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典著作好,还是二手解读书好?

 变种菜刀 2018-08-1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出现一种讨论:读经典著作好?还是读二手解读书好?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 原来不仅书籍有二手的,知识也有二手的。

可能是因为“二手”这词给人的刻板印象不好吧,很多人害怕自己学的知识不够高级,看的总是别人解读过的知识,没有太高价值——以至于有人把读二手书比喻为“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


于是,怀着买包不买A货,读书不看二手的心态,很多人开始宣称自己:只读经典。

书,非经典不能读也。道理也很清楚:世间图书,糟粕多,而真知少,人生苦短,只读盖棺定论的经典,只读原汁原味的原版。


这个观点听起来特别有道理,不过,这个世界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经典原著派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反对派的鞋子就扔上来了:“喂喂喂,说什么只读经典?你这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好不好?!”


在反对派看来,在今天这个知识大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居然还有人“只读经典”?殊不知很多经典,只是在当年提出来的时候令人耳目一新。

但时过境迁,到了今天,社会环境已经全然变化,科技、文化的进步使得前人的很多经典思想早已成为常识,甚至已经被证伪了。我们有那么多新的思想、更科学的知识要学习探索,还有人守着老旧书籍不放,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你看,有意思不?就连读什么书这个问题,都是有左中右派的。


如果你要问我:读书到底该读原著还是二手解读书呢?

我的答案是:都可以。



这可真是没有原则的答案啊。

不过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世界的问题,从来不是单选题。


在我看来,讨论读原著好还是读二手解读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好不好'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取决于你的目标。


如果从开拓眼界、了解更多可能性的角度看,甭管黑猫白猫,能给我们启发的书,就是好猫。

一般而言,读书越博杂、越丰富的人,眼界和胸怀越有可能更开阔些。


当然,同样一本书,能不能给人启发,开拓人眼界,也不仅仅取决于书本身。

所谓媒介即内容,信息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信息的内容是什么,同时与阅读者本人素养以及阅读时所处环境时代背景有关。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算是几手信息呢?可是他偏偏就产生了影响全人类的巨大启发。


因此,在我看来,宏观来看,读二手解读书与经典名著本身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反而,我们更应该关注我们读书的能力:知道遇到什么问题时,该读什么类型的书。


1

二手解读书

· 快速入门陌生领域的地图

· 理解新概念的翻译官


先说二手解读书。

我对二手解读书的定义是:凡是书籍主要观点不是基于作者原创研究的结果,都算二手解读书。事实上,大多数畅销书,都是二手解读书。


在我看来,二手解读的书籍在遇到“求新”和“求快”两个问题时,十分有用:


(1)【求新】

读者要进入一个新领域,但是对这个领域的系统结构不理解时。


我们要学习一个陌生领域的知识时,往往觉得各种生僻的概念、方法乃至人物特别多,学起来就很吃力。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自己的经验是:阅读前人对这个领域关键问题的梳理,快速预览整个领域,是一个高效的手段。这种快速预览的方法就好比我们用手机导航时,先看全程导航概览图会让我们对接下来的行程心中有数一样。


因此,网上有不少人在推荐学习方法的时候,会建议大家读书的时候画“知识树”,然后再整理出知识地图。这么做,其实就是想让大家自己整理出这个知识导航地图。


这个方法当然有用,但是,一方面这个方法用在我们想要快速理解问题的时候,就显得慢了很多;另一方面,我们本来也是一个初学者,整理出来的知识地图,难免“以偏概全”。

要是生活里也有像手机地图APP一样的知识“导航概览图”就好了。


对这个问题,我还真发现了一个实用的“导览概览图”,那就是:阅读你所要研究领域的“研究综述”或者“思想发展史”。

因为,这样的内容几乎就是别人画好的知识树和梳理出来的知识地图,让我们把一个个具体知识点背后的相互关系串联起来。


比如,我想要了解进化生物学的问题时,并没有上来就读具体的生物学著作,而是先找到了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的《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这本书把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梳理得非常系统,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一直讲到了达尔文。


看完这本书,我很快就对生物学的核心知识概念有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认识。当我再去看具体问题的书籍时,看到很多内容都能与这本书中讲过的发展历史联系起来,自动脑补背后剧情,学习的效率自然大幅提升。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高质量的二手著作带路,自己要快速了解这个领域该多麻烦。


与此类似,当我在研究索罗斯的金融思想时,不仅会研读索罗斯自己写的书籍,我还会找很多其他人对索罗斯思想研究的文章和书籍,透过别人的分析和评论,我也对索罗斯的投资思想有了更全面、更多维的认识。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本好的评论性或者综合性的二手解读书,对我们快速切入一个领域或理解一个问题有多重要。


事实上,当我对一个问题感兴趣时,总会先去谷歌学术搜索这个主题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找引用频次高的研究综述。

一般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能让我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就对这个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如果能够找到这个领域的“思想发展史”,那就更好了~这等于拿到了一本这个领域的高精度的思想地图,对学习大有裨益。


当然,这种研究综述文章或者思想史书籍显然是“二手知识”的大集合,可是它们的价值却非同一般,我简直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作者的工作,我研究新领域的困难会增加多少。


这就是我通过二手解读书学习新领域的一个重要方法。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我说这个学习技巧的时候,会觉得很惊奇:你怎么还去看学术论文?那东西有用吗?就算有用,我又不准备当学者、科学家,没必要看吧。


哈哈,我看学术论文也不是为了当学者和科学家。

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是要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甚至更多时候是解决商业问题的;而商业中的很多问题,其实学术界早有学者认真研究过类似的问题,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别人辛苦研究的思想成果,不拿来学习,岂不浪费?



因此,这种快速了解一个新领域的方法,一样可以用在商业问题分析,尤其是商业战略分析里。


有一次,古典老师和我聊起说唱节目突然兴起的现象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角度。他说,说唱节目突然兴起,其实是一个“另类”文化,发展到“亚文化”到突然有可能成为“新文化”的过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突然就想到:如果顺着这个角度想的话,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分析另类文化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展为亚文化,又在什么情况下亚文化有机会成为新文化,从而让我们对一些文化产业的内容兴起会有更好的预见力。


因为,我所从事的旅游业,本来就是一个和文化现象紧密共生的行业,不同的文化思潮对旅游产品的定位、设计和营销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最近兴起的抖音视频带火了很多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如果我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旅游文化产业,那么是不是对旅游业的投资判断就有更多的维度呢?


你看,现在我为了理解一个商业问题,就需要了解一个新的学术领域:亚文化演变的动力。

怎么办?答案你一定知道了,我就是先查找相关研究论文,快速了解人们对这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后,稍作加工整理就能把相关工具用到旅游文化现象的分析中了。


你看,这就是我对二手解读书籍资料的第一个用法:帮助自己快速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



(2)【求快】

读者的目的是快速找到一些解决方案和实用方法时。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种汇总全貌类型的二手解读书外,其他二手解读书往往聚焦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理论上,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宏观的视野。没关系,这种二手解读书也有其妙用:帮助我们形象地理解、应用原本枯燥的理论。


二手解读书往往就是把原本的理论“干货”结合具体场景来分析,或者是用不那么精确的类比、故事、案例等帮助我们理解理论,这个二手解读工作看起来是对知识的“注水行为”,但是,这种把枯燥道理转变成我们熟悉场景的解读,反而更容易让我们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联系,产生更多启发。


比如,你看讲幽默的“经典”理论会提到:“不一致原理”。即,原因和结果不一致时,会让人发笑。


看到这种描述,你可能不太容易懂,而二手解读书会给你举例子:

我打你左脸,你捂住左脸,是委屈。打你左脸,捂住右脸,那就是幽默。

这么一说,你是不是反而比看原理更容易理解了?


所以在我看来,二手解读书在我们快速了解陌生领域、理解枯燥理论知识方面是有独特优势的。


(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宏观上讨论原著经典与二手解读书。在具体的书籍上也存在二手解读书很生涩无趣,经典著作却风趣有启发的。这里只是说一般情况的可能性。)



2

经典著作

· 结论背后的意义更重要


尽管二手解读书很有价值,但我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经典著作上。


不过,我首先要强调的是,我这里说的经典著作,和通常说的“经典”不同。通常的经典是指“代表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国学内容,或者文笔特别出彩、表达情感的文章书籍,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而我这里强调的经典著作,主要是指“思想开创”方面的经典,是一个学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是人类精神世界探索阶段性高地,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有人可能会说,前面不是说了,这些历史上经典书籍的结论,今天已经是常识了,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已经是中学课本的内容了,那我们还读这些历史经典书籍干什么?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如果从工具方法实用的角度而言,确实如此。今天教科书上知识理论要系统、权威得多,看教科书掌握这些结论就够了。但是,读经典著作的价值真的在于它的结论吗?


NO,和教科书不同,经典著作真正重要的根本不是具体的答案本身,而是还原历史上最聪明、最伟大的人物,他们为什么做出了同时代人都没有做出的成绩?他们面对了什么样的挑战?提出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学习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面对困难的经历、思维过程、思考方法,远比具体的结论更加重要——学习思维方式比具体结论更重要。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我也不是在读“经典著作”,我是在读“伟大人物”。


事实上,我读经典著作的线索并不是书籍而是人物。因此,我不会抱着一本《相对论》或《物种起源》埋头苦读,相反,我会在看这些经典著作的同时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作者的生平如何?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那个时候主流文化是什么?人们相信什么?排斥什么?这种思潮影响了作者吗?作者所处时代的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或特点是什么?他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又如何取得了突破?

……


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回到历史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才能真正理解他工作成绩的伟大意义。

那些最伟大的成就者取得的成果、结论或许终将会归于平常,但他们在奋斗过程中展现的态度、精神,乃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是充满活力的,直到今天都会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从思想世界再延伸一下的话,我们对历史中最关键的一些事件和人物进行复盘,本身就是一种“经典”的重读。

去年春节期间,我读完了王树增老师的《长征》和《抗日战争》两套长篇小说。如果你从结论的角度看,这些书有什么好读的——长征走完了,抗日胜利了。


可是我真正要看的是:红军/共产党怎么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生存下来,逐步发展壮大的?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会看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当年在长征中发生的故事,对今天的每个人和企业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所以,读经典书,除了know what外,更要know how和know why。


经典的结论已经在时间的变迁中凝固为具体理论、工具和方法,成为“静态”的知识了,但这个过程中承载的方法论、思想观念和精神导向却是鲜活的、流动的,富有生命力的。

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知识”背后的“思维过程”、“思考方法”和“精神力量”等更宝贵的财富。


当然了,这样读经典书,显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比一般更多。但是,正如芒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考虑到历史上最杰出人物取得的成绩,我们花费在研究他们身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与其把时间花在听庸人的说教上,倒不如研究大师的思想。在这点上,我是坚守“慢即是快”的。



最后,问两个问题:

1、你是如何选书的?

2、有哪本书你读后特别受启发,很想推荐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留言区分享给大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