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文化散说113 孙子 孙子作人名称谓,凭空比老子低几辈。历史上称孙子的还是两个人。一个叫孙武,一个叫孙膑。这里说孙武。因为一般以为的《孙子兵法》是孙武的作品,而孙膑所作叫《孙膑兵法》。 孙武(前545-前470),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人。孙子是后世尊称。孙姓出齐国田完之孙田书。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采邑在乐安。田书之孙叫孙武。因田氏之乱,奔吴,为将军。孙武斩姬练兵,觉得吴王赏识。孙武与吴子胥大举攻楚,几灭楚国。名震天下。后吴王阖闾死,夫差继任吴王,孙子归隐而着兵法著作即今传《孙子兵法》十三篇。孙武之了孙明被吴王封为富春侯,富春孙氏即孙武后代。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兵法著作,也是最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书孙武被后世尊为兵圣、百世兵家之师。宋代追封为“沪渎侯”。 孙武的后代到战国时有孙膑。因为在魏庞涓嫉害而受膑刑,故名孙膑。孙膑与庞涓同学于鬼谷子,后为齐军师战胜魏庞涓。成名后着兵法,即《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为《齐孙子》。因为同姓同门出两个大军事家,都可称孙子。所以孙武也称孙武子。历史上经常有人怀疑二孙是否同为一人,1972年山东考古汉墓出土《孙膑兵法》三十篇,才证明两位孙子确实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