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润滑管理是指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剂,采用正确的换油方法以保持机械摩擦副良好的润滑状态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润滑管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凡是使用润滑剂的行业都需要做这项工作。 润滑管理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保护设备,使设备正常、良好运行。润滑剂起的是辅助作用。要使设备正常运行,必须良好地润滑,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剂,采用正确的换油方法。做好了这些润滑管理工作,就会延长设备的寿命周期,减少设备维护费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搞好设备润滑管理工作是给企业创造效益、利国利民的大事。 二、典型数据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在《依靠摩擦润滑节能策略》一书中提出,美国每年从润滑方面获得的经济效益达6000亿美元。英国每年从润滑成果推广应用中获得5亿英镑。70%~85%的液压元件失效,是由于油品污染引起的。瑞典SKF公司研究表明,将润滑脂中的微粒控制在2~5μm以内,轴承的寿命将延长10~50倍。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将微粒控制在1μm以下,轴承的寿命将无限延长。 中国新油污染度高得惊人,有的新油开桶微粒污染度已达纳氏10~12级。中国每1000美元产值消耗一次性能源(折合石油)为日本的5.6倍,电力为日本的2.77倍,润滑油消耗量为日本的3.79倍。 润滑管理工作者所创造的效益是企业的纯利润。如果搞好润滑管理工作,中国每年可节约1000亿元人民币。 润滑油是现代高科技的命脉。目前市场进口油脂每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一种特殊传感器油高达100万元/t,不锈钢加工用油高达37.5万元/t,心脏起搏器磁流体密封油卖到滴油成金的价格。有资料显示,如果我国能达到日本的节能水平,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在今后60年内将不必增加。日本能源70%依靠进口,99%以上石油依靠进口,他们重点抓了节能油脂和技术的开发,1973年一1982年间,其国民经济每年增加3.8%,而能源消耗却每年下降2%~2.9%。 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虽占有70%市场份额,但国内60%以上高档油市场已被外油侵吞,而70%的国内市场大部分为中低档油。 润滑油的支出,仅是设备维修费用的2%~3%。实践证明,设备出厂后的运转寿命绝大程度取决于润滑条件。80%的零件损坏是由于异常磨损引起的,60%的设备故障由于不良润滑引起。著名SKF轴承公司指出,54%的轴承失效是由于不良润滑引起的。 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是80~90℃,最好是88℃,冷却液温度为70~80℃。如果发动机工作温度为40~50℃,则摩擦量增加30~40倍,油耗增加3~5倍。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搞好润滑管理工作,提高润滑管理水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统计数据显示,设备的维护费用是润滑油消耗费用的30~50倍。 三、按质换油 润滑管理工作的本质与润滑剂有关,其焦点是正确选择润滑油和按质换油,只有做到按质换油,才能使润滑剂得到充分利用,才能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设备的维护费用,达到环保要求和节省能源。 1.油质检测设备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外先后推出了各种油质检测设备,各有所长,方法不同,其优缺点也非常明显,在价格、使用范围、检测周期、操作难易程度、是否便携等方面各有区别常用设备有黏度计、铁谱仪、光谱仪(远红外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闪点仪、酸度计、颗粒计数器、油质检测仪。 2.各仪器及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1)黏度计(价格1万~5万元)。可以定量检测油液的运动黏度,通常为40℃及100℃,单位斯。优点:能定量测量出油液的黏度,符合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黏度是油液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只要掌握了油液黏度的变化,就基本上可以判断油液质量,是按质换油的最佳手段之一。最适合干净油(即新油)的质量分析,适用于各种牌号的油品缺点:必须要有加热及恒温设备,对恒温设备的稳定性及温度准确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有两个温度级别即40℃和100℃,加热时间长(温度稳定及恒定需3~4h),玻璃试管清洗比较麻烦,需要进行计算(即流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计算)。 (2)铁谱仪(价格20万~30万元)优点:30多年来,是国内外油质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能确定油脂中的铁微粒含量及形状,直观,可以辅助观察其他金属微粒的尺寸及形状,测量速度快缺点:试样制备时间长,制备难度大,特别是不能分析基础油的质量,不能分析油液的非金属微粒变化及酸碱度、水分变化,数据与油液的黏度等指标无对应关系。 (3)原子发射光谱仪(价格100万元左右)优点:可以定量分析油液中的各种金属及非金属微粒含量及分布,数据准确(可以精确到10-6级),测量速度快(3min以内完成),结果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并存档,便于分析比较缺点:金属微粒太大时就视为没有(超过40μm );与黏度、水分等无关,不能判断新购油品质量,不能判断真假油。 (4)闪点仪。只能单项测量油液的闪点(价格1万元左右)。 (5)酸度计。只能单项测量油液的酸值(价格2000~5000元)。 (6)颗粒计数仪(价格15万~30万元)。优点:可以定量测量出油液中的微粒含量,分析各种微粒的大小及分布,精度高,测量速度快(10min以内完成),对液压油、变压器油等要求纯净度高的油很适用。缺点:不能判断油液的黏度及真假油,要求油液污染不能太严重,特别是油液的颜色不能太深、太黑,不能分辨微粒的性质(即金属微粒或非金属微粒)。 (7)油液质量检测仪。优点:测量速度快(3min以内完成),辅料便宜(0.1元/次),操作简一单、易学,测量种类多,可以进行综合判断(功能强大),可以测量油中的水分含量,测量范围宽(可以测量干净油及污染很严重的油),可以判断油液中是否含有60μm以上的金属微粒,现场作业、携带方便、不需要专业场地。缺点:不能定量,对测试人员工作认真程度要求高,要有同牌号的干净油及污染油样品,要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 3.润滑油使用过程中的两个极端 两个极端,即在润滑油还很干净时,将其换掉和在润滑油已受到严重污染时,不舍得换油。几年来我国一直执行的是按期换油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要么使润滑油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浪费,要么是润滑油超限使用,对设备造成严重损伤。 以目前运行的各种车辆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车辆的发动机性能、机械性能及技术状态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路况与30年前相比已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车辆几乎一直运行在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上。润滑油的等级从原来的SA、SB、SC、CA、CB、CC,已普遍优化到SF、SJ、CF、CJ等高级润滑油,车况、路况及润滑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换油周期仍然执行的是5000km换油或7500km换油同等情况下,国外的车辆却执行的是30000~50000km换油,难道我国的车况、路况及润滑油比国外差那么多吗?虽然原因有多个方而,比如空气污染更严重、三滤和冷却液质量差等,但换油周期也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差别。 通过各种试验检测证明,我国车辆用油利用率不到30%,浪费非常严重。当然,这与我国目前所执行的保养制度及传统观念有关。各种4S店的规定都是执行5000~7500km保养制度将得到两年或60000km的免费维修,车主不得不执行这样的政策。另外,大家刚刚对润滑油引起重视,认识到润滑油对车辆的重要性,而润滑油及保养费用与车辆价值相比,毕竟还较小,所以人们更能接受目前的保养制度。 与此同时,各种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组由于每次换油量较大(都在100L以上),往往采用费用承包制,结果是用户不舍得按要求将润滑油换掉,不愿意执行厂家规定的换油时间,尽量采取各种方式来延长润滑油的更换周期,目的是想节省润滑油,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润滑油消耗得更多,而且对设备造成的损伤是致命的。这种情况在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上最严重,而且马力越大,一次换油越多,不舍得更换润滑油的意愿越强烈,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4.不按质换油的后果 大多数运行车辆的5000~7500km换油,造成大量的浪费,我国目前各种车辆特别是私家车剧增,润滑油的档次越来越高,造成的浪费也越来越大,这是我国滑油耗量居世界第一的最大因素。 虽然润滑油越来越昂贵,我国的润滑油耗量也越来越大,但与该换油时不舍得换油对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组所造成的损伤相比,还是2%~3%的关系。即,如果该换油而不换,对发动机的损伤所造成的损失是节省润滑油的几十倍。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摩擦副正常润滑,而当这个作用失去的时候,不及时更换就会损伤设备,这就是为什么要按质换油的道理。所以,该换油而不换,是造成设备损伤的最大因素。 5.按质换油的好处 节省润滑油及燃油,节省维修费用。保护设备,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设备的购置费用。节省人力,设备故障率降低了,停机次数将下降,运行效率提高。 预测设备故障。要做到按质换油,就要进行油质检测,而设备的故障往往会反映在油液质量上,通过油液质量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诊断和预测设备故障。 四、怎样做好润滑管理工作 1.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就可以获得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可以制订出各种有利于润滑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有相应的技术革新支持,可以引起各部门的重视,使各个部门工作更协调。 2.按质换油 按质换油是多学科交汇、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了专人负责,才能做到专业、职业,才能将设备(机械、电子、化工、高科技混合体)用油管好,才能对每台设备的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最后掌握每台设备运行状态,真正保证设备高效率运行。 3.借助快捷的油质检测手段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油质分析实验室,可以建立设备润滑站,拥有一些高档检测设备,如原子发射光谱仪、黏度计、铁谱仪、颗粒计数器等。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降低标准,只配黏度计与快速油质检测仪。如果连专用场地都没有,那么只配一台快速油质检测仪就可以了。只要有专人负责,就可以很好地掌握每台设备的用油状态。 五、润滑管理工作的效益 1.投入少收效大 润滑油必须使用,这笔钱是要花的,而管理,即用对油,却不需要花太多钱。按质换油虽然要借助仪器,但花钱并不多,如果做好了,设备故障率将降低很多。专家测算,润滑管理的投入产出比最保守估计也在100倍以上。润滑管理工作投入人力少,效果明显。润滑管理工作是从理念到行动的过程,只要抓起来就会立即出成绩。 2.效果持久 润滑管理工作应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节省的润滑油、燃油及运行费用,设备故障率的降低很快会显现出来。理念的贯彻及施所产生的效果及制度,规程所产生的效应是永久性的,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要有意识抓,就可以收到现实和长期的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