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拆书帮的方法可能是错的。

 长沙7喜 2016-06-18

对不起,拆书帮的方法可能是错的。亲爱的读者:

这是来自何以宽的第58封信。

这几天自己正好在整理《这样读书就够了》的读书笔记。这本书主要围绕“拆书”这个方法对成人学习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解答。

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拆书——读者只需选择书籍的某一个片段,进行相关的思考并加以

利用到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它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知识本身没有太多意义,而是学习者如何把它应用到实际

场景中更为重要的多。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读者从此不需要面临通读整本书的压力,从此不需要为无法记住知识而烦恼不堪,从此知识应用效率更高。

甚至于,通过拆书帮这个组织的引导,读者可能连需要拆书的这本书都无需提前阅读,只

需要跟着步骤来就可能收获颇丰。

看起来这么好的读书方法,却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它的整个拆书方法的理念存在一个巨大前提:这本书本身没有问题。

因为这本书本身没有问题,咱们才可以选择忽略书籍的论证理论的过程,而直接摘录它的精彩片段或结论加以分析和利用。

也就是说,拆书帮的读书方法因为一方面要缓解读者的一系列读书压力,一方面要强调足够的知识应用,极其有可能因此忽略知识本身的正确与否。

尽管拆书帮的拆书活动的环节之一是选取一本好书籍。但是,咱们有理由相信:好书籍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随时有可能失效。

或者,它本身就可能是一个谬误,只是市场炒作起来的。这点尤其体现在热门畅销书里面,甚至高评分都不一定代表这本书就是质量优良的。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忽略书籍的结论论证过程而直接获取结论进行知识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同时,咱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结论能够成功的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并不能代表这个结论本身就是正确的。

证明一个结论本身是否正确的方法有且只有一个:论证。

至于这个通过论证的结论是否能够成功的解释事物的现象则是另一回事情了。但是,未经

论证的结论不具备科学性。

它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通俗的讲,这个理论没法准确的作用于相同的事情。今天,你可能发现这个理论超级适合解决这个事情,明天用相同的方法就做错事了。

这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搞懂究竟理论是否正确而带来的知识安全隐患。

为什么拆书帮的知识大多数可以得心应手的应用?

因为它是基于人的联想而引申出来的知识应用场景,这个时候,其实知识本来的模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了。

因此,这个延伸结论可能会是正确的。

所以,从整体来说,拆书帮的读书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同时,这个大前提假设是不容忽

视的,否则容易酿成大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