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的本质:千面人生

 hcm日月明 2016-06-19

互联网社交产品多如牛毛,他们通过对人的关系某一维度的把握充分满足了某一层级的需求。但是绝大多数产品的逻辑,均集中于单一的具体人群或单一层面的关系,然而社交是多维度多层级的,现有的单维度单层级产品总是存在着不能满足的层级和维度。



多面人生的社交模式

要谈社交产品,必先洞察人的社交逻辑。目前常见社交产品的社交逻辑可以被理解为两类:

1.以场景区分的社交模式


图1. 以场景区分的社交逻辑

以场景区分的社交模式逻辑的核心观点认为不同的场景,人们社交的内容有所不同,自我只是连接各个不同场景的中心节点。如职场场景,社交内容通常与工作内容、个人成长、行业动态等内容相关。伴随其中的,还有对于不同场景的特殊性带来的社交特征的变化,如职场通常被认为是较为严肃的社交场景,因此在社交内容的调性上趋向正式和严谨;而家庭通常被认为较为个人的社交场景,因此社交内容的调性趋向轻松和随意。


2.以亲密度为度量的社交模式


图2. 以亲密度度量的社交逻辑

以亲密度度量的社交模式的逻辑观点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亲疏远近将所有社交对象划分为不同圈层。这一模式与场景分类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我变成了锚点,因此分类的结果更为主观。不同圈层的社交对象通常表明了双方社交可能的深度与真实性,如亲密层,可能是无话不谈的基友或闺蜜,也可能是父母亲人,并无具体的关系场景与之对应。


3.两类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这两类社交模式均很好的解决了一类社交需求。前者典型产品多为基于场景的垂直社交产品,代表产品如脉脉,以猎头、招聘、跳槽需求为核心,通过就业经历、就职公司发现不同用户的交集,形成人脉拓展和连接。后者典型产品多为社交平台,代表产品如微信朋友圈,以熟人社交为核心,通过发布朋友圈和评论、点赞等形成互动。

然而,两类模式均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无法解决实际社交中对社交对象和社交内容的交叉细分,即“人”和“事”的交叉,从而形成了各类社交产品的缺憾。


微信朋友圈的亡羊补牢

单纯的熟人社交存在着两个问题:

1.难以对同为熟人的亲疏程度做进一步的细分

由于双方对社交亲密度的认知度有所不同和中国人难以拒绝的民族特点,造成用户迫于情面,虽然不想接受,但仍然很勉强的将半生不熟的人、点头之交的人也加入到好友行列中。

2.难以按照不同场景区分不同内容的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