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性肿瘤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6-17
何任教授不仅掌握传统中药的性味功效,而且经常吸取现代医学研究中药的新知识。他常给我们介绍说:补脾、益气药有四君子汤、红枣、黄花、苡仁等,补血养阴药有当归、鸡血藤、丹参、天冬、麦冬、沙参等;补肾有地黄、杜仲、川断、六昧地黄九等,均视病情而选择。抗癌祛邪药如猫人参,多用治麻风及肿瘤。苡仁,药理实验对癌瘤有抑制作用及治扁平沈有效,并有健脾渗湿作用。每日煮贪30克,空腹代早餐,效用颇为理想。白花蛇舌革.药理实验对癌瘤、白血病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增加白细胞吞噬力。半枝莲,药理实验对癌瘤有抑制作用。少数病例服用本品后略有大便次数增多之副作用。扶正药中有些也有抗癌作用的,如白术.药理实验能抑制某些癌瘤并有免疫促进作用。甘草对实验动物骨髓瘤等有抑制作用,茯苓、猪苓等也有抑瘤,增加抗体等功能。
五:恶性肿瘤的预防及其他
  1.癌肿的预防 癌肿是否可以预防,是深为人们所关注的。预防主要途径,一是病因学预防,二是发病学预肪。据有关资料,利用药物预防癌肿称为肿瘤化学预防,是目前较现实可行的方法。近时中医刊物曾报道抗癌乙片对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有效。服药若干时间,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癌变有良好的阻断效果。他们做了数千例实验样本。从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说明是一条可行的有效的预防途径
    2.中药提取抗癌药的问题  从中药中筛选抗癌药已进行了多年,有的提取出它的主要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化疗药物。这种不以中医理沦为指导,更离开了中医传统理论,辨证沦治的运用,也是值得探讨的。
    3.以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地应用中药 在治疗癌肿临床中已应用多年,但癌肿的辨证论治,实际上是正、邪、虚、实,并进一步可以分气、血、朋、阳。如此辨别,大致是可行的。不宜分型过细,而在于随证治之。有人主张治癌肿都要用软坚散结的方法,因为癌肿一般都有癌块存在。这确是各种癌肿的共性,也是临床上用软坚散结等方法的依据。但癌肿同时也都有它的个性,有的癌就不用软坚散结了,不可不察。
 1.腮腺癌
    王某,女,刃岁,工人。1990年10月15B初诊。患者1988年患左腮腺癌,住某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1年余,左腮部又发现2cm x 2.5cm大小肿块,质地偏硬,有胀感,无疼痛,面、足浮肿,口干,血沉26mm/h经原治疗医院复查,诊为复发。患者心情极为紧张,不愿再次手术,要求中医治疗。诊:左腮部肿明显,面足浮肿,左腮酸胀,咀嚼尤甚,疲乏,纳不振,苔黄而薄腻,脉溺。查血象: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80x10’/L,白细胞8.9x10’/L,中性分叶0.78,血沉32mm/h正虚邪实,热毒内蕴。治拟扶正祛邪,清热解毒。 北沙参20克,西洋参3克(另煎),黄芪18克,生地黄18克,藤梨根20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15克,苦丁条12克,夏枯草15克,冬瓜皮30克,意苡仁60克(另煮熟服食),地骷髅15克。1990年11月12日复诊:上药服2l剂,左腮及面颊部牵掣,酸胀消失,面浮肿,口干等减轻,左腮肿块、颈淋巴结肿有所缩小。上方加赤茯苓15克。 11月26日复诊:症情稳定,面足浮肿消退,颈淋巴结肿消失,左腮肿块明显缩小。血象:白细胞5.1xl0’/L,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100x l0’/L,中性0.67,血沉22mm/h,体力渐见恢复,纳食正常。上方去地骷髅、冬瓜皮,改银花为忍冬藤,加半枝莲15克。
1991年2月15日复诊:左腮肿块缩小至o.5cm大小,余症已愈。血象均在正常范围。续以上方进出调治1年余,诸症悉愈.血象及cT等复查,均正常无殊。其仍间断服药,迫访至今稳好康复.[按]腮腺癌是发生于腮腺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与病毒或感染右关。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辅助放射治疗。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腮疮”“流痰”等范畴。其发病多因正气内虚,热毒内蕴,气滞血癌,痰湿积聚所致。治疗应以扶正扶邪为原则。本例手术后仍复发,正气日亏,邪毒内留,当扶正祛邪.方以西洋参、北沙参、生地黄、黄芪等益阴补气以扶正固本,增其抗病能力;用七叶一技花、藤梨根、白花蛇舌草、银花、连翘、苦丁茶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祛邪抗癌。经治l年,诸症消失,续服2年,至今稳好。
    2.扁桃体癌   灾某,女,44岁,工人。1989年9月12日初诊。患者1989年初患扁桃体疡,在某肿瘤医院作放射治疗。4个月后,扁桃体两侧又见复发灶,吞咽感隐痛。医院要其继续作放射治疗。患者不愿再作放疗,要求中医治疗。诊时咽部肿痛,口干燥,咳嗽,汗多,寐差,头晕,苔薄,舌质红,脉漏。血象检查: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3.2xl0’/L,血小板110 xlo’/L。正气内虚,痰火毒邪内药。于扶正祛邪,益阴清热解毒。西洋参3克(另煎),生地黄18克,玄参18克,川石斛15克,黄芪20克,绞股蓝60克,七叶一枚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15克,山豆根9克,连翘12克,苡仁60克(另煮熟,每日空腹服)。 9月27日复诊:上药连服14剂,咽红肿、吞咽时感隐痈、口干、咳嗽等症状感明显减轻,上方加半枝莲15克。 I0月27日复诊:上方自感有效,连服30刑,咽喉红肿、吞咽时痛、口干、咳嗽、多汗等基本消失,寐渐安,精神大振,纳食、二便正常(血象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4.5×10’/L,血小板l15×10’/L,血沉15mm/h),效不改方,原剂再进。12月12扫复诊:诸症消失喉镜检查,两侧扁桃体未见异常加减续服,以期巩固。血象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体力恢复较好。上方略作加减续服,以期巩固。 1990年5月15日复诊:病情控制、稳好,血象及喉镜等检查,均示正常。后即继续服药,一切稳好,遂于1991年2月上班工作。至1993年底停服,迫访至今,康复稳好。其间经多次复查,未见异殊,均属正常。
    [按]扁桃体癌是发生在扁桃体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目前对本病的发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接触有害粉尘及口腔卫生欠佳有关。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和化学治疗.其发病机理,中医学认为系正气内虚,痰火邪毒内结于咽喉所致。本例患者虽经西医化疗,但癌肿末消而复发。此正气日趋虚衰,邪毒仍内蕴于咽喉所致。故何任教授认为宜扶正祛邪,解毒抗瘤为大法。方中西洋参、生地黄、玄参、川石斛、黄芪等滋阴生律,补气益血以扶正固本;七叶一枝花、山豆根、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连翅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以祛邪抗癌。本标兼顾,终使复发之症得以治愈。
    3.喉癌
    李某,女,49岁,工人v 1992年7月15日初诊。患者因声音嘶哑2年进行性加重3月,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声门型喉癌。住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2月,声音仍嘶哑,语声低,咽痛痒明显。作喉镜复检:声门处有肉芽样肿物2个,疑为复发病灶。右颌下淋巴结肿,伴石臂作痛。拒绝再次手术,前来我处诊治。喉痛,淋巴结痛,咽喉部有异物梗阻感,声低,音嘶哑,时有咳呛,倦乏,苔白,舌红,脉细弱。为正气不足,阴液亏虚,痰火邪毒结聚喉部所致。治则为扶正祛邪,予清热解毒,利喉消肿。
北沙参2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桔梗6克,蒲公英30克,蝉衣9克,苦丁茶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半技莲15克。 7月22日二诊:服药7剂,咽喉痛痒、右肩痛、喉呛等减轻,上方加白花蛇舌草15克。 9月12日复诊:服药后自感效果较明显,连服45剂,音嘶哑有好转,咽喉痛痒、喉间有异物梗阻感均明显改善,有颌下淋巴结肿明显缩小,饮食正常.二便调畅,精神大振。原方续服。11月25日复诊:诸症基本消失,喉镜复查喉肉芽样肿物明显缩小,身体恢复较好。继予上方作加减调治,半年后体征消失。经喉镜等复查,喉两肉芽样两肿物消失,其他检查均正常,未见异殊。病得治愈。为巩固疗效,现仍坚持服药。 [按]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并呈进行性加重,咽喉部有异物感,吞咽不适,咽下疼痛或伴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严重时有呼吸困难及颈部肿块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不明,一般可能与吸烟、接触有害粉尘、口腔卫生不佳、维生素D代谢失调、内分泌失调及放射或病毒等因素有关。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放疗或手术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喉府”“喉菌”等范畴。其发病多因情志不杨,忧思郁怒,肝肾不足.或阴虚阳亢,痰火蕴结,日积久聚喉部而成。治疗多从清热解毒与补益正气并重着手。本案喉癌手术后复发,且症状未减,病属正气已伤,邪毒留聚,阴津不足,痰火蕴结。泊当扶正祛邪,益阴泄火与解毒消肿并用。故方用北沙参、玄参、麦冬、川石斛、黄芪等益气滋阴以扶正;用连翘、银花、苦丁茶、蒲公英、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以祛邪毒。辨证确切,治法正确,用药得当.疗效显然。
    4.纵隔淋巴巴肉瘤  朱某,女,38岁,莱百货商厦职工,1992年3月9日初诊。 患者因右腋下淋巴结肿大4月,伴右胸胁外侧刺痈1月,于1991年l0月经某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纵为恶性淋巴瘤.即住某肿瘤医院作手术治疗,手术后又进行4次化疗。1992年初作cT等复查,仍见病灶。患者要求中医治疗。右胸侧时有针刺样痛,右颈例有一1.5cm x1.5cm的淋巴结肿,腰背牵掣,疲乏,面色萎黄,苔薄白略腻,脉虚。正虚邪毒内着。治拟扶正固本,怯邪抗瘤。西洋参3克(另煎),黄芪20克,绞股蓝18克,猪苓15克,七叶一枝花18克,白花蛇舌草15克,瓜萎仁12克(柞),浦公英30克,威灵仙15克,猫人参30克,延胡12克,苡仁60克(每日另煮空腹连渣服食)。 3月22日复诊;上药服14剂,右胸侧刺痈及腰背部牵掣明显减轻,纳食常,疲乏仍见,苔薄,脉濡。原方加枸杞子20克,女贞子15克。 4月9日复诊:右胸侧刺痛腰背牵掣基本消失,右颈淋巴结肿缩小,面色有好转,体力有所恢复(血象检查:白细胞3.8×10’/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110×10’/L,中性分叶0.70),饮食、二便基本正常o 上方去延胡,西洋参改用北沙参。7月27日复诊:上方服用3月,体征消失,体力恢复良好。7月15日经cT等复查,病灶消失,无异殊。后续以至方加减调治年余,稳定巩固,经cT等2次复查,均正常。患者于1993年7月初上班工作,迫访至今,康复如前。[按]恶性淋巴瘤,其发病机理可能与病毒、机体免疫功能损害、长期慢性感染及某些物理化学物质的长期刺激等因素有关,属于中医学“恶核”、“瘰病”等范畴。中医认为与邪毒内结,或风热血燥痰凝及气滞血淤,积而成结,日久正气虚亏而发有关。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手术或放疗、化疗。而中医则多以扶正祛邪,消肿解毒,散结抗癌为主。本例案纵隔恶性淋巴瘤,经手术及化疗后病灶未消失,要求中医治疗。何教授对此类手术,或放疗、化疗后病灶禾除,症状仍存的癌症患者,治疗多以扶正祛邪为治。扶正以固其本元,提高其抗病能力。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配用祛邪抗瘤之品,此乃治疗肿瘤之大法和根本。故方用西洋参、黄芪、枸杞子、女贞子、苡仁等滋朗补益气血之品;以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佐以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猫人参、威灵仙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品,以祛邪抗肿瘤,合而成方,加减出入,共奏扶正祛邪,固本抗瘤之功效。服用4月,病灶消失,续服l年,康复而上班工作。
    5.乳腺癌 王某,女,42岁,教师。1990年9月5日初诊。患者于1988年12月因患左侧乳腺癌在某肿瘤医院作手术切除并作附近淋巴清扫。术后4月余,腋下发现2粒肿块,按之痛,左乳有4—5个粒肿,左颈侧有1个2.5cm大小肿块。精神紧张,前来诊治。诊时,其颈部、腋下、右乳肿块,质地硬,按之痛。寐差,疲乏,背、肩尖作痛,面色萎黄,苔薄,舌暗,脉弦。诊为正气虚弱,邪毒内留。治宜扶正祛邪,消肿散结。党参15克,黄芪15克,藤梨根30克,七叶一枝花18克.蒲公英30克,青橘叶20克,王不留行12克,郁金9克。米仁60克〔另煮成粥状空腹服食),延胡12克。10月l0日复诊:上药连服21剂,腋下、右乳肿块有所缩小,痛亦有减轻。原方再服。11月14日复诊:药后腋下、颈部及右乳肿块缩小较明显,疼痛消失,按之活动,精神渐振,夜寐亦渐安。上方去延胡,加天冬20克。续服。1991年5月8日复诊:右乳及腋下肿块消失,左颈部肿块已缩小至黄豆大小,体力基本恢复。经胸部x线拍片.cT等复查,未见异殊。后以上方略作加减,调治近年,颈部肿块消失,余均正常。为巩固疗效,仍嘱坚持服药,经多次胸部x线及CT等复查均示正常。遂于1993年6月初,上班恢复工作。迫访至今,康复稳好。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乳房肿块,肿块部位以乳房处上方较常见,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绝大多数为单发,如侵及皮肤、则乳房外形改变,皮肤变粗,增厚,呈简皮样,乳头内缩,或乳头血性渗液,痞性湿疹等改变。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慢性刺激等有关。此外,尚与过食高脂肪饮食,甲状腺机能减迟,哺乳少,婚后未育等因素有关。本病属少医学之“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其发病多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因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经络阻塞,淤结乳中所致。而本案例手术后,正气已亏虚,邪毒末消尽,滞留而复发。对此中医治行宜扶正祛邪并适时随证加减。故方党参、黄芪、玄参等益气滋阴以扶正团本:用山慈菇、半枝蓬、七叶一枝花、夏枯草、藤梨根、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祛邪抗癌。在临诊中,何任教授常以上方加减治疗乳腺癌,经治者数以百汁,多获良好效果
    6.胆囊搞慢世肝浸润  沈某.男,45岁,1991年6月6日初诊。患者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4月,伴恶心、呕吐、发热,于1991年4月13日住当地医院校查、治疗。经B超、CI等检查,初诊为肝癌晚期,半月后在硬麻下作副腔探查,确诊为胆囊癌晚期肝浸润(癌肿12xl0)。并认为已无法医治,未作切除手术,缝合后4天送上海菜医院,检查结果完全一样。亦认为晚矣,无法医治。并预言只能存活20天左右。患者与其家属深感绝望,回家准备后事。无奈中其在杭的亲戚在朋友介绍下,怀着试试看心情,前来代患者者求诊。笔者根据其亲属代诉及综合嘉兴、上海二地医院的病案记录、检查结果,经熟虑后,诊断:证届肝郁气滞,血热毒邪内积.日久正虚不胜邪而发。治则蠲痛祛邪,佐以扶正。处方:白芍15克,炙甘草9克,延胡9克.川楝子9金,金钱草20克,海螵蛸9克,石打穿15克,半枝莲15 ,猪苓18克,白花蛇舌草15克,党参15克,黄芪25克。 12月12口,沈某专程来杭道谢,服药后一切稳好。经嘉兴及上海二地医院再次B超、CT等复查,癌肿消失,未见异殊。病得治愈,已于12月2日上班工作。其家属及其单位领导和同厂职工,无不为沈某康复感到高兴。沈某真诚地说:“是何任教授给了我第2次生命"追访至今,沈某全日上班,康安无恙。[按]胆囊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有80%患者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本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有密切关系。本病的临床表现,其起病隐袭,早期大多无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位于中上脂或右上腹.可呈间隙性或持续性,钝痈或绞痛,进行性加重。消瘦,黄疽也是主要表现,并可有食欲不振,软弱,恶心呕吐等,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手术后配以化疗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积聚”“肝积"|“黄疸”等范畴。其发病多由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胆失于疏泄,气滞血瘀,或湿郁化热,热毒内蕴,日积成痈,而正气内耗.邪盛正虚则发此病。治疗主要采用扶正祛邪与辨证施治相结合。本案例患胆囊癌晚期伴肿浸润、病属重证。析其尚未作手术切除,且原来身体尚可,正气尚未虚衰,故治疗以攻补并施,攻邪兼扶正,辨治确切,用药精当,虽非峻猛之剂.却收效显然。如此绝症,竞奇迹般治愈康复。
  7.膀胱癌 黄某,男,58岁,1991年5月8日。初诊:于1990年12月以无痛性血尿,于浙医一院作膀胱镜检变为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切除手术,病理切片为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手术后暂服过中药。半年后膀胱镜检诊为复发,并作电灼处理。初诊脉微数,苔薄,以扶正祛邪为主。处方:太子参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9克,谈竹叶6克.白花蛇舌草9克,苡仁30克,黄柏4.5克,六味地黄九(包)3D克。以上方为基础,适当作一些加减;在扶正方面增加或更用党参、沙参、黄芪、天冬、平地木、黄精、红枣、炙鳖甲等;在抗癌方面酌加猪苓、半枝莲等。治疗3个月后作膀胱镜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半年后又作检查,亦未见复发。以后隔日服用上方,并每日煮食米仁30克不间断,已恢复全日工作。
    [按]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临床以无痛性血尿等为特征。该患者年近花甲,手术后又见复发,脉儒微数,显气阴亏虚之象,故以四君子场合六味地黄丸为基本方益气养朗,同时配以参、孩、天冬、黄精扶正气,再以猪苓、半枝莲利湿热而抗肿瘤,经过3个月的调治,病情终得以稳定。可见正确运用扶正祛邪方法是保持病情稳定肿瘤复发有效途径。
    8.卵巢内胚胎瘤  患者者因小腹两侧持续性剧烈疼痛lo天,伴发热39℃,于1992年6月5日到某妇保医院急诊。经妇科等检查,确诊为:右侧卵巢肿瘤扭转伴感染,即住院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为右卵巢内胚胎瘤破裂,大出血,伴感染。手术后作化疗1次,体力明显不支,医院认为暂时不宜再化疗,要求中医治疗。诊得:腹胀,少腹疼痛,虚乏,口于,纳滞,夜寐不安,神倦,面色灰白,苔中厚腻,脉溺。正虚邪滞。治则为扶正祛邪,消徵抗瘤。西洋参3克(另煎)、黄芪18克,冬虫夏草4克(另婉),生地黄18克,川石斛5克,猪苓18克,半枝莲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蒲公英30克,藤梨根30克,石见穿15克,延胡9克。 7月27月二诊。上药14剂后,腹胀、腹痛减轻,口干、寐差、面色不华等好转,药已奏效.加苡仁60克(另煮空腹服)。 8月31日复诊:自感效果较好,连服用31剂,体征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略作加减续服。10月8日复诊:体征基本消失,身体恢复较佳,血象检查均已正常。原方续服,以期巩固。1993年3月5囚复诊:体征消失,体力恢复良好。血象及CT、B超等检查均正常.其坚持服药,于1993牛11月初作再次复查,一切正常,即于l993年11月中旬上班工作。1994年3月又作复查,稳好无殊。至今治愈康复,并成为抗癌组织中之佼佼者。其激动、高兴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按]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表面体腔上:皮和其下方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特点是发现晚,扩散快,疗效差。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通常要到肿痛长得很大时,才被病人或医生发现。此时可们及下腹部肿块,多为双侧性,或出现疼痛,并可产生各种压迫症状,或出现腹水.其发病病因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环境、生活条件及营养因素有关。其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本病一旦被发现或确诊时,约有60%一70%的患者已属晚期,所以疗效较差  1年生存率约为30%,晚期病人尚不足l0%。本病属于中医学“徵瘕”范畴,其发病属于寒温失节,正气内虚,气血瘀滞.邪毒内蕴所致。治疗主要以扶正祛邪,消肿散结为大法。本案例手术后症状较重.AFF大于3000M8几,血象偏低,体力不支。此乃正气日衰,病邪稽留。倘再化疗,恐由于身体亏虚顺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对此,笔者以扶正与祛邪并重治疗,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对此,何任教授以扶正与祛邪并重治疗,即用西洋参、冬虫夏草、黄芪、生地黄等气血双补,扶助正气,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用猪冬、半技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石见穿等,消肿解毒、祛邪抗瘤。立法正确,配伍得当,用药精良,故疗效显著,便患者转危为安,直至康复。
    9.子宫颈癌  顾某,女,74岁,教师,1993年11月4日初诊。思者1993年5月因阴道出血3月,经某医院妇科检查,病理切片,阴道镜检等;确诊为子宫颈癌三期,即住院作放射和化疗。1个疗程后,白细胞1.8xlo’/L,血红蛋78g  /L,头晕,恶小呕吐,虚乏,体力不支。暂停放射和化疗。阴道浆液性渗液较多,会阴部有核桃肿块,不能坐。患者及其家属要求中医治疗,前来诊治。就诊时,面包苍白,下身渗出液较多,有恶臭味,乏力,恶心,纳差,苔白,脉濡。证为正气虚衰,邪毒滞留。予扶正法邪,解毒抗瘤。西洋参3克(另煎),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30克,山药30克,升麻3克,猪苓15克,黑浦黄9克,蒲公英30克,猫人参30克,白花蛇舌革15克,半枝莲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苡仁40克(另煮粥状,空腹服食)。11月12日二诊:药后下身渗出液减少,原方再续。 12月2日复诊:阴道渗出液明显减少,会阴部肿块亦缩小,恶心、呕吐消失,头晕、疲乏渐解。血象检查:白细胞3.3xlo’/L,血红蛋白l02g/L,上方去升麻、黑蒲黄,加芡实15克,苍术15克。另配:野菊花30克,蛇床于20克,银花20克。每日1剂,煎汤外洗阴部。 1994年3月10日复诊:会阴部肿块明显缩小,阴道渗出液基本消失。头晕解,身体渐渐恢复(血象检查:白细胞4.2×l0‘/L,血红蛋白115g/L,血小板11O X 10’/L)。饮食二便正常。续以原方加减,调治半年,会阴肿块消失,阴道已无渗出液,血止未发,日趋康复。后几次复查,未见异殊。 [按]子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表现早期—般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多已是中、晚期。本病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增多和阴退出血。白带可为浆掖性,米汤样或肉水样,或有恶臭味。阴道出血开始多见于性交或检查后,量常少时能自止,以后则可能经期间或绝经后少量而不规则出血,晚期则出血较多。疼痛多见于晚期患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早婚,早育,多产,官颈糜烂,官颈裂伤,性交过频,包皮垢及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最近研究发现、与喀纯疤疹病毒H型感染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于“崩漏”“五色带”等范畴。其发病与正气内虚,冲任亏损石关。盖崩漏、带下是冲任虚损,督脉失司;或外受湿热,毒邪凝聚,阻寒胞脉;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气血凝滞,痰血蕴结;或脾虚生湿,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遂成此证。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常以清化湿浊,解毒抗瘤与补益冲任兼治为大法。本案例年事已高,正气本哀,患病后经放、化疗,症状未减,病灶仍存,体力明显不支。此乃正气大伤,邪毒未尽所致。治疗宜益气育明,调补冲任以扶正固本为主,配以清热解毒,渗化湿浊以祛邪抗瘤。故方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西洋参等,补益气血,滋阴生津,以复元固本,扶助正气,增加抗病能力;用蒲公英、猫人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化湿,消肿解毒,以祛邪抗癌。笔者以上方加减治疗宫颈癌未手术者,或经手术后又作放、化疗,病情仍未见明显改善等病例.多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10.直肠癌  吴某,女,37岁。1990年6月20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4月初患乙状结肠癌,经菜肿瘤医院作手术切除并进行化疗。半月后,因体力虚弱明显(血象:血红蛋白625g/L.白细胞1.3xlo”/L),恶心,呕吐,于是终止化疗,请求中医治疗。诊时,腹痛,腹泻(日15次左右),浑身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神怠,毛发稀少枯黄,苔白薄腻,脉漏。乃正气虚衰.邪毒未尽。治则:扶正健脾,祛邪抗癌。生晒参6克(另煎),黄芪20克,苍术、白术各15克,白芍18克,黄连4克,广木香9克,七叶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猫人参30克,蒲公英30克.马齿花30克,意苡仁100克(分次煮熟,侮日晨空腹服食)。 6月27日二诊:服药7剂,腹痛减轻,腹泻次数减少日7—10次。药后见效,原方再进。7月12日复诊:大便基本正常, l一2次,已成形。腹痛基本消失,头晕、虚乏好转,恶心除,精神渐朗。血象检查:白细胞3.8x lo”/L,血红蛋白98g/L。饮食渐增,面色略有好转。原方去马齿死、广木香,加淮山药15克,绞股蓝30克,归脾丸30克(包烈)。=9月5日复诊:近情稳好,大便正常.纳食展,夜寐较安,血象检查正常,惟下肢疲乏。上方去黄连,加川断9克,川牛膝9克。 11月20日复诊:体征消失,二便正常,体力恢复较快,血象及B超、cT等检查均正常。续以上方加减,调治年余,再次复查均正常,病得治愈康复。自感恢复良好,于1992年[月3日上班工作;后又坚持继续服药2年,其中又经3次复查未见异殊。随访至今,康复如常,坚持上班工作。吴某还介绍共胞妹(患乙状结肠多发件息肉,医院要其住院手术,其不愿手术,经诊治半年而痊愈)及其他癌症患者到何任教授处求诊,皆获得良好效果[按]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共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本病起病较缓慢,早期症状主要是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大便不畅,大便中带血或便血。随着病情发展,大便时呵伴有腹痛,并常有里急后重,肛门坠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因癌肿转移至不同部位而出现肝肿大,肠梗阻,腹块,腹部持续性疼痛等症状。其发病原因现代医学尚不明确,可能与大腹慢性炎痘(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等)、大肠息肉和腺瘤有关。此外,近年资料表明,食物中致癌物质如长期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较易产生大肠菌。其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及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本病属于中医学“脏毒”等范畴,其发病主要与肠胃失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损伤肠胃,酿成湿热浸涅肠道.肠道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蕴结化为热毒,致使正气内耗,邪毒内盛而发病成癌。中医治疗本病主要运用扶正祛邪辩证施治相结合的原则。本案肠癌虽经手术切除,但症状未改善,又因化疗而正气日虚,体力不支。若继续处疗,或加速恶化重骂。至此,西医及患者要求中医治疗。何任教授则视病情辨证施治,以扶正祛邪为大法,随证略作加减。共调治2年,得以治愈康复。
  11.卵巢感、直肠癌  张某,女,49岁。L992年6月29日初诊。便血3月,经省某医院校查诊断为直肠癌,即住院行手术切除,在手术中发现行卵巢切除手术,并化疗1次。6月23日,围少腹疼痛较其,经复查发现,腹部及脾脏有转移灶。最后确诊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三期,伴结扬、淋巴结脂肪纤维结缔组织转移性腺癌。患者拒绝再次手术,要求中医治疗。经病友介绍,前来诊治。诊时少腹部阵发性疼痛.胀满,头晕乏力,纳差,面色苍黄,夜寐不安,神怠,行走乏力,需由家属二人扶持。血象检查:白细胞3x10”/L,血红蛋白82g/L ,血小板80xlo’/L 。苔白腻,脉虚。诊为正气亏虚,邪毒内滞。予扶正祛邪并进。
西洋参3克(另煎) 黄芪18克,制黄精15克,猪苓15克,半枝莲15克,七叶一枝花18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30克,延胡索15克,白芍15克,川朴9克,推小麦30克,红枣30克。 7月11日二诊:药后阵痛明显减轻,腹胀消失,饮食略有增加,自感体力略有恢复,行走亦能自主。7月25日三诊:腹阵痛消失,纳食,二便正常,体力恢复较好,精神大振。血象检查:白细胞3.8xl0’/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100 x 10’/L。药效已显,上方去延胡,再服。 8月29日复诊:症情稳好,寐安,饮食、二便如常,血象检查同上。原方加归脾九30克(包煎)。另配服“扶正消瘤合剂”(系根据笔者数十年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
10月25日复诊:诸症基本消失,体力恢复良好,血象检查正常。经原住院医院B超、CT等复查,病灶消失,未见异殊。续以上方略作加减,先后共调治近2年(期间自练气功3个月后终止,其病基本治愈。为巩固疗效,尚间断服药,一切稳好 [按]卵巢癌、立肠癌属于中医学“徵瘕”、“肠蕈”等范畴,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生活条件及营养因素等有关;后者可以与大肠慢性炎症、息肉和腺瘤有关。而中医学认为多曲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湿浊内生,或气滞血瘀,邪毒蕴结肠道或胞宫所致。本案例服用卵巢癌三期,又伴发直肠癌及腹腔淋巴转移癌,先后二次手术。术后不久又见腹部及膀腕转移病灶,正气亏虚,元气大伤,邪毒稽留不去:此时若冉作手术或放、化疗,其正气必将衰败,病呈危象或一撅不起。对此,中医治疗先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抗瘤治之。待正气渐复,病情较稳定,则可继以校正核邪并重,随证加减而治。方能控制病情,乃至改善、治愈、康复

(二) 治疗肿瘤如何巧用温阳药

1、学术传承:要谈温法治疗肿瘤,首先我们看这个学术的传承,如果我们要去捋捋中医学对恶性肿瘤,或者我们以后简称的肿瘤的认识(我们以后的肿瘤主要指恶性肿瘤),它的学术传承有一个变化过程。最早先秦《灵枢》《素问》主要认为肿瘤属于寒邪所生,例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中的积病始生,“七篇大论”(包括素问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至真要大论)中把肿瘤认为是瘕病。总之《内经》认为肿瘤属于寒邪所生,这个观点一直影响到唐宋,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代表处方陷冰丹,他们基本的认识,肿瘤都是寒邪所生,阳虚是根本。 
但中医的学科,在金元乃至明清发生了很大变化。金元四大家兴起,到了明清中医外科的兴起,外科主要治疗疮疡。有的是局部的肿物到最后的破溃,形成我们的疡,外科治疗的疮疡的疾病大部分是良性的疾病。在外科所看到的疮疡主要是由热邪导致的,所以,随后形成了热邪学说。实际上,我们的肿瘤,当其破溃以后,合并感染,也表现为热邪的情况;即便不合并感染,肿瘤有无菌性炎症,由于肿瘤的无菌性炎症,实际上肿瘤也有很多局部有热性的表现。举个例子,以阳虚为代表的肿瘤,比如说乳腺癌,乳腺癌在局部,它常常表现为热邪,所以西医过去用红外线来诊断乳腺癌,就是因为乳腺癌局部血供丰富,它的血供丰富可以利用红外线来诊断,所以说乳腺癌局部表现为热邪,这也是明清以来这个学科发生的重大变化,认为热邪是导致疮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但至清代中期,以王洪绪为代表的外科全生学派的兴起,他们提出恶性肿瘤应该区分“痈”和“疽”,“痈”是指良性的感染性疾病,“疽”在他的文献里主要是指肿瘤,为什么呢?他举了几个特点:根盘散漫,如肿瘤浸润性生长;坚硬如石,如肿瘤硬度增加;流走再生是肿瘤的转移。所以我们大部分的“疽”(不能说所有的疽),或者很多疽其实是指恶性肿瘤。在《外科证治全生集》里头,主要是指乳腺癌。根据《外科证治全生集》的描述,我们可以把恶性肿瘤分为两个部分,一类是瘤,就是形成局部的肿物;另一类是疽,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癌性溃疡,《外科证治全生集》里面明确的指出,毒即是寒,寒致深而毒至深,从此便又提出了恶性肿瘤是以寒邪为主的一个学术指导思想。这个思想随着晚清著名医家郑钦安,郑钦安是四川邛崃人,建立了四川的火神派后,再一次兴起绵延至今,乃至于现今火神派的很多医家如卢崇汉、唐步琪、祝味菊、吴佩衡、李可他们都把这种思想进一步发扬。
说完它的起源,我们来说说怎么阳虚就能导致恶性肿瘤了呢?我们反复捋了一下肿瘤发生的机理,我们认为,这个脏腑气血阴阳的逆乱是它的根本,在这个气血阴阳逆乱的基础上导致津液运行障碍形成痰,血液运行障碍形成为瘀,所以中医认为“有形之物,非痰即瘀”,从而导致痰瘀互结。由痰瘀互结所致的疾病很多,不见得就是肿瘤,更不见得就是恶性肿瘤,因为痰瘀互结只是长成有形之物,可以是增生,可以是良性肿瘤,所以它在痰瘀互结的基础上出现毒邪内生,由此发生恶性的转化。“毒”是什么?毒体现出几方面,第一,流走再生,按照《外科证治全生集》的角度来讲,流走再生就是转移;第二,耗人正气,耗人正气就是消耗,形容就是恶液质。你看他这些描述,其实都是体现恶性肿瘤的特征。所以我们科,我们自己对肿瘤的认识,首先脏腑气血逆乱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痰瘀互结为本,毒邪再生为标。我们分了三个阶段处理它。
下面一个问题就是,肿瘤都是寒证吗?不见得。我个人认为肿瘤有寒证,有热证。寒证的肿瘤都是寒吗?其实以乳腺癌为代表,乳腺癌雌孕激素紊乱,雌激素水平增高,孕激素和雄激素水平降低,你要知道孕激素是女性排卵之后使体温增高的一个激素,所以孕激素和雄激素在女性身上是代表阳的,雌激素是代表阴的。现代中医关于肾虚的研究,发现雌孕激素的水平颠倒了,是中医讲阳虚的本质之一。所以乳腺癌它是表现为阳虚的,但是它全身是寒,局部是热。为什么?因为它有乳腺癌相关的炎症。以白介素-6为代表的肿瘤相关的炎症,在乳腺癌身上使得乳腺局部表现为热,所以我们可以用红外线诊断它。这个观点在《外科证治全生集》就已经说清楚了,针对全身用什么,针对全身用阳和汤、用小金丹治疗乳腺癌;针对局部的治疗是什么?是犀黄丸。小金丹里有什么?阳和汤里有什么?它靠的是什么?是靠的是附子、肉桂、干姜之类似的温阳的药。犀黄丸是什么?是以牛黄为代表的,牛黄很特殊,牛黄是针对白介素-6特异性的拮抗剂,而乳腺癌的肿瘤相关的炎症,是以白介素-6为代表的炎症。中医很多肿瘤表现局部为热,全身为寒,即便乳腺没有溃破,局部也有热,它溃破以后,癌性的发热也可表现为热,比如炎性热,同时合并感染,它更表现为热,但是并不违反它全身为寒的这个本质。
说完理论,说方法。阳虚的辨别,脉法是火神派秘密的东西,从脉法来讲,我家有五行脉法,左手和右手的脉不一样。我们看右手的脉是肺、脾、肾,肺脾肾是什么?肺是肺气,脾是脾气,肾是肾气;肺为水之上源,脾主治水,肾为水之根,所以右手的脉主气主水。左手的脉是什么,心、肝、肾,心为君火,肝为相火,肾为命火;心主血脉,肝藏血,肾津血互换,所以左手的脉主火主血。按照我们的口诀“气升水布,火降血下”,气升水布指的就是右手的脉,气和水的运行;火降血下指的就是左手的脉,主火主血。这句话其实并不是我们家的祖传,实际上你看《血证论》中就有,它这话背后很有意思。
以火神派的观点来看,一个火指的是肾火,两个火指的是君火和命火,三个火指的是君火、相火和命火。我们认为火有三个,君火、相火、命火。君火、相火、命火各自什么关系,水生木,木生火,构成了一条轴线。在哪里,在左手的脉上,在左手的寸关尺上,也就是奇经八脉的冲脉,人体的中线。我们家的五行脉法,主要指的是什么?右手的脉和左手的脉在里面循环。你要知道,右手的脉,它的关脉是土,它的寸脉是金,左手的脉土生金,转到右手,金生水,水又生木,木又生火,五行就在左右两手循环,这就是五行脉法。
分开左右手来看,左手火降血下,右手气升水布,比如说衄证吐血,关键是什么,关键是降火,火降则血下,气升则水布,气血水火就是在两手的五行脉法之中循环无端。我写过水火学说,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出头,是在《辽宁中医》,大家去找,可以找到文献。大概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若论阳虚不止于肾,三阴都有阳虚,在于六经辨证上,我还是二十出头的时候喜欢六经辨证的聚类分析,六经辨证非常简单,你首先分阴阳,看是三阴还是在三阳。三阴就是太阴、少阴、厥阴。三阳是什么,简单的例子,太阳,脉浮;少阳,脉弦;阳明,脉大;太阳脉浮就是脉的高,阳明脉大就是脉的宽,少阳脉弦就是脉的长。长宽高,就决定了它的三阳,三阳是什么,发热恶寒、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然后就决定了三阳,然后就是决定三阴,三阴就是它的热和渴。太阴是不冷的,少阴它是冷,厥阴就过去了,冷过去了。先把三阴三阳定下来,然后定在哪一经。三阳经就是辨别在经在腑,比如太阳,在经伤寒中风,在腑蓄水蓄血。三阴经就是辨别寒化热化,要么多了个厥阴的寒热错杂。所以六经辨证在我们家看来是简单的,但是高度的提纲挈领很有意义。如果融入《内经》七篇大论的六经气化学说,就很容易理解,例如太阳,寒水之经,中间少阴火化,少阴火化不足,它就寒气太重,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七篇大论我从七八岁开始背,到今天都不懂,懂了一点点,主要是六经气化学说。 
说到人的火,有君火、相火、命火。我看前几天大家讨论三焦学说很厉害,其实你看三焦《内经》里主要是什么,三焦是谷道,三焦是气道,三焦是液道。三焦是谷道,《难经》说得很清楚,上焦、中焦、下焦,一个到贲门,一个贲门到阑门,阑门到肛门。它认为是谷道;还有一个是气道,人的元气,心火、相火、命火,都是从三焦走的;还有一个液道,津液运行的通道。所以要理解中医的温阳学说(火神派),要理解三焦。大家谈论的很深啊,因为我是一个半路中医,不说太多。
最后,抛开三阴寒化热化不论,单讲附子。这是一个少阴经的主药。附子的作用非常复杂,附子既有免疫增强作用,也有免疫抑制作用,免疫功能低下用附子,免疫功能亢进也用附子。我个人体会,我是看我们家传也用温药很多,我的老师四川人叫他曾附片,也是用温药的,一副药可以用到700-1000g,匪夷所思。而且火神派主要不是治肿瘤的,可是火神派有些大家确实擅长治疗肿瘤,我亲眼看见我老师把一个手术发现广泛腹腔转移的肿瘤患者(无法切除,直接关腹),然后治愈了。可是他怎么用附子,他用附子多糖,确实有效。
附子多糖用到什么程度,一天用几克,用到病人寒战高热,确实对肿瘤有效。你想我们用多糖,香菇多糖,1-2mg,我自己也研究多糖,确实没达到他的地步,所以火神派对温药的使用,有很多的经验。这其中关键一条就是配伍,配伍来解决什么,来解决它的毒副反应,毒是毒,副是副。毒是指的是乌头碱类的毒性作用。副是指什么,因为附子的作用很复杂。当你要用其中一个作用的时候,其他的作用都表现为副作用。要怎么样提高那些作用,怎么样把附子的作用紧紧局限在你想要的那个作用。这里面是很大的一门学问。
比如说温药,振奋阳气,振奋阳气就是促进细胞的合成代谢,可是你治疗肿瘤的时候,是不能用促进细胞增殖合成代谢的药物的,这样你就得用药去监制。这个监制,在火神派中形成了复杂的理论体系。他们有几十种方法去监制附子的各种副作用,如附子配石膏、附子配犀角、附子配白芍、附子配丹皮、附子配车前子、附子配牛角、附子配鳖甲、附子配龙骨牡蛎等等,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配伍方法。 
这里头讲一点粗浅的体会,对于温药,我们实验室做了很多的研究。第一个麻黄,麻黄是温表的药。阳和汤里用麻黄,可是大家看《神农本草经》里的麻黄,麻黄可以抗肿瘤、治症瘕。我们发现阳和汤里的麻黄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把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到G1期。这就是说麻黄对于有表证的肿瘤或者在体表的肿瘤有抑制作用(或说有一定疗效)。为什么麻黄可以治疗乳腺癌,因为乳腺癌是体表的肿瘤,肺主皮毛,但是剂量要大。阳虚型的肿瘤或者体表的肿瘤它是有效的。
中医讲以皮治皮,为什么呢?阳和汤治疗乳腺癌用肉桂,因为肉桂是桂皮。为什么厚朴能治疗恶黑(恶性黑色素瘤),因为厚朴也是皮。中医讲以皮治皮,非常直观,但是我们不能说是很科学,但是它形象的思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所以我们经常用属皮的药、很轻的药治疗一些体表的肿瘤,它也有一点点的效果。道理在这,关键是剂量,如果用麻黄不见效,剂量很关键。但是麻黄的副作用是什么,它兴奋啊,影响他的睡眠啊。阳虚型的没关系,白天兴奋,晚上更好睡,晚上兴奋他就睡不着了,所以阳虚的人可以用麻黄治失眠。用麻黄治阳虚型的失眠,要让他早上服,晚上服他更睡不着了,会使他兴奋。还有一个是麻黄既利尿,发表利尿,同时它也可能会引起尿储留的,前列腺增生的就有问题。再比如高血压等等也有问题。比如说肾阳虚的喘证用小青龙汤,就容易形成喘脱,《伤寒论》说用真武汤去治疗它,麻黄是它的禁忌证的。但是对于体表肿瘤,有一点效果,剂量要大,怎么叫大,我们用30g,生麻黄蜜麻黄,你监制它时可以用蜜麻黄。
温里的药物我们也研究过,代表的是654-2,中药提取物,654-2对实体肿瘤、白血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疗效比较弱,我们体外做的结果大概有30%作用,你要知道一个抗肿瘤的药,如果疗效小于30%,不具备进一步研究的前景。可是654-2我们做出来大约39%,所以我们放弃它了,它确实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新药研发治疗肿瘤,它不够强,它其实是一个温里的药物。
温肾的药物,附子我们做过。中医讲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气指的是气化,气化是什么?气化是功能,功能来自什么,功能来自细胞分化。所以我们发现很多诱导分化的药物,都是温阳的药物。我们做出来的附子多糖,它也能够用到肿瘤细胞分化中,如早幼粒白血病、H2肝细胞癌;但是有一个问题,它的强度还是不够,它应该和全反式维甲酸一起合用,由于它的强度不是特别的够,我们其实是放弃了它,做其它的研究。
附子有个问题,温阳的药物它是促进细胞代谢的,促进细胞增殖的,所以单用附子容易导致肿瘤生长与转移。所以关于温药物能不能治肿瘤,在中医学界有很大的争论。有海上学派就说,不要用温药治肿瘤,你用温药治肿瘤越用越长;四川火神派就说,这个肿瘤它是寒啊,它就要用温药来治嘛。所以这个就一直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实验室做了研究,发现附子确实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所以单用温药治疗肿瘤,它是有问题的。我曾经有个晚期的卵巢癌病人,肿瘤挺大的,在我们这里治疗大概差不多2年吧,效果挺好的,后来因为挂不上号,去找另外一个中医,用八珍汤加减治疗三个月,肿瘤长至10多个公分,乃至于没法治疗,他就是使用温药。我回想可能还不是八珍汤,算是十全大补汤吧,所以温药治肿瘤有问题的,可是火神派就说要用温药治肿瘤。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什么,附子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土贝母是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当把附子和土贝母配伍的时候,土贝母可以拮抗附子促进生长与转移的作用,而附子可以增强土贝母抑制生长与转移的作用,同样的配伍,换成其他的化痰药,结果类似。说明什么,说明火神派并不单单用附子治肿瘤,因为火神派的代表处方,复方三生饮治疗肿瘤,用南星、用半夏配附子,用化痰药配附子,化痰药可以拮抗附子的副作用,而附子可以增强化痰药的抗肿瘤作用,体现了中医配伍的一个完美思想。
这是温阳化痰,我们实验室还做了温阳活血,也就是温经通络。厥阴经的代表处方之一—化癥回生丹。传统的方剂学认为,化癥回生丹中益母草和鳖甲是君药,因为用量大,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益母草和鳖甲是君药。我们的拆方研究拆出来艾叶和吴茱萸是君药,另外还有什么呢,活血的药。化癥回生丹是一个温经通络的方子,我们认为它作用的部位是在厥阴经。我们对它进行了细致的拆方,基本搞清了每一个药物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得到了一个新的小复方,温经通络的处方。说明这个温阳药物和活血药物配伍也是有特殊疗效的。当然了,温法治疗肿瘤,很复杂,至少我个人感觉认为很复杂。
恶性肿瘤,在中医文献上的记载是什么。日益渐大、流走再生、耗人正气。这三个特点。日益渐大,逐渐生长;流走再生说它转移;耗人正气指的是使人越来越消瘦。它主要的原因《外科证治全生集》认为是什么呢?恶性肿瘤患者他寒毒内盛,它有毒邪产生。所以从西医角度来看,毒是什么,从它的文献记载,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阳虚寒凝的基础上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由于细胞恶性转化,从而使肿瘤细胞自主生长,所谓日益渐大;远处转移,流走再生;夺取正常细胞的营养作用于新陈代谢与细胞分离,所谓耗人正气。所以中医讲的毒啊,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细胞上恶性转化的特点。局部的特征中医文献上以《证治全生》为代表,比如它讲三点:第一、坚硬如石,恶性肿瘤它的硬度增加,癌的硬度是正常组织5-30倍,所以中医有个软坚散结,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研究了好多年;第二,根盘散漫,指的浸润性生长;第三,推之不移,推之不移是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所以局部中医的癥病是什么,坚硬如石、根盘散漫、推之不易,认为它是一个恶性的东西;西医讲究的是什么,硬度增加、浸润性生长、与组织粘连固定,是高度对应的
我个人认为中医和西医其实是有交通点的,西医也是以这三项指标初步辨别良恶性,如体检中的触诊既是以这三项指标诊断恶性肿瘤。中医也是,坚硬如石、根盘散漫、推之不移,就是硬度增加、浸润生长、粘连固定来诊断肿瘤。从远期来看就是日益渐大、流走再生、耗人正气。也是以自主生长,浸润转移,消耗恶液质,所以我觉得不赞同中医西医完全无法沟通。说实话,我可能受西医的影响多一点。我不认为把中医玄学化,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研究中医很玄的东西,后来发现我的研究生也看不懂我在写什么,我逐步的拔低了一点。
二、讨论
1、哪类药可以治疗癌毒?
“毒”在肿瘤这个领域,大概来讲有痰毒、瘀毒、热毒、寒毒。寒毒的代表药像乌头之类的;热毒大家研究的很多了,治则是清热解毒,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还有痰毒、瘀毒,从这四个方面可能都有一些减毒的药物。火神派认为,治疗肿瘤疗效最好的时候,是药物发挥到极量的时候,所谓极量就是接近中毒剂量。所以我的老师在治疗肿瘤的时候,有他一定的特色。他是把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联系起来治疗。他常常把附片用到极量,用到接近中毒量。好像我以前说过这个例子,我父亲治疗一个食道癌的病人用乌附麻桂姜辛汤,患者把原本一周的量,一天吃下去,中毒了,醒过来以后缓解了两年。就这一副药缓解了两年,照样喝酒,两年以后复发,最后死掉了。他是吞咽梗阻,只能进流食的时候,一副药下去吞咽梗阻缓解两年。他的特点是什么,用到了极量,即中毒量。但是用到极量怎么保证安全,火神派有一整套办法来保证它的安全。去看吴佩衡的医案,有好多中毒的例子。再举个例子,我老师治疗白血病的癌性发热,在华西医院进层流病房,泰能治疗没有效果。他用什么?他就用乌头去配犀角、水牛角、石膏之类的药物。举个例子我治肺癌,有一部分肺癌的人,一咳小便就出来,咳而遗尿,中医讲膀胱咳,《难经》上有五脏咳。一咳小便就出来,西医讲膀胱的稳定性差;中医讲膀胱蓄水证用五苓散,如果你嫌五苓散差,你可以加春蛇汤,它就有效。不光肺癌,只要是肺部的咳嗽,你去拍CT或X光,没有明显炎症灶,除了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用春蛇汤一次就有效,它就是指的太阳蓄水证。关于这个极量的问题,你比如说蟾衣,就是蟾蜍的皮,实际上蟾衣不是指蟾蜍的皮而是蟾蜍蜕变的皮,但是蜕的皮不好找,我们就用蟾蜍的皮。我们最早用量从3g开始,一直用到消化道反应,上吐下泻,找到它的极量。有一部分人对消化道肿瘤就有效,当然你要保证它的安全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用砂仁去畏,中医讲的易还散。但是现在不可能的,药房里的药都不是砂仁畏的,那就是蟾衣配上砂仁。它有一整套配伍的方法,我只是举其中之一。这些药物的使用关键是在配伍,中医的诀窍就是在于配伍。
2、附子煎法
附子的煎法的问题,有几条。第一条,用开水不用冷水,我讲我们家的经验,只用开水不用冷水,两锅水炖。这边一锅是在炖附子、乌头,可以是生的,可以是熟的。那边一锅在烧开水。这边的水少了,用那边的水加进去,永远加开水不加凉水,保持这个沸腾的状态。第二,对毒性反应,蜂蜜、甘草,这类的药物是能够降低附子的毒性的;至于它的副反应,是针对它不同的副反应,用不同的药物去截断它,例如真武汤用芍药、济生肾气丸用车前子、金匮肾气丸用丹皮、潜阳丹用龟甲、龙骨牡蛎等等非常复杂,还有用石膏。它是一套体系,所以这个减毒,这个毒和副反应是两个概念,千万不要把这个乌头碱的温药的毒性反应和副反应混在一起。火神派处理这两个问题,它是有区别的,毒性反应是毒性反应,副反应是副反应。毒性反应是什么?在任何情况下,超过这个极量它都会导致人中毒。副反应是什么?副反应是附子或者其他的药物它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当用其中一个药理作用时候,其他的作用就表现为副反应。这两个是不同的。附子还有一个剂量依赖性,附子在小剂量的时候是免疫增强剂,在大剂量的时候是一个免疫抑制剂。所以当使用不同剂量的时候,它会有不同的作用。如果你想使用它激活免疫的功能,可以小剂量持续的使用。如果你想使用它抑制免疫的功能,比如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病,可以使用附子免疫抑制的作用。配伍就有区别,当你使用它免疫抑制的作用,你会和免疫抑制剂一起配用。比如说,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合病的一个药,麻黄主要成分麻黄碱,有肾上腺素功能。西医讲的肾上腺素类的药物,主要体现在免疫抑制作用,细辛它也是一个免疫抑制剂,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个典型的温阳类的免疫抑制,它可以治疗慢性咽喉炎。因为咽喉部,淋巴结环主要是什么,它是一个体液免疫亢进的疾病,所以这个时候你会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来把附子又结合为免疫抑制作用。当你使用免疫增强作用,比如附子去配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的药物作用往往是免疫抑制作用,但是恰恰蛇舌草是免疫增强的,用附子配伍蛇舌草,可以增强它的免疫促进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活化和抑制,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你可以用附子增强它的免疫,使B细胞充分活化,然后表现为免疫抑制作用。至于我老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吃了药以后就更加疼,全身疼过一遍,所有疼的关节都是有病的,当你疼完以后就不疼了,这个时候我们叫做活化和抑制,这种情况的话,它治疗这个疾病很特殊。中医叫做追风除湿,追着风走,把全身关节的风都追出去了,关节就好了。他确实有很多类风湿治好的例子 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肺癌,我们如果看到一个病人没有肺心病,但是有杵状指,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癌。这是肺癌的一个合并症,他的骨关节表现。一个病人没有肺心病,又表现典型的杵状指,这个首先考虑是肺癌。说明什么问题呀?说明这部分肺癌可以当中医讲的风湿治。你就用中医讲的风湿的处方,它都有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嘛。所以你用乌附麻桂辛姜汤,他也有一些疗效的。
小细胞肺癌,如果伴随典型内分泌症状,比如潮热,我们经常用浮小麦。你看这个《伤寒论》就有用浮小麦的例子,这个你去捣它的处方,其实也有一些效果,因为抑制了它的内分泌功能。所以有好多时候,脱开肿瘤治肿瘤,也是有一些疗效的。
3、虫类药问题
虫类药我使用,这个虫类药往往具有很多功能,包括以毒攻毒,活血通络等等功能我都使用。但是每个虫类药它的作用机理都是不同的,它是不能够混用的。比如说乳腺癌,大家去看乳腺癌的古籍记载,使用虫类药集中在什么,集中在全蝎;比如说食道癌,食道癌古籍中使用的虫类药集中在天龙即是壁虎和蟑螂;骨头病的虫类药,是土鳖虫。其实每个虫类药,它治的肿瘤是不一样的。我是反对把这些虫类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要根据每个虫类药的不同,使用于不同的肿瘤,而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使用相同的虫类药。你看虫类药,比如民国《外科十三方》记载的五虎下西川,就有很多虫类药。四川对这方面的记载特别多,这方面的民间验方也特别多。但是每个虫类药的作用机理适用的肿瘤是不一样的,需要区别。我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有一个病人,一用乌梢蛇,肿瘤标志物就上升,明明有瘀血的症状,一用乌梢蛇肿瘤标志物就上升,去掉它肿瘤标志物就下降;还有使用乌梢蛇肿标就下降的。这个里面很复杂,有的规律我们摸到了,有的规律我们还没有摸到。
4、温阳药的剂量与病种的关系
我的体会有两个,一个是你所要使用它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剂量,第二是极量也就是中毒量决定它的剂量。因为每个人的极量是不一样的。功能决定它的剂量,比如说桂枝,小剂量和大剂量的时候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桂枝汤或者小建中汤可能桂枝剂量10-12g,可是当要使用桂枝强心升压的作用或者治疗病窦综合征的时候,我们桂枝剂量经常用到30-40g;再比如说附子有免疫活化和免疫抑制作用,不同作用下它的剂量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所谓功能决定它的剂量。第二个是中毒量,每个人的中毒量不一样,由中毒量决定它的剂量。比如白血病,白血病的阳虚外感,我老师用附子配石膏还是配水牛角,犀角我们现在不用了,附子的量我们平时使用的都不大,3-9g。可是当我们用附子抑制B细胞的功能的时候,我们附子的量往往开的都很大,100g、200g、300g甚至更大,用附子大剂量的时候强烈的发挥抑制B细胞的作用。为什么?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也就是现在现代医学研究的肾阳虚,当我们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时候使免疫系统失去抑制,我们讲激素都是抑制免疫的,这个时候就是升阳,需要大剂量的附子。你看西医里面,治疗淋巴瘤的CHOP方案里面就有激素,这个激素作用在我们中医药里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比如说用附子。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大剂量的甘草,我们用大剂量的甘草治疗体表皮肤的淋巴瘤,有时候可以见到奇效,但大剂量的甘草能够见到很多副反应,类似于激素,但是没关系,我们中医讲究复方配伍,很容易纠正它。所以我治淋巴瘤,如果用甘草调和诸药那当然剂量会小到3g;如果我用甘草去治疗淋巴瘤,会用到30-60g,它的副作用我可以通过配伍来纠正它,比如说大剂量甘草再配上大剂量的附子,它治疗淋巴瘤的作用就很明显(而且副作用很小)。
5、附子的作用
第一,温阳回阳作用:这个大家用的比较多,附子乌头混在一起说;第二,散寒的作用:阳虚就一定就有寒,这不见得,你看那个太阴,它就没有冷,它可以有寒湿,局部有寒,它四肢不冷,末梢循环没有问题,所以散寒和温阳还有点区别;第三,通络作用:寒性收引嘛,有时候你用它的通络作用,你会发现很可笑的问题,这白虎汤居然能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也可以加附片,附子配石膏嘛,它就是把通络作用和清热作用合在一起,清热作用来兼制它的温阳的作用。第四,还有一个减毒作用——减寒毒:肿瘤在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很多了,不说了。第五,还有一个镇痛的:它是一个麻醉性镇痛药,因为含有乌头碱,所以它有一个麻醉的作用。第六,还有一个益气的作用:它提高免疫嘛,当你在补气药不见效的时候,加一点温阳药,疗效增加。第七,还有一个免疫抑制的作用:治疗像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等这些自身免疫疾病,它都有一定的疗效。第八,还有一些特殊的疗效:你比如养阴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温药,也不是坏事,这个时候就跟剂量有关系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剂量是关键;我们用水牛角多是30g、60g,这个药有点凉,有些人吃了后胃有点不舒服,但当你配伍温药(如附子)的时候,它的这个副作用,就不明显了。
6、六经气化学说对温法使用的影响
七篇大论我从小就背,到今天我都不懂,懂那么一点点,那就是六经气化学说(六经标本中间学说),它是对伤寒论有深刻的影响,就举一经来说,不说太复杂。太阳与少阴表里经,伤寒学说说太阳为寒水之经,寒嘛,伤寒中风,用麻黄汤、桂枝汤;水嘛,蓄水,用五苓散之类的处方。寒水经怎么办,中间少阴火化,少阴经,阳气。如果火化不足它就会出现什么,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火化太过则转温病,如果阳气不能够蒸腾津液,就是蓄水。所以如果太少两经都病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所以要用附片它需要一个适应症。这个我解释一下,用附片一定要注意啊,附片有强心的作用,是它温阳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类似于地高辛。地高辛是一个正性肌力,负性频率;但是这个附片啊,它既有正性肌力,又有正性频率的作用。这里面最主要的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啊,如果这是一个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就是我们讲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使用附片会加重它的病情。想想这个道理,你用附片去增强它的收缩,但是它的流出道梗阻,血打不出来,便会出现《伤寒论》里的逆证。《伤寒论》在讲青龙汤的时候,都讲过逆证:出现大汗淋漓,喘脱很难受,那个是肺脏病的表现,心脏病也会引起。对这种我们叫做舒张期心衰的病该怎么治?舒张期心衰我们应该当寒湿脚气来治,使用鸡鸣散,鸡鸣散治疗舒张期心衰有奇效,大家去试,非常好的效果。这个时候你使用真武汤之类的药物,会让病人进展,病情加重。你想嘛,它流出道梗阻,血打不出来,你再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就会非常难受。《伤寒论》就记载了这些例子,这一个一定要注意。 
另外,对于乌头碱,如果用醇提的话,会导致它的乌头碱的溶速增加,也就是我们讲的乌头类的药物不和白酒同煎。中医的常规溶液是水,大部分的中药有效成分能溶解于水,但不是所有中药的有效成分都在水中溶解,这取决于它的分子极性。有一些中药需要溶解于醇,脂溶性的物质需要我们加酒。溶解于乙醇的药物主要是什么,主要是像黄酮之类的药物,所谓活血的药物,需要加酒,酒能活血。实际上是酒能使这些药物助溶。你看瓜蒌薤白桂枝汤为什么加酒,就是因为有效成分在酒中溶解度增加。可是你酒煎乌头类的药物,它的乌头碱浓度增加,它的毒性就增加了,《伤寒论》中没有记载,所以药房人员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7、心脏的肿瘤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我们可以有肾阳虚,也可以有肝阳虚,肝阳虚也是很常见的哦,《临床指南医案》中记载很多。可是如果心火熄灭,则生命终止,所以心脏通常是没有恶性肿瘤的。关于阳气与肿瘤的关系,这个我们做过一个纯西医的研究,就是卵巢癌复发的时间的关系。发现它就是冬春季容易复发,研究结果我们发表在一个纯西医SCI的杂志。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医的阳气学说,其实和我们很多的肿瘤有关系,我们最近还在梳理。我们其实用中医的理论指导了一些西医研究,结果都发表在西医的杂志。
8、乌头类中毒效应
使用乌头类的药物注意:第一个麻不入口:如果你熬完药尝了发麻,不能喝,会中毒。第二麻则毒也:当你喝完这个药,你觉得口角发麻,颜面轻度的抽搐,就是极量,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经轻度中毒了,但是这是它疗效最好的剂量,再往上走,不可以。当然这是我们家的经验,我现在用的量也少了,因为门诊病人取药时间太长,要用到这个量,轻微的口角发麻或者轻微的抽搐,喝的时候不麻,喝的时候麻说明没有煎好。它需要观察,需要天天调剂量,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病人太多弄不了。所以只能说沿着这个方向去,没有办法把剂量调到最好,确实临床工作有局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药溶剂的问题,中药溶剂需要考虑的第一个是药物的分子极性,决定你用水提、醇提。醇提传统的就是加酒溶解或者用酒泡,所谓料酒。第二个离子强度,比如说加盐,好多中药用盐炒,去适应它的离子强度,咸入肾嘛,氯化钠影响它的有效成分溶出的浓度。第三个是酸碱性,酸碱性影响药物的溶出,举个例子,苓桂术甘汤为什么用甘草,因为茯苓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提,甘草酸它的PH值是偏酸的,离开甘草,茯苓的有效成分就出不来。所以说单煎合煎效果不一样,苓桂术甘汤去了甘草不叫苓桂术甘汤,因为茯苓的成分没有出来,就是利水的作用没有了;再比如防己茯苓汤,既然是利尿的,为什么用甘草,我过去解释说,茯苓淡渗伤人正气,用甘草缓和一下,我跟学生们这么解释,其实很牵强。如果今天我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茯苓的有效成分溶于酸性水,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和茯苓一煎,茯苓的有效成分出来了,没有甘草,茯苓在水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度很低,所以利水的时候我用茯苓配甘草。如果你从中医理论上解释“甘令中满”,用茯苓去兼制甘草,茯苓淡渗伤人正气,用甘草去兼制茯苓,也说的通,但很费解。其实用酸性水提,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不用甘草,你把水调成酸性,效果一样。再多说六味地黄丸,有茯苓怎么办,山茱萸,山茱萸就是酸性的,它一样能够增强茯苓的溶解度。如果六味地黄丸去了山茱萸,它里头的这个茯苓啊,效果就不好,做丸还可以,煎服就有问题,所以说中医的这些配伍啊,有它独特的一些道理。
9、附子未必到极量能见到佳效
实际上,火神派用附子有小剂量,大剂量。小的剂量时候有3g、6g,白虎汤可以加桂枝也可以加附子,附子可以用到很小,可是当它处理某些疾病的时候它用的剂量确实处于极量,主要跟疾病有关。但是我所看到的附子剂量的使用,确实跟它治疗的疾病有关系。包括我的老师治疗恶性肿瘤的时候,有的起效,有的无效。
10、制附片再蒸50分钟的问题
蒸也可以,它就是加热导致乌头碱的分解,当然在水中它受热更均匀,这样的话它的毒性更小。不过我们家看生附片和熟附片的时候,我家的经验是,是喜欢把熟附片掰开,透心了就制熟了,没透心这个附片就退回去,或者当生附片使用,因为当制附片时候不安全。
11、附子与乌头的区别
附子温阳的作用强于乌头,乌头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强于附子。如果要温肾阳,首选附子;如果要散寒通络止痛败毒首选乌头。我们常用的生乌头是3-6g, 6g以上我很少使用。当寒毒内至,络脉阻滞,深入脉络的时候,要选生乌头。关键在于煎煮方法,煎煮方法错误的话会中毒,需要煎煮2-3小时,以我以前说的那个方法和配伍,是安全的。是可以下,但量不可以太大。准确的说6g以上的生乌头我就没用过。用理中汤的话,就是少阴病用理中汤的话,一旦手脚凉,就需要加附子,附子理中汤,手脚凉怎么判别,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让他脱掉袜子摸一把,摸一把后一看手脚凉,附子就可以用。当然要排除四逆散啊,那个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经常有人把它搞混,四逆散是肝阳不达四末,对吧,除外后,一凉就用上去。为什么摸脚,因为脚部循环比手更差,脚更容易凉。还有一个问题,你要是怕摸他脚怕麻烦,你问问他洗完脚是不是马上睡觉,你不马上睡觉,一会脚凉不凉,要是严重的话,会告诉你凉。如果他要是不清楚的话,直接用手摸一摸就清楚。如果理中汤脚凉的话,理中汤效果就不理想,一加附子,效果就好的多。这个用温药的时候要避开两个弊端,一个弊端就是肝阳不达四末,四逆散证,它也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还有一个什么呢?龙胆泻肝汤证,这个湿热证也可以出现手脚凉,我很早的时候,还在成都跟老师抄方,就是治这个怕冷,夏天穿大厚棉被,附片没有效。这个用什么?就用龙胆泻肝汤,这是湿热证,阳气不达四末,效果很好。为什么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呢,因为湿热困阻肝阳,与四逆散有相似也有不同。
12、阳虚问题
西医看中医讲的阳虚是什么?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雌孕激素平衡紊乱,大家知道排卵期,女性排卵期以后性欲增强、体温增高直到月经期,什么原因?问题是孕激素,孕激素使体温升高,所以孕激素就代表阳气,雌孕激素平衡紊乱就是中医讲的阳虚原因之一。乳腺癌要用孕激素、雄激素作为内分泌治疗,我们乳腺癌患者治疗还有长胡子的。所以阳虚和雌孕激素平衡有关系,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是甲状腺激素,甲低的话就代表基础代谢低下,怕冷,阳虚,所以我们就用温阳药来治疗甲低,有一些效果。第三个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低下的人,表现为免疫抑制,用温阳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肾上腺髓质激素,比如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它支持循环,但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就会四肢怕冷,末梢循环不好,所以末梢循环不好的我们可以用肾上腺髓质激素。皮质激素水平多的话就会表现热,如休克的时候,四肢末梢循环不好就是用皮质激素。所以中医讲的阳虚,对应西医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性激素的紊乱、肾上腺皮质髓质功能的紊乱。还有就是三个激素功能紊乱带来全身功能的影响,因为三个的紊乱牵涉全身多个脏腑的影响。所以我们中医称的阳虚原因,经常有乳腺的病人告诉我甲状腺也长结节,普通的西医说这是两个病,我看是一个病,为什么是一个病呢?乳腺癌的病人雌激素高,甲状腺是激素的靶器官,雌激素刺激甲状腺,很多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结节甚至甲状腺癌。你治疗她的乳腺癌,对她的甲状腺也有好处。
13、肺癌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小细胞肺癌治疗如何用温药,我是对肺癌用温药很多,没有研究把小细胞和非小细胞等区别开来。当然有一个区别,即小细胞肺癌有更多的内分泌症状。所以肺癌可能会考虑抑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出现什么发热、潮热,像伤寒论里的浮小麦。还有肺癌的腺癌和鳞癌,鳞癌是皮肤的鳞化,我们常常用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治疗鳞癌;腺癌就是腺体分化积痰,更多用化痰的药物;鳞癌,皮肤鳞化,燥嘛,跟燥邪有关系,所以多从皮肤上去思考。这个是病理类型是分开的,有信号通路的改变,我们在美国做过研究,有效果。
14、附片炮制问题
关于这个附片的煎煮、炮制问题,附子乌头入丸散,我们家的对附子、乌头的处理啊,不是拿来蒸,因为蒸也是加热会促使乌头碱产生次乌头碱,我们家的是用来煮,怎么煮呢,要把它水煮吧煮干,这样子的话它制的很透。
15、炙甘草汤治疗肿瘤、火神派治疗热症等问题
先说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我们看仲景主要是用来治疗心律失常,有时候也用于治疗肿瘤,还可以治疗肺痿。我们知道肺痿这个病,有的人认为它跟肺肿瘤有关系,与肺癌导致的肺不张有关系。炙甘草汤对肿瘤的恶液质消耗有所缓解,它是阴阳并补的一个方,中晚期肿瘤的往往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浮肿、色素沉着等,炙甘草汤有皮质激素功能的作用。炙甘草汤的疗效关键取决于它的剂量,有时候疗效不好其实就是剂量不对,所以那个25克炙甘草我是高度赞同,我有时使用炙甘草15-60g,当然根据情况来使用。另外一个就是火神派的问题,火神派温阳药物经常治疗什么上热下寒等等,还会出现很多人治疗热证啊,包括上热下寒、真寒假热、甘温除热等等。我见过我跟的一个陈老师,有一个病人舌红苔黄腻,找了好多人治,结果到他那里呢,他用什么呢,真武汤,一副药舌苔就退下去了,所以中医讲的这个阳虚的辨证很复杂,这是第一个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说为什么用附片能够治疗这些热证,本质是寒,热是浮热,当然它要配伍,它要配伍甘草,甘草是火神派经常用于兼制附子的药。它很多处方都来自《伤寒论》,所以它根据《伤寒论》这一些,这个火神派学术精华的思想,我举个例子啊,我们看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起到一个什么作用?温阳。但是金匮肾气丸吃了后容易上火,可是当我们用牛膝引火下行、用车前子清热利尿后就不出现上火了,因为上火的表现就是小便不好解,小便赤热,一下子就把金匮肾气丸的副作用给纠正了。这个阳气从哪里来?这个阳气来自冲脉,冲脉的上面是心,下面是肾,中间是肝,水生木,木生火,中医讲的阳气就在冲脉上下,我反复强调我们家的一条口诀“气升水布,火降血下”,讲到冲脉,我们讲的消化道大出血,比如肝硬化,首先是降火,把火沿着冲脉给降下来,要用到一个药物,比如代赭石。冲脉隶于阳明,火不降则血不下,举个例子,我早年的时候二十出头,在我们当地的,在大学实习的一个医院,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上了双腔三囊管之后,血止了,这边压迫久了,它因为出血嘛,要不要取管,当时我是小大夫,我摸了他的脉,我说这不能取,为什么呀,血没有下,他的寸脉过寸,一直往上走,很长,这说明什么,门静脉高压没有缓解,摸他的寸脉一直往上走到鱼际,血没有下。一取双腔三囊管,出血,很快就死了。我们家传的经验,血不下的话,他迟早要再次出血,这个门静脉高压,所以要镇冲平冲,三个阳气,水木火都在冲脉上,其实大家要去琢磨这句话,“气升水布,火降血下”这八个字,含义很深,人身上的气血水火阴阳的变化在这里头非常丰富。 
16、四逆汤的理解
个人认为四逆汤,不滋阴但是潜阳。如果发挥它的潜阳作用,甘草是关键,当然你要潜阳,他既然是扶阳,温阳是很重要的,光有甘草也不行,但是在温阳的基础上,甘草在里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觉得甘草太弱了,还有好多的办法,比如他们火神派还有经常用龟板和鳖甲,还有使用龙骨牡蛎,单用牡蛎效果不好,牡蛎配上龙骨效果就好。后面还有其他办法,你比如说砂仁,砂仁大家觉得开胃,其实砂仁温阳,砂仁还潜阳,砂仁入肾经,其它开胃药蔻仁就没有。其实砂仁和蔻仁区别很大,蔻仁是解表的,砂仁温阳、入肾,砂仁治疗白血病,蔻仁就不行。可是当病毒感染相关的肿瘤,我们用的什么呢?我们用的蔻仁,你看《温病条辩》,他们用的蔻仁。但是与阳虚有关、血液系统肿瘤,因为精血互化嘛,我们用的是砂仁,砂仁具有潜阳的作用,所以这个封髓丹就可以治疗白血病了,有一定的效果。那砂仁蔻仁不就单独的一味药嘛,他不是一个药,它们是有区别的,中药最大的区别,每个药很细微的区别。这个躁热不单纯是个热象,我举个例子,抛开这个四逆证,再看仲景,仲景讲一个心中烦闷用什么,半夏生姜汤,治疗精神神智疾病,莫名其妙的烦闷,这个很烦躁,舌苔厚腻,30g生姜30g半夏吃下去一付,它就可以见到缓解,它未必烦热烦闷就见得是热象。甚至对于有很多舌红苔黄腻的病人,我也见过火神派很多用附片的,有的呢它有兼制,像真武汤似的,还有像我们的老师,附子跟石膏、水牛角。附子量的变化他取的意义不一样,其实火神派的配伍很复杂的。我还是有一些体会 重要的是弄清楚三阴。太阴的话,它是但热不寒的,太阴的症状手脚不冷的,手脚心热的情况,它寒化热化,热化用桂枝汤或建中汤。太阴经出现五心烦热,这在肿瘤病人身上经常见,五心烦热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归耆建中汤等。一旦手脚冷就是少阴,另外一个就是厥阴,少阴温阳你用附片不见效的话,要取厥阴,厥阴寒化证。三阳的特点是在经在腑,三阴的特点是寒化热化,如果在厥阴的时候,要注意除了单纯的寒化热化,最多的是寒热错杂。太阴经的代表方,理中或桂枝啊。寒化热化,少阴证的代表方是什么啊?一个是代表方黄连阿胶汤,一个就是其他的像附片之类的。少阴寒化还有夹饮不夹饮的问题,太阳和少阴表里,太阳为寒水之经,少阴阳化不足,气化蒸腾不足有饮,少阴寒化,真武汤、附子汤之类的。在厥阴就是寒化、热化、寒热错杂,我看到好多用附片温阳不见效,转手去厥阴。举个例子,你如果遇到心衰的病人,用附片效果不好甚至加重,前面我们讲了这种心衰,你增强脏的收缩力,它更难过,那怎么办?我们转手去厥阴,厥阴经是什么——鸡鸣散,鸡鸣散的吴茱萸是入厥阴经的,一用之后下肢水肿的症状缓解。鸡鸣散是寒湿入腹即为下肢肿到腹部胀满。这是心衰的典型表现:下肢水肿和腹部的瘀血,吴茱萸都有奇效,所以火神派不见得都从附子找,未见得单纯用附子。你看我们的化癥回生丹主药吴茱萸和艾叶都是入厥阴经的。
17、我们看到火神派治疗失败的,我个人总结有几个原因:
配伍不合理。附子的毒副反应表现出来,病人用药用不下去,很多寒热错杂、浮阳、格阳的用附子配伍不合理,病人吃了之后上火。剂量不合理。附子的大中小剂量作用不一样。不是火神派的适应证。总是去温阳,其实它只不过是个四逆散证,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就可以解决手脚冷的问题,这刚好不是火神派的适应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厥阴经的病当少阴经治。其实,太阴经的病当少阴经去治(用附片)病人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太阴、少阴都有病的话,你用附片会有一定的效果。厥阴经的病当少阴经去治会有问题,好多人用附片或是大剂量的附片无效,应该转换一个思路去思考。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厥阴经的处方。寒热错杂:代表方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乌梅丸;厥阴寒化证:代表方是吴茱萸汤,吴茱萸汤治痨肿有效,吴茱萸对头颈部的肿瘤有一些效果,对呕吐化疗反应有一定的效果;由此引申出来鸡鸣散、实脾饮、温经汤、化癥回生丹等以吴茱萸类似的药为主的处方。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有很多治疗厥阴寒化证的药物处方:肉桂、吴茱萸、良姜、香附、川楝子等及天台乌药散。
18、六经辨证
我们单把厥阴寒化证拿出来说是因为厥阴寒化证容易和少阴寒化证相区别。三阴的特点是辨寒化热化,三阳的特点是辨在经在腑。我现在说的这么多需要强调一点,我们家六经辨证的一个经验:六经辨证首辨阴阳,辨在三阴三阳。辨三阳经辨在太阳、少阳、阳明之别。方法有二:首先辨脉,脉浮(辨在太阳经)、脉大(即脉洪,辨在阳明经)、脉长(即脉弦,辨在少阳经),再加之寒热的情况,发热恶寒(辨在太阳经)、但热不寒(辨在阳明经)、寒热往来(辨在少阳经)。辨明在三阳的具体哪一经,剩下的就是在经在腑的问题。太阳在经就是寒化热化,在腑就是蓄水蓄血。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把它断在哪一经,再看它有什么兼加合并证,六经辨证这么处理就比较简单一点,这是我们家里的经验,不见得很完美,只是入手好处理一点而已。
19、肿瘤阴阳问题
说到肿瘤的阴阳问题,既然讨论火神派就谈到了肿瘤的阴阳问题。肿瘤可以表现为全身寒局部热,也可以表现为全身热局部寒。肿瘤是一个生命,它是寄生在人身体上的生命,你想想肿瘤有基因突变,一部分基因和母体一样,一部分基因和母体不一样,这就是西医所说的嵌合体。三种情况的嵌合体妊娠:妊娠胎儿的基因一半和母体一样,一半和母体的基因不一样,它就是一个嵌合体,容易发生免疫排斥而流产;器官移植:移植的器官大部分基因和受体不同,是嵌合体;肿瘤:一部分基因一样,一部分基因不一样故也是嵌合体。既然是嵌合体,说明它是一个寄生在宿主的生命,所以阴阳之中有阴阳,五行之中有五行,肿瘤本身有阴阳五行。不论是用温阳的药物或是清热的药物,都要考虑到肿瘤自身的阴阳问题。比如清热的药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在使用中把细胞阻断在G0、G1期,故对于缓慢进展的肿瘤有效。我们常常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在化疗期间使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把细胞阻断在G0、G1期,那细胞周期特异性的化疗药效果就不好;那我们在用S期特异性的药物如卡培他滨这类药物时常常用人参、党参这些补气的药物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细胞合成、促进细胞增殖,把它推到S期,再用化疗疗效就会增加。这个阴阳的问题确实比较复杂,如果你单用人参党参,把细胞推到S期,会促进细胞生长,故单纯用党参人参治疗肿瘤确实值得推敲,但是经过复杂的配伍过后,效果就变了。我再说人参和化疗药的应用。其实在化疗的时候,人参和化疗药物(比如卡培他滨)的结合把细胞推到S期,用卡培他滨可增加疗效,如果单用人参可能有问题。我们知道化疗药物有两个作用:抑制免疫系统,杀死免疫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活化作用,因为化疗药物使肿瘤细胞的抗原释放,使机体打破对肿瘤的免疫耐受从而使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攻击肿瘤。那为什么有的人化疗有效有的人就不行呢;有的人使用化疗药以后,化疗副作用大,表现为免疫抑制作用,全身状态不好,肿瘤细胞释放的抗原不能活化免疫系统。那我们配合使用补气的、温阳的中药的时候,化疗药把肿瘤细胞杀死,抗原释放,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能够识别它攻击它,所以我们在化疗以后使用扶正的中药确实使化疗后维持的时间更长。比如姑息性的化疗,化疗停止后两三个月以后肿瘤就进展了,复查需要再做化疗,但是六个周期以后,再做化疗就很困难了。但是我们使用中药的患者,化疗后两三个月肿瘤进展的有但是很少,这是因为化疗以后肿瘤细胞释放抗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使免疫系统活化、使免疫系统真正去攻击肿瘤细胞。正常情况下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不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免疫系统不能够攻击肿瘤,我们称之为正邪不争。我们经常讲邪正相争,正邪不争即正和邪不发生抗争,正和邪自顾自的,西医叫免疫耐受即有抗原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它。肿瘤就是免疫耐受。怎么引起正邪相争,化疗就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化疗使肿瘤的抗原释放,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能识别它,但是化疗抑制免疫系统,我们使用中药来拮抗化疗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然后让化疗释放抗原,使正邪相争从而使化疗维持的时间要长,虽然也有治疗失败的,但是总体的效果要比单用化疗好的多。这个正邪不争的处理是我们家的一个小小的经验,做到让正邪相争。正邪不争有很多的原因从西医上来讲主要是免疫耐受(有抗原但是免疫系统不攻击它)。肿瘤抗原是细胞类抗原,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突变和基因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涉及到基因的问题就谈到了肾,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这是由基因控制的。肿瘤深入肾分,怎么样托邪外出,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肿瘤我们没有找到办法。个别肿瘤有一些办法。所以温阳和升阳还是两个概念,进一步拓展来说这个温和补是两个概念,火神派医家郑钦安强调温的,张景岳强调补的,其实温补是不一样的。温阳和升阳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怎么升阳托邪外出治疗肿瘤。像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乙肝也是基因整合,这也是在DNA水平上,它又是一个概念。那在补的问题上,补肾气是最基本的,然后是补肾阴补肾阳,单补阴阳不见效要填精的,填精不效还要打通奇经八脉,道家医学李濒湖讲的很多了。前三三后三三,两个三一串串,只在其中颠倒颠。这是黄老前面那个内经图,前三三讲前面三个穴位,后三三讲后面三个穴位,中间一串串是中间三个穴位(这是冲脉阳气升降的通路),所以它就是九个穴位,这就对温阳学说更丰富了。如果单纯理解郑钦安的那一点点东西是不行的,还需要进一步去拓展它。
20、虫类药问题
看到虫类药,我反对不加区别的去使用虫类药。认为虫类药都可以活血通络、减毒这是有问题的。例如:蜂房是一个温肾阳的药物,可以增加雄激素,古籍里用来治疗乳腺癌用蜂房很多,《外科证治全生集》里乳腺癌都烂了还用了有子蜂房;那前列腺你能用吗,那是增加雄激素的。所以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来看虫类药,每个虫类药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蝉衣在温病的升降散中使用,蝉衣的特点是刺激干扰素分泌的,它在温病里用的很多,认为它走表。应该把每个虫类药的区别都搞清楚,分别去使用它,我们会根据病人的证型和疾病去使用虫类药。四川的处方中使用虫类药很多,这是四川的特点,五个七个虫类药一起用,它都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减使用的,我反对把虫类药当成一个药去使用。虫类药中也有温阳的。说到肺癌,我们常用蜂房和艾叶来温阳、用蜈蚣来止咳,肺癌很多的咳嗽是刺激性咳嗽,蜈蚣减轻百日咳(刺激的咳嗽),其他的药没有这个作用,所以还有很多很细的东西要仔细体会。医不传在方,方不传在量,理法方药要落实到方,理是基础、然后是法、然后是方、最后是药,方要落实到每一个药上,这个药的观念还是在于量。
21、用药注意点,摆脱阴阳论阴阳
最后说一点,(不一定对)我希望能够摆脱阴阳论阴阳。因为火神派的方法不一定有阳虚,有清热解毒的药也不一定有热毒。再比如说我们用四妙勇安汤这个脱疽的处方来治疗血栓,很多病人没有阴虚的症状,仍然使用玄参,加上大剂量的当归、银花,因为它们配伍起来就有溶栓作用。用热药不一定有热,用寒药不一定有寒,但是要注意体质,用热药没有热的时候你要考虑到寒的一方面,用寒药没有寒的时候要考虑到热的一方面。配伍是火神派的一个诀窍,他要使用附子功能的时候,病人没有明显的寒热情况,他有很复杂的一个配伍。在这里摆脱阴阳论阴阳,治疗疾病首辨阴阳,伤寒论里最早就说了病发于阴、病发于阳,阴阳都分不清就一错到底了,这阴阳是关键。但是特殊的时候要摆脱阴阳论阴阳。
22、辨证
说到中医的辩证方法常见的有: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其实还是有气化辨证,辨病机的,气化学说麻烦一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辨阴阳为疾病的总纲,把八纲辨证的思想加进去,以阴阳总纲辨出三阴三阳,把六经辨证加进去,表里都融进去,再把脏腑套到三阴三阳里。我个人看病还是强调六经辩证,抓住纲领后相对比较简单,我个人使用的学说是六经气化,标本中间为核心这个学说。
 最后一句话,再举个例子,黄芪和人参,如果化疗后要增强免疫,这个人参更多是适应元作用,走里,黄芪更多是提高免疫,补气嘛,走肺经。所以单纯补气你可以用黄芪,有很多配伍。但是如果你要这个病人全身情况很差,消瘦消耗营养不良,要增强这个合成代谢就要用人参。人参这个合成代谢的作用比黄芪强,所以四君子汤是使用人参的嘛。但是你用人参,又怕他人参这个合成代谢促进肿瘤生长,你可以用一些药物,把细胞阻断在G0、G1期,如配伍清热解毒的药物,以及芍药啊等等,反正一起配伍,这个人参促进肺癌生长的作用没有了,增强合成代谢的作用还有,这就是中医配伍的诀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