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结合话养生

 tjboyue 2016-06-19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传榜2015十大网络国学公号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行云流水 张维良 - 养生音乐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止?爱动的,爱静的,都有长寿的。那么,究竟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怎么样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仔细阅读古代中医经典,中医历来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的具体方式,精髓应该是外动内静,身动心静。

心静恬淡,防病当先

与外动相比,我们更要强调的是内静。


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心态的淡泊平静,《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家看看,精神内守,病心安理得,悠闲自在,对于疾病的预防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当然就易于长寿。



相反,如果情绪不好,对健康就起不到好的作用,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生活中常见、小说里面常写的急火攻心、忧郁而死、相思成疾、大喜过望的范进中举而发癫狂等,都是情绪不佳带来的恶果。


外动内静。身动心静,做到动静结合,才是养生的高境界。

运动虽好,适度为要

《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孙恩邈就体会到运动能够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的积极作用。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正确的运动对健康肯定是有利的。



外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运动方式有的有浓厚的中医特色,比如有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放风筝、钓鱼等;还有被动的运动,借助他人之力,使自己的肌肉关节等发生运动,眼下比较流行的推拿按摩、足底按摩、韩式松骨、泰式按摩等均属于此类。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保健强身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孙思邈就曾经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强调了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适合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黄帝内经》也是这样强调的,无论是什么运动方式,过度了都不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黄帝内经》还这样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不妄作劳”,就是不能劳作太过的意思,当然,广义的劳作又包括多方面,如心劳、身劳、房劳(性生活),等等。

▽▽▽

静下心来,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不但能够少生病,对我们的健康一样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同时结合运动就可以说是最完美的养生之法了。


编辑 | 燕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