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医针法 简介

 并不hy 2016-06-19

易医针法-----简介

/胡逸玄

易医针法,得源于道家“无为自化”之理。“形、气、神”三阶为其旨。“象数”为其用。不定经穴,自成体系。符于古医所传之“针家不诊”之奥。

针灸之法,重在“得气”。是(经)有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气至”之现象,历来诸家虽有言及,但均未言及相应之手法(心法)。古医传针,以寒用烧山火,热用透天凉为境界,虽有言及手法,然历来诸贤,得之者饥若游蛙。

吾人历载道门法脉,承习炁道针法,用以疗人,多有佳效。炁道针法重在摸气,此法传之不易,于当下社会,习性被拘者难以体会。故而简化妙思,以易经“象数”之理为用,以道家“无为自化”,为思想。以“形、气、神”三阶为旨。施用之用针刺之技,而作“易医针法”。

易医针法,以“宁神”为宗,以“觉气”为旨,以“象数”为用,不定经穴。又可称之谓“象数针法”。刺之于人,以“调形调气调神”为主。

微针调形0.160.14针)

微针调形:指以细微柔软的针调治相应区位有形之异常。

骨部:适合手法复正。微针调形

筋肌部:微针调形

皮部:微针调形、微刺出血

柔针调炁0.12至更细之针)

柔针调炁:指以细软极柔之针调治无形之炁

注:针外之空,空中之机,机中之炁

柔针调神0.12至更细之针)

柔针调神:指以细软极柔之针调治有神之识

注:针外之灵,灵中之识,识中之神

微针调形柔针调炁柔针调神均会出现诸多感应现象,根据现象之不同,大致分为“之别。

形感:又谓“形感现象”主要常见以酸、麻、胀、痛,电流放射等为主

气感:又谓“气感现象”主要常见以冷、热、麻、痒、游晃、嗜睡、震颤等为主

神感:又谓“神感现象”主要常见以“哭、笑、柔、躁等为主。

以上所示,乃“易医针灸”整体思想及理论框架。相关详细操作与内容,请参阅《易医针灸学、《易医针经》等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