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出台旅游市场规矩 未经游客同意不得拼团转团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6-17

浙江出台旅游市场规矩 未经游客同意不得拼团转团

现代金报2016-06-17 07:21

“天价虾”、“天价鱼”等事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出门旅行时,最怕的就是遭遇价格虚标、欺诈、强迫购物等行为,不光损失钱财,更会影响游玩的心情。

记者昨天获悉,浙江省旅游局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出台意见,提出多条具体措施来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包括规范明码标价、景区门票定价、严查旅游购物回扣等等,来保障游客们能在浙江玩得开心又放心。 记者 陆李翔

半天旅程泡汤,才知道遇到“拼团”

今后未经游客同意转团或拼团,会针对性进行整治

家住舟山普陀的缪女士打算趁假期带着儿子出去玩玩,就找了当地一家金秋旅行社,以458元一人的价格报了西塘、乌镇二日游的团,同时还叫上了自己的朋友。出发当天早上6点,一辆大巴车就来接缪女士和她的儿子,本该是愉快而充实的一天,可没出门多久就遇上了麻烦,“真是倒霉,上午8点还不到,车子就在跨海大桥上抛锚了。”

据缪女士描述,当时车上的16个游客全都下了车,后来还是一辆从岱山开往杭州的过路车把他们带到了余姚服务站,这个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15分左右了。“到达西塘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这一路被耽搁了至少三四个小时,一天都泡汤了。”不过还有更令缪女士气愤的,在余姚服务站等待时,缪女士才知道,导游和车辆都属于另外一家旅行社,而车上只有他们一行几个人是和金秋旅行社签的合同,“我有一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卖掉’的感觉。”缪女士说。

解读:这种在组团旅行社报名人数难以独立成团时,将游客转入另一家旅行社拼成旅游团队的做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转(拼)团。对于此类做法,该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坦言,在一个地方旅行社数量较多、规模又不大的情况下,转(拼)团现象比较普遍,“当然,如果旅行社在出发前告知游客,并征得游客同意,在旅游合同上也有详细说明的,转团和拼团是允许的,否则擅自转(拼)团,游客可以进行投诉。”

浙江此次出台的《意见》,要求各地深入排查价格违法行为,“像是未经游客同意转团或拼团、擅自变更行程等游客深恶痛绝等行为,会针对性进行整治。”浙江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道,除此之外,旅游社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不签订旅游合同,也都会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严肃查处。

几百元买的龙井茶只值几十块

导游诱导欺骗、强迫游客购物,都属于重点打击对象

解读:杭州当地一名从业多年的导游告诉记者,拿回扣是个公开的秘密,“以前还有那种佣金分配表,游客买什么导游拿多少一目了然,就靠这个赚钱。”不过,该导游也直言,这几年导游界已经正规了许多,“监管比起以前严多了,而且修改后的《浙江省旅游条例》也实施了,像去年被查的那家旅行社确实算胆子大的。”

根据《意见》规定,浙江要严查旅游购物场所无证照违规经营、价格欺诈、非法经营、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未经旅游者书面同意安排购物获取回扣,擅自指定或者变相指定购物点,”省旅游局负责人表示,像是导游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购物等违法行为,也都属于重点打击对象。

杭州西湖一日游,原本承诺的“纯玩团”,在游玩时却增加了购物点,去年国庆过后,央视曝光了“杭州西湖一日游”低价团的乱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报也曾详细报道)。在这其中,防不胜防的“购物陷阱”尤其让人侧目,比如,导游带着游客们去购物场所“梅灵茶苑”免费品茶,事后推销时称今年的谷雨茶每罐120元,今年的明前茶则是280元/罐,而事后经过专家辨别,这两种茶叶都不是来自杭州梅家坞,而且如果在市场买的话,这样的茶便宜的只要十块二十块,贵的也就是五六十块钱。

景区不能强制或捆绑销售门票

严禁违规设置、强制销售或捆绑销售“园中园”、临时门票

“园中园”、临时门票等这些旅游景区玩的小把戏,大家就算没遇上过也肯定听过。去年,任先生和朋友在浙西大峡谷徒步露营时就发现,这个旅游景点的“刚性消费”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160元的门票尽管包含了4个景点,但是几乎每个景点的游览都需要另外支付费用。比如,当地居民推荐的老碓溪,主要以内设的“素质拓展”游乐项目为主,而这个项目全程玩下来需要158元,几乎相当于整个景区大门票的价格。

“另外一个景点——剑门关主要就是漂流项目,同样要另外收费,更不用说各个景点里索道、缆车等的费用。这样一趟玩下来,光买各种‘小门票’人均就要支出近500元,160元的景区门票仅仅是‘开门费’。”任先生说道。

解读:事实上,这种现象是被严厉禁止的。按照《意见》规定,景区应该确保游客对门票及服务项目的自由选择权,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价格和收费,严禁违规设置、强制销售或捆绑销售“园中园”、临时门票、景区联票以及游乐服务项目。

说到景区门票,定价部门必须依法履行成本监审、价格听证、信息公开等法定程序,严格执行有关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提高间隔期、调价幅度、公示期、出台时间要求等规定。具体点来讲,景区制定、提高门票价格和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应该按规定听取有关部门和经营者、消费者意见,并且在调整前3个月向社会公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