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讀書丨現代金文著錄書概述

 Susie3972 2016-06-19

前兩週我們連續推送了 宋代金文著錄概述清代金文著錄概述(上)清代金文著錄概述(下)(點擊標題可查看),本期準備介紹一下現代金文著錄書。


這裏所說的現代,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至今。下面先將1949年以前的著錄書簡單羅列。

 



清宮舊藏著錄書有容庚編《寶蘊樓彝器圖錄》(清奉天行宮所藏九十二器,1929年北平京華印書局)、容庚編《武英殿彝器圖錄》(清熱河行宮所藏一百器,1934年影印)、《西清彝器拾遺》(頤和園所藏二十器,1940年影印)。私家藏器的著錄主要有羅振玉編《夢郼草堂吉金圖》三卷及《續編》一卷(1917、1918年珂羅版),孫壯編《澂秋館吉金圖》二冊(1931年石印),容庚編《頌齋吉金圖錄》一冊及《續錄》二冊(1933、1938年影印),于省吾編《雙劍誃吉金圖錄》二卷(1934年影印),劉體智編《善齋吉金錄》二十八冊(1934年石印),商承祚編《十二家吉金圖錄》二冊(1935年影印),羅振玉編《貞松堂吉金圖》三卷(1936年影印),容庚編《善齋彝器圖錄》三冊(1936年影印),李泰棻編《癡盦藏金》一冊及《續集》一冊(1940、1941年影印),于省吾編《雙劍誃古器物圖錄》二卷(1940年影印),梁上椿編《巖窟吉金圖錄》二冊(1943年影印)。古董商經眼錄有黃濬《鄴中片羽初集》二冊、《二集》二冊、《三集》二冊(1935、1937、1944年影印),黃濬《尊古齋所見吉金圖》四卷(1936年影印)。新出土器集錄有關百益編《新鄭古器圖錄》二卷(1929年影印),孫海波編《新鄭彝器》二冊(1936年影印),孫海波編《浚縣彝器》一冊(1938年影印),關百益編《鄭冢古器圖考》十二卷(1940年石印),劉節編《壽縣出土楚器圖釋》(1935年)。地區銅器集錄有孫海波編《河南吉金圖志》(1940年影印)。

 

以上這些著錄書,除少數是繪圖外,多數是由照相製版,改變了過去單純依靠繪圖造成的器形不準確的弊端,爲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資料。此外,這些圖錄不僅介紹器形,還刊有器銘拓本,或亦有紋飾拓本。由於採取了這些完備的著錄形式,使研究者得以將器形、銘文、紋飾綜合起來研究,從而有助於改變清代學者只注重銘文考釋而忽視器形紋飾的研究傳統,將青銅器研究推向科學化與現代化。


另外還有一些僅錄銘文的著錄書:鄒安《周金文存》(附六卷補遺,1916年石印本),羅振玉《殷文存》二卷(1917年石印本),劉體智《小校經閣金石拓本》十八卷(1933年石印本),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1936年影印)


下面擇要介紹《三代吉金文存》以後至今的金文著錄書。



     


《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

羅振玉  編


此書1936年在日本影印出版,以羅振玉自己搜集的拓本爲主,所缺者從已刊的金文著錄中補,依當時標準剔除了僞銘,幾乎網羅了當時所能見到的全部銘文,成爲著錄商周金文集大成的著作。在出版後的近半個世紀裏,它以收羅宏富、印刷精良而聞名於世,無有別書可替代。拓本多精品,鑒別亦較嚴,印刷精美。銘文均以原大拓本付印。從食器、禮器,樂器到兵器,分類按銘文字數多少排列,搜羅頗富。但除拓本和目錄外,有關器形、出土、著錄、收藏等說明均付闕如,解決這些問題可參看林巳奈夫《三代吉金文存器影參照目錄(附小校經閣金文拓本目錄)》(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增訂版),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中華書局1981年)。1983年中華書局影印本書末附孫稚雛《三代吉金文存辨正》,逐項討論本書有關問題並訂正訛誤。






《商周金文錄遺》

于省吾  編

科學出版社,1957年


本書著錄616件器的拓本,其中約三分之二(407器)爲作者多年來所搜集,其餘三分之一的拓本借自著名學者如郭沫若、容庚、商承祚、唐蘭、陳夢家、胡厚宣、陳保之等先生所藏。書中著錄所有銅器銘文基本爲羅氏《三代吉金文存》未曾著錄,間有羅書原拓模糊而以較清楚者補充之。拓本以器類與字數多少爲次第,銘文短長由一二字以達二百餘字。全書一仍羅書體例,僅著錄拓本,而無釋文。



 



《殷周金文集成》(全十八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編

中華書局,1984—1994年


《殷周金文集成》收錄國內外博物館、其他單位和私人收藏的傳世銅器、各地歷年考古發現中獲得的銅器、宋代以來著錄諸書中現已不知所在的銅器以及未曾見於著錄的銘文資料,以器類及字數多少排列。是殷周有銘銅器資料的集成性彙編,全書共收器11983件,收器截止於1988年。全書每一分冊銘文部分後錄有該冊銘文說明,逐一交代所收器物的字數、時代、著錄、出土、流傳、現藏、資料來源,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是迄今影響最大的一部集青銅器銘文之大成的著錄書。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配套的器影彙編至今未能面世。


本書2007年出了修訂增補本(全八冊),其修訂增補工作主要有:增補了一些器銘的新見著錄信息,更換了一些不夠清楚的拓本,對一些不夠清晰的戰國兵器銘文等附上董珊先生所作摹本,在拓片旁增附《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的釋文等。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全四冊)

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 編

文物出版社,1986、1987、1988、1990年

 

此書精選商周重要青銅器銘文,以1979年爲限,收錄商器21件、西周器512件、東周器392件。第一卷爲商、西周器銘文,第二卷爲東周器銘文,第三卷爲商、西周器銘文的釋文及注釋,第四卷爲東周器銘文的釋文及注釋;商和西周以時代爲序,東周以國別爲序。卷一、卷二選用的拓本絕大部分是原大印刷出版的精拓,曾由編寫組經過三年時間在全國六十二家博物館及收藏單位進行普查式的墨拓工作。卷三、卷四的內容除了釋文和注釋外,還附有器物本身的相關信息(時代、別名、出土時地、尺寸、藏處等)及縮小拓本,便於和釋文對照。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全四冊)

劉雨 盧巖  著

中華書局,2002年


本書是《殷周金文集成》出版以後,陸續發現的殷周金文新資料的彙編,資料主要取自國內外報刊雜誌以及有關考古報告、銅器圖錄等。其中正編收器1258件,附錄收器96件,共計1354件。資料收集工作大體截止於1999年5月底。本書後附錄《銘文人名索引》、《銘文官名索引》、《銘文地名索引》《銘文族名索引》以及《器物出土地表》、《器物現藏地表》、《器物時代分期表》、《引用書目及簡稱表》等,便於分類檢索。


由劉雨、嚴志斌編集的《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於2010年1月出版,收器截止時間爲2007年底,共編1346號(缺1142、1202號),收器1344件,《附錄》部分則補入了《近出·附錄》96件器中21件的圖像、拓本。






流散歐美殷周有銘青銅器集錄

劉雨 汪濤  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本書作者查閱了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行自創建以來至20世紀末的全部檔案資料,辯僞存真,考證年代,從大量資料中,選取了350件有銘文的先秦青銅器。這些銅器銘文未收入《殷周金文集成》的有252件,其中未見銘文及圖像著錄的有229件,使得一大批從未正式發表過的資料得以公佈,爲國內外的研究者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本書中英文對照,並對每一器均詳記其尺寸、年代、來源、流傳、著錄情況、釋文等。






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   編

藝文印書館,2005年


本書主要在於彙集當時所見新出土的銅器銘文,間亦收錄《集成》失收、漏收的部分。從近百種期刊、專書、拍賣行圖錄中揀選出有銘銅器,收錄銘文拓片、銅器器影、器形綫圖、紋飾拓片,收錄年份下限至2005年,共2005件有銘銅器。分爲上、下兩編,上編按出土地排序;出土地不詳的則按收藏地排序,收入下編。說明部分有詳細的銅器基本資料,包括器名、字數、年代、國屬、發表刊物及頁碼、篇名、作者、器物尺寸、出土時間、出土地、現藏地、流傳等。器名、釋文皆逐一審閱考訂,並附有器類字數、族名、人名、地名、官名索引。全書共分三冊,約1800頁。索引單獨成冊,方便檢閱。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全35冊)

吴镇烽 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本書是在作者研發的《商周金文資料通鑒》檢索系統的基礎上改編充實而成。全書共收錄傳世和新出土的商周有銘青銅器16703件(下限到2012年2月)。既收銘文拓本,又收錄器影圖像,同時將釋文和相關背景資料編排在一起。所收錄銘文拓本(包括摹本和照片)20554幅,圖像(包括照片和綫圖)11426幅,文字資料約400萬字。其中700餘器爲首次著錄。本書是迄今爲止收器最全的一部著錄書。

 




《保利藏金》

《保利藏金》編委會  編

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


《保利藏金》所錄爲保利博物館所藏之精品青銅器。全書以年代編次,收錄商器20,西周器17,東周器39,秦漢器14,唐代銅器4件,總計88器。圖錄部分爲所收器高清彩色照片,照片旁注明器名與其時代、尺寸、重量。銘文用拓本。每器後有專門文章介紹該器形制、紋樣並考釋其銘文。專論部分收錄裘錫圭、李學勤、馬承源等諸位先生論文9篇,對戎生鐘、斑紋鉞等器進行探討。





《保利藏金續》

《保利藏金續》編委會   編

保利博物馆,2000年


《保利藏金續》所錄爲保利博物館新得之精品青銅器。全書編寫體列略依《保利藏金》,收錄包括圓明園獸首在內的銅器共四十件組。圖錄部分爲所收器多角度高清彩色照片,照片旁注明器名與其時代、尺寸、重量。銘文用拓本。每器後有專門文章介紹該器形制、紋樣並考釋其銘文。專論部分收錄裘錫圭、李學勤、馬承源等諸位先生論文6篇,對犅伯卣等器進行探討。






《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

蕭春源  編

澳門基金會,2000年


《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所收爲蕭春源私人所藏秦國器。全書分爲圖版與論述兩部分。圖版部分以年代編次,分春秋篇與戰國篇,共收24器,其中春秋篇6件,戰國篇按王世編次,收器18件。所收器物以彩色照片著錄,兼有整體與細部,每器名下標明其形制與銘文,器銘著錄多用照片並附摹本。論述部分收董珊、王輝與蕭春源論文共8篇。書前有李學勤先生所撰前言,論所錄之器銘文與形制,書後秦國君世系紀年表、相關學者簡介與編者後記。






《珍秦齋藏金·吳越三晉篇》

蕭春源  編

澳門基金會,2006年


《珍秦齋藏金·吳越三晉篇》所收爲蕭春源私人所藏吳越三晉器。全書分爲圖版與論述兩部分。圖版部分以國別編次,其中吳越器7件,魏器15件,趙器5件,韓器4件,共計31器。器物以彩色照片著錄,整體與細部兼而有之。論述部分收錄吳振武、曹錦炎、董珊等學者撰寫的五篇论文。書前有李學勤先生所撰前言,對所錄多器銘文與形制進行了探討。書後附有越州句銅格鐵劍成分檢測書與成分綫掃描圖、吳越三晉大事紀年表、相關學者簡介以及編者後記。


 




《寶雞戴家灣與石鼓山出土商周青銅器》

陳昭容 主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陝西考古研究院,2015年


本書系由戴家灣青銅器影像和石鼓山石嘴頭村M1-3新出青銅器資料合編而成;全書依器類排序,圖版共編176號,所收青銅器超過190件(其中五個編號的圖版內容包括多件器物,部分雜器難於確實估算),每件器物盡可能呈現器物影像、銘文拓片及細部紋飾,並提供類似或相關器物以爲參考。所有器物盡可能注明尺寸、流傳及收藏單位。部分暫時不知下落的器物則有舊照片可供參考。


其中戴家灣青銅器的內容,包含王世民先生提供的1928年黨氏盜掘青銅器的照片翻拍影像、陳夢家先生於1950年代撰寫的研究筆記,以及作者聯繫歐、美、亞、澳洲的22個博物館或收藏單位取得的戴家灣相關青銅器的影像資料。石鼓山新出土青銅器的相關資料由石鼓山考古發掘的主持人劉軍社先生以及寶雞地區考古與文博相關單位提供。本書將時隔半個多世紀出土的關係密切的兩批重要青銅器資料共同出版,對於相關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主要參考文獻: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李學勤:《青銅器入門》,商務印書館,2013年

及以上各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