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堂》巧用饮食祛湿热 解郁症

 图书 馆员 2016-06-19
《巧用饮食祛湿热》  关键词:脾胃气机循环 湿邪 湿热 耳穴

专家:魏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您有没有在夏季进入过蔬菜大棚呢?在里面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今天现场就带来了一个微缩版的蔬菜大棚,里面还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蘑菇,看着这些蘑菇,您可能会觉得很好看,但我们今天的专家却说,如果我们身体也像这个蔬菜大棚一样“湿热”,身体里就会长很多可怕的“蘑菇”。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主任魏玮做客《养生堂》,为您讲述《巧用饮食祛湿热》。



体内的湿热是如何形成的呢?正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熬夜、饮食不节等问题,就会造成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的身体变成像“大棚”一样的潮湿温室,从消化方面来说,就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易发胃食管反流病、甚至出现胃部息肉等问题。

只有调整体内内在环境,调整脾胃的气机循环,使脾和胃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养生堂》。

湿邪困脾的症状有很多,这类病人也是脾胃病科最常见的,主要不适的症状为脾胃胀满、嗳腐、大便不爽。魏主任通过辨证在现场找出有湿邪困脾情况的两位观众,并给他们带了一杯由平胃散化裁而来的代茶饮,适合日常有湿热困脾症状的观众饮用。



外部环境因素有时候也会影响我们体内的环境。夏季也是体内湿热盛行的外因之一。在夏天这个季节,是单纯的湿热,为时邪外感,或嗜食辛辣肥厚之品,以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湿热内阻。暑是夏天的主气。热气逼人汗出,人们自然喜欢到阴凉之地和空调室里乘凉,从气温较高处骤然进入阴凉处,汗出衣里,毛孔紧闭,都会使水湿之气停在体内经络、筋骨、肌肉等处。所以夏季湿邪困脾更容易发展为湿热困脾,那么湿热困脾的症状都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魏主任还带了一杯祛湿消热的小饮品,可以日常饮用。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养生堂》。


耳廓对映于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甚至更小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其相对应的部位,耳廓就像一个头在下,四肢在上,胸腹及躯干在中间如子宫内倒置的胎儿的姿态,将耳朵表面解剖名称与脏腑间对映,其中耳轮脚周围相当是消化道,耳甲艇相当是腹腔。选取脾胃两个穴位贴上王不留行子可以调节脾胃平衡。下图就是现场我们选取的穴位了,具体要怎么操作呢?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养生堂》。


《巧用饮食解郁症》 关键词:解郁 解郁香囊 理气豆腐 双花茶

专家:魏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主任

一个30岁的小伙子,从十多年前开始每天腹泻7-10次。由于每次腹泻突然,不敢外出旅游,而且租房的地点离单位步行只有5分钟,方便随时赶回家去上厕所。由于腹泻痛苦异常,多次拒绝出差,工作单位意见较多,工作压力大,导致长期失眠。从来不敢吃水果,更不要说凉菜了。他到底怎么了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胃肠功能如此之差呢?

这个小伙子后来找到了魏主任,经过检查,也做了肠镜,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后来经过仔细询问,发现小伙子的病根来自于高考时期的紧张焦虑。后来逐渐发展,变成了今天这样。

在中医看来,这是情志致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被称为五志。



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这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病变脏腑多涉及脾胃、肠、肝。情志病变最易引发肝气瘀滞,肝郁脾虚。经常可见烦躁、精神抑郁、忧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越重,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越明显。

那我们如何来调畅情志呢?先来看“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循环:这个理论的出处是《素问·刺禁论》:“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

人体背北面南的站立,左为东,右为西,生发之气由东而 升,春之候也,故曰“肝生于左”;敛降之气自西而降,秋之候也,故曰“肺藏 于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主生发之气,故谓之“生”,肺主肃降收敛之气,故曰“藏”。

因此,“肝左肺右”之说,突出反映了肝气左升、肺气右降的生理习 性,揭示了其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中的生理关系和地位。气有降则有升,无降则无升,纯降则不升。浊阴从肺右降,则胸中旷若太虚,无有窒塞;清阳则以从肝左升,是谓有降有升。《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旨在说明肝主升发、肺主肃降的生理特性和两脏之间的生理关系,而并非解剖学的概念。


今天在节目中给大家推荐解郁的饮食妙法三招。解郁妙法一:理气豆腐。这道菜中,陈皮、豆蔻都是香料,经常做饭煮肉有的家庭会放,他们既是香料,也是药物,都有芳香化湿、理气祛痰的作用;而白扁豆可以健脾利水,豆腐性凉味甘,中医认为它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西医发现它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这道菜又好吃,又治病,中医讲药食同源就是这个道理。

解郁妙法二:佛手郁金粥。制作方法:将佛手、郁金、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文火煮成粥,调味即可。特点:佛手能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化痰,对肠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郁金可以行气解郁,活血止痛,清心凉血;粳米滋养胃液,益胃,保护胃气。适应证:疏肝解郁,理气养胃。适用于精神压力较大、肝木乘脾者。

解郁妙法三:双花茶。制作方法:加水同煮。适应证:适用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理气活血。玫瑰花微温,味辛甘,有理气活血、化湿和中的作用,西医讲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白梅花性平,味酸涩,入肝、肺二经,结合咱们刚才所讲“肝肺循环”的理论,它擅长疏肝和胃化痰。常饮此茶可以解郁养颜哦!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妙招——以艾叶、香附、薄荷三味药,以1:1:1的比例放置于香囊内随身携带,常闻其香气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可化湿理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