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近视,眶上神经痛的穴位——头临泣穴

 徐孝国图书馆 2016-06-18

 

穴位密码(xueweimima)---微信关键词自动回复因平台限制,部分穴位暂无法查询,想了解更多穴位高清穴位图,可尝试穴位密码搜索,回复“穴位”或“查询”,即可查询自己想要的穴位~

    头临泣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头痛、目眩、流泪等作用。头临泣穴的位置: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详见本文图解头临泣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头临泣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头临泣穴的位置
 

    【头临泣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一个)

    【穴位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穴名解说
 

    【头临泣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别名:临池。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

     【名解】头临泣。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居高位而朝向低位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行变化为由上而下。泣,泪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穴内水湿从天部滴落于地部。本穴物质为阳白穴上传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降水云气,雨滴由天部降于地部,如泪滴从上落下,故名。临池名意与头临泣同,池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降水云气,富含水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胆经上行目窗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头临泣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流泪、鼻塞、耳聋等头面五官病症;治疗小儿惊痫、癫痫。


    【作用功效】头临泣穴,降浊升清、安神定志、聪耳明目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近视,眶上神经痛。


    【穴位配伍】头临泣穴配水沟穴大椎穴、十宣穴、腰奇穴治癫痫、中风昏迷;头临泣穴配间使穴、大椎穴肝俞穴胆俞穴治疟疾;头临泣穴配印堂穴百会穴头维穴,治头痛;头临泣穴配腕骨穴、阳谷穴、申脉穴治风眩。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平刺头临泣穴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艾条灸头临泣穴5-10分钟。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揉按穴位,有酸、胀、痛的感觉、重按时鼻腔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