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决定惩罚孩子的时候,请先看看这篇文章!

 随o缘 2016-06-19

没有哪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更没有哪个孩子会不犯错误。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气愤的时候,你该怎么对待他?忍耐、再忍耐,这样会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吗?不断地讲道理,他会听得进去吗?不停地责怪他,他会接受吗?恐吓他,会不会产生反作用呢?打屁股,会有效吗?限时隔离,是个好办法吗?




父母的惩罚招式


父母在气急败坏的时候,对待孩子的办法各式各样。让我们一起冷静地看一看这些办法的好与坏。


打屁股

不可用指数:★★★★★


这是很多父母在童年时就经历过的,现在仍然有很多父母在使用的方法。关于打孩子,美国的育儿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94%的3-4岁的孩子每年至少被打屁股一次。

74%的母亲认为可以接受打屁股的方式,而且认为对1-3岁的孩子来说是有效的。

61%的父母认为打屁股可以成为一种经常使用的惩罚孩子的方式。


这个数字很惊人。如果你问10个妈妈或爸爸打屁股意味着什么,你很可能会听到10种不同的解释。很多父母认为打孩子对孩子是有好处的,打一巴掌可以让孩子了解约束的力量,表现了父母的权威,孩子长大以后不会责怪父母打屁股。也有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童年的不愉快经历而坚决反对打孩子。那么究竟能不能打孩子呢?


到底能不能打?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打屁股是让孩子遵守纪律的有效形式。当然,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如果父母偶尔使用较轻的体罚,孩子在成年后会变得更具攻击性和虐待倾向。有些父母觉得不能把打孩子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惩罚手段,但认为偶尔、适度地使用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比如,孩子总是去抓炉灶上的火时就应该用打屁股的方式让他记住。


打孩子其实往往是因为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而且认为“打”是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时间久了,打孩子的行为不断升级,就会达到一个不可逆转的程度,就会变成父母思维的一部分。


打屁股虽然可以阻止孩子的一次行为,但无法保证下次他不犯同样的错误,也无法保证孩子明白他的行为和挨打之间的具体联系是什么。并且,父母也很难区分什么样的力度对孩子是合适的。


所以,专家很明确地认为,打屁股是无效的,甚至是危险的。


打屁股的实际作用有啥?


留下疼痛,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一种畏惧。而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并不明白为什么挨打,更不理解他应该如何做。因此,孩子往往在被打之后只想到如何去逃避父母的惩罚,而不是如何去改正自己的行为。慢慢地,他会认为做错事没关系,只要没被发现就可以避免惩罚。


教会孩子使用武力伤害别人。当自己感到沮丧或者生气时,可以用“打”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发泄自己的情绪。有时候,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父母所说的话。


让孩子轻易忘记不正确的行为所带来的内疚感。孩子会认为,一旦屁股被打,也就抵偿了他的错误,因而不会去思考犯错误的原因,更不会去改正错误行为。


语言恐吓

不可用指数:★★★★★


“如果你再这样做,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打人,爸爸就不要你了!”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不听话的孩子这样说。


其实,父母可能不知道,你这样的恐吓只会适得其反,你的话会刺激孩子重复做这件不被允许的事情。因为从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上来说,你告诉他“如果你再做这件事”时,他听不到“如果你”这三个字,他听到的只是“再做这件事”。他很可能会把爸爸妈妈的话理解为:他希望我再做一次。从孩子的心理上看,他肯定会再做那些让人讨厌的事情。因为警告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他会再次违规,以此向别人展示他不惧怕任何挑战。


5岁的顶顶一直不停地把皮球扔向客厅的玻璃窗,“不要再往窗户上扔球了!”妈妈和爸爸警告多次,无效。愤怒的爸爸忍无可忍:“你要再扔,我就揍死你!”1分钟之后,一阵玻璃碎裂的声音宣告了这番恐吓的后果——无效。


如果顶顶的爸爸采用另外一种方式,结果会完全不同。“皮球要在地上拍的。”“皮球还可以这样玩。”再加上亲自示范,然后不再过多地关注孩子。当父母明确的建议和信息传递给孩子时,顶顶不但没有受到任何语言上的伤害,还得到了一个信息,他这样做不受欢迎。这样做即使不会使他马上停止,也不会强化他的行为。渐渐地,他会开始思考你的建议,然后纠正自己的行为。


大发雷霆,训斥、贬低孩子

不可用指数:★★★★★


4岁的牛牛从桌子上拿果汁的时候,不小心弄洒了一地。妈妈一边擦地,一边教训牛牛:“你怎么那么笨啊!”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父母觉得通过这种方式一边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意,一边也教育了孩子。其实,你的这番话在告诉孩子——你是无能的,你没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得到的结果是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以后不敢再做事情;另一部分孩子会变本加厉地表现自己的不良行为。


训斥、贬低不会达到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行为感到内疚并想改变的目的。与其这样,不如给孩子一条毛巾让他帮你清理。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带来的麻烦,也在处理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错误带来的影响。


限时隔离

可用指数:★★★★★


4岁的东东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飞飞一起玩。东东总是拿着自己的玩具枪向飞飞射击,吓得飞飞总是躲着他。几次警告无效之后,妈妈决定让东东进书房做几分钟的限时隔离。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时,父母制止错误行为扩大的好办法是让这一行为停止,给孩子一段冷静的时间。通常这种方式被称为限时隔离。


限时隔离在国外是非常常见的惩戒和教育方式。它指的是当宝宝“犯规”时马上被“罚出场外”,在父母设定的地点和时间内,停止一切活动、游戏,思考自己的行为。父母把它作为恢复孩子心理状态平衡的一种方式,目标是帮助孩子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个“外来”的时髦招式到了国内,很多父母用过之后,觉得收效甚微。也许是时机不对,或者方法有误,其实限时隔离如果用得恰到好处,是改变孩子不当行为的长期有效的好办法。关键是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并且,限时隔离不是孩子不良行为带来的结果,而是让他到另一种环境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有时你的方法可能让孩子非常紧张、害怕,那就要换个角度,拥抱他一下。


这里告诉你限时隔离的具体操作方法


 提出警告。当发现孩子的行为快要失控了,你要严肃地告诉他,马上停止。你可以这样提醒孩子:“你已经第二次朝飞飞打枪了。你得停止,要么你就要被限时隔离了。”提醒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限时隔离。你也可以数到3,如果他做到了,奖励他一个拥抱。如果他依然坚持,就要实行限时隔离。


如果孩子的破坏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你就要告诉孩子,他需要休息一下、降降温;他需要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思考一下。有的观点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家里的一个没有什么可以玩的地方,时间是1岁1分钟,几岁就几分钟。其实,限时隔离要看孩子的情况,有时候只要让孩子远离刚才的环境2分钟就可以了,在另一个区域他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活动。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是有好处的,这使得父母和孩子都有时间重新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眼前的事情。孩子有必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被一个人留下来。而在关键时刻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明白当他想做出改变的时候,会得到父母的支持。


当孩子调整好了,可以让他重新回来玩。你的态度应该是:“欢迎你回来啊。”这时他经过冷静之后,能够重新控制自己的行为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表现。


赞美孩子的好行为。这可以让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并表现得更好。所以,一旦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努力,你就要向他传递赞同的信号,让他感受到你的赞赏和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