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心:工巧出天造

 文海智士 2016-06-17

  善治木者以木立信

  取材以备器用,

  以章物采,

  以成天地之大美。




  红木,是岁月的礼赞,是自然的瑰宝。好的匠人,如庖丁解牛,懂得红木的每一寸“肌理”,懂得在哪下手,该怎样下手,精确毫厘,不费良木,匠心天然。

 

  红木家具的匠师,绝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必然是经过三重境界。


  一重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有对红木家具艺术有执着的追求,明确技艺顶峰之所在,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成长。

 

  二重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红木大匠者,必经一番勤学苦练,废寝忘食,孜孜以求大学问,才能下锯不慌,刻图不乱,如成竹在胸,已然有所风范。

 

  三重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匠人成为大师,绝不仅仅只有技艺,大师者,必然是有专注的精神,能不满足于现状,对所从事领域反复研究、探索,最终自会豁然开朗,有所达,有所得。

 


  我们如今总说“匠心独运”、“独具匠心”,这是透过器物对匠人进行称赞,他们手下的器物已经足够体现他们的情感、思想。




  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不同于机械的制作,它是人工的展现,减少了机器的参与,即使这样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但是默做细研,才能精做佳器,用手工做出的红木艺术品,多了一分温润之感。




  所谓“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在红木家具行业,要完成木料到红木家具的华丽变身,须历经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倾注着匠人的心血,无佳材不成永恒,无巧匠难为经典,木材在匠师手里蜕变重生。

  

  比如开料,是剔除瑕疵、留下完美的过程,匠师在不费良木的同时要懂得割舍,舍去白皮虫蛀疤痕,同时注意木材长短的搭配、木材厚薄的组合、木材纹理的走向。切割出来的木料合乎要求,比例恰当适宜,做到细节完美、材尽其用。



  比如机加工,匠师们在开榫、打卯、钻眼、铉料等工序皆做到精确无误,以零误差的态度为红木家具的结构提供稳定的保障。



  比如雕作,是刀尖的舞蹈,匠师功夫有多深,且看雕图有多真。一个本着匠心的匠师,手下的作品绝对是构图生动,形象鲜明,凹凸有序,线条流畅,能够传达美意,为红木家具增彩添色的点睛之作。



 

  比如组装,是化零为整的过程,切割成家具构件的木料,在匠师手里组合成架,密不可分,本是分件,却似是天然一体般,这就是开料、机加工时奠定的基础,每个过程都需要匠师精密计算,构件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一切刚好就好。




  比如刮磨,好的匠师,绝不会让家具表面留有瑕疵,秉承匠心,追求光滑平整的触感,少不了要反复刮磨,这种机械的劳动绝不简单,在粗糙的表面变得光滑的时候就变得非常有价值。可以说,耐心、恒心也是匠心的一方面。




  当我们走进惊堂木艺红木生产基地,可见朴实的匠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问世事如何,任风云变幻,独守一方天地,也正是他们,制作出了可堪称经典、可传承的红木家具。

 

  一个人,一生能专心做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将自己投身于红木家具行业,成为一名兢兢业业的手艺人,这是惊堂木艺匠师们不悔的选择,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并将之做成极致,这就是他们最本质的追求。




  守护匠心,就是守护传承,守护历史,守护本真,守护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