培瑜教授的《3500年历日天象》书中的 “朔望二分月相”确定了爱思裴乃克博士《五千年
  四分月相表》的正确性。张教授表中的“分至八节表”供给了冬至之交的确切日期和时刻。在遇到农历初一和冬至日相互临近的时候,作者心中的疑问,全赖张教授的资料而得到了解决。张教授的这本书是研究西周年代工作上,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库。
  
  
  因为这件考核工作牵涉了天文与气象,作者特请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的韩湘玲气
  象教授,北京中国气象科学院的任振球教授,南京气象学院的冯定原教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刘宝琳教授,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高炜博士为本文校阅与指正。他们赐给了作者宝贵的意见和资料。对他们的支持和援助,作者在此表达由衷的感谢。
  
  作者也向安徽合肥黄山书社的程德和社长兼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的武忠平副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卜宪群博士,在美国的高炜博士为本书的出版、编辑、校对,印刷,设计,和发行的安排与帮助,表达衷心的感谢。
  
  在结束这篇报告之前,作者要告诉读者,在本书的附表中有一些作者特制的参考和换算表。这些参考和换算表对研究西周年代的专家学者,在工作上应有很有用的帮助。
  
  在表C中有爱思裴乃克博士的“五千年四分月相表”中的儒历公元前1052年到公元前701年,未经调整的四分月相原表。这352年包括了整个从公元前1050年到公元前
  771年的280年西周王朝时代。
  
  表E1是格累古里历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2001年的5000年中,每一个世纪年1月
  1日的干支,儒日数,和儒历日期。表E2是格累古里历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701年的
  500年中,每年1月1日的干支,儒日数,和混杂历中的儒历日期。表E3是公元1901年
  到2000年的这个20世纪的100年中,每年1月1日的干支,儒日数,和儒历日期。
  
  有了格累古里历任何一年1月1日的干支,作者的表E4中有这一年其他月份初一之日的干支。有了格累古里历这一年任何一个月初一之日的干支,作者的表E5中有这一月任何一日的干支。作者的表E6是查看公元1999年,和公元前1050年中任何一天之干支的例子。
  
  表F是作者的“六千年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公元前2999年至公元2999年”。此表原载于绌著《故园芳草碧连天》中的第三集。
  
  本书中若有任何错误,全是作者个人的责任,与旁人无涉。希望看了本书的读者,能不吝赐教,来函指正,作者感激无尽。
  
   朱永棠
  
  2000年11月15日书于美国。
  
  作者通信地址:
  
  朱永棠教授
  Dr. John Y. D. Tse
  2183 Tecumseh Park Lane
  West Lafayette, Indiana 47906-2118
  U. S. A.
  
  Telephone: (765) 463-9758
  Fax: (765) 463-7083
  Email: johnydtse@hotmail.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