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鸡母鸡?原来广东人常说的“扑街”,其实是一句英文!

 读书耕云种月 2016-06-19


天天生活在广东,你鸡母鸡,你所听惯的粤语,其实有很多词汇来源于英文。

其中,广东话中一句很常见的脏话“扑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啦。


来源:

十八、十九世纪,好多英国商人来广州经商,当时广州码头有许多衣不遮体的搬运工人,英国商人称呼这些码头工人为'poor guy”。


虽然华工基本上都不识英文,但是都明白到“poor guy”这个词是侮辱人的意思,所以翻译成字面就成了“扑街”。


除了“扑街”,还有下面这些常见的粤语也都是,你知吗?

Tips

咸湿:hamshop  好色



派头 :Pride(自豪、威风)

70年代,流行讲「派头」这个形容词,即是「讲派场、有威势、够铺张」的正面称赞。「派头」来自英文「Pride」

例句:「佢哋结婚,飞去法国古堡举行婚礼,仲包埋所有亲友机票食宿,真系够哂派头!」


花臣:Fashion(新款式)

80年代,一讲到「花臣」,就是指新的gimmick(噱头)。即是「新招数、新花款、新点子」「花臣」来自英文「Fashion」

例句:「哼!黔驴技穷!睇你仲有乜嘢新花臣吖?!」


唱钱:Change(货币找换)

当要使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便要去找换店「唱钱」「唱啲美金」、「唱啲英磅」、「唱啲人民币」,「唱钱」来自英文「Change」(日语叫两替店)

例句:「下个礼拜去伦敦旅行,而家趁英磅平,唱定啲钱先!」


虾碌:Hard Luck(恶运倒霉)

虾碌泛指拍电影时的NG片段,所谓「虾碌镜头」,现实生活里,虾碌指忙中有错,挂万漏一,失之交臂。「虾碌」来自英文「Hard Luck」,行衰运所以虾碌!

例句:「唔好意思,一时虾碌,将你个master file delete咗!你要重新再打过呀!」


波=ball =球

学过一点广东话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将球称为波,来自英文 ball。所以就有:打波、踢波、波板、波鞋、波衫,等等。不过,因为不知道何时起,香港人把女人乳房戏称为波。粤语人士就开始慎用波字了。


薯唛:Schmuck(笨人)

赞人叻仔就话佢smart,但系弹人蠢钝就叫佢「薯唛」!薯唛并非源於「蕃薯的唛头」,「薯唛」来自英文「Schmuck」,除了形容愚笨之外,也可应用在老土的衣著上。

例句:「哗!乜你仲著「大地牌」冷衫?咁薯唛架!




食物词汇也有好多音译
Tips

派:pie——馅饼、苹果派


披萨:pizza——意大利薄饼


布冧 :plum——美国李子


车厘子:cherry——樱桃


芝士: cheese——奶酪


朱古力:chocolate——巧克力


拨兰地:brandy——白兰地酒


布甸:pudding——布丁、甜品、水果布甸


忌廉:cream——奶油


沙甸鱼 :sardine——沙丁鱼


沙律:salad——沙拉、蔬菜生吃


挞:tart——一种西点、蛋挞


班戟:pan cake——煎饼


多士:toast——吐司、烤面包 西多


吞拿鱼:tuna——金枪鱼


三文鱼:salmon——大马哈鱼


三文治:sandwitch——三文治


干邑: Cognac——法国酒、拨兰地干邑


布菲:buffet——自助餐、食布菲


曲奇:cookie——小甜饼、丹麦蓝罐曲奇


威化饼:wafer——一种饼干


啫喱:jelly


免治:mince——碎、免治牛肉


奄列:omelette——煎蛋卷


果占:jam——果酱


周打: chowder——一种西汤


宾治:punch——混合果汁、杂果宾治


拖肥糖:toffee

想起以前有内陆朋友跟我说,香港人好装13哦,羊毛衫不说羊毛衫,非要说什么开司米,我只能呵呵一笑。




因为生活品词汇也有好多都是英文英译啦。



贴士(tips,小费)

番士(fans,歌迷影迷)

卡士(cast,演员阵容)

安士(ounce,盎司)

波士(boss,老板)

冇飞士(face,面子)

摆铺士(pose)

士多(Store,杂货店)

士巴拿(spanner,扳手)

士啤呔(spare tyre,备用轮胎)

士碌架(snooker,台球)

摩打(motor,马达)、比坚尼(bikini)

拉臣(license,执照、车牌)

茄呢啡(carefree,临时演员)

菲林(film,胶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