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碎片化时间和英语学习

 长沙7喜 2016-06-19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单一并且清楚的目标。 ”



熟悉我主张的小伙伴都很清楚,我觉得完全碎片化的学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毒瘤。英语学习尤为甚,仔细想想,无论是学校和我们自己,我们的学习方式几乎全部都是断片式的。在学校里,语法是以独立反复的课堂来传授的,这个过程从中学延伸到大学——将原本自成体系的知识结构在一个跨度如此大的时间段里以碎片式的方式传授出来,这本来就是反人类的。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不同时态各自的意义,可有多少人能说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逻辑。


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大多数人难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坚持做完一件事情,更不要提把事情做得有多优秀了。恰是钻了这个人性的弱点,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碎片化的知识 」。「 我今天又学到了一点点」 是每天都在进步的证明,但是如果你的英语学习完全没有大量整块时间的投入,那么你的知识就永远都只是漂浮在真空中的碎石,虽然存在却无法彼此相连而形成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全碎片化的学习只能让你掌握语言现象,但是你永远看不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规则。


身处这个功力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的生活在比较之中——我今天有没有学到东西?我相比早上是多背了几个单词?这种思考通常被认为是好事,因为预示着你是一个上进的人,有某种成功潜质。可从反面来说,这种比较恰恰是阻碍你进步的原因,让你的知识永远只有体量上的增长,却无质的变化。觉察到这一点似乎并不容易,因为人人都觉得利用碎片时间是一件应该的事情。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非死不可CEO扎克伯格的一张PPT,里面有一张是写的是 Only plan for 4-5 hours of real work per day。我深以为然。利用碎片时间常常意味着最大化每一秒钟,也就意味着你几乎得不到休息。如果你将两个会议中仅有的20分钟拿来背单词,看似时间得到了利用,但是大脑的疲惫状态却让效率大打折扣,最后的效果可能还不如后者。


当然,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在工作,生活难免被分割成块,那么充斥着这些空隙的便是碎片时间(fragmentary time)。如果你有记录的好习惯,也恰好曾经量化过自己每日的生活。你会发现自己每天浪费在这些空隙上的时间是非常惊人的。自然的,任何对自我多少有些要求的人都会花些心思利用这些时间,可是考虑到上面我提出的种种反面观点,难道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英语真的丝毫没有任何意义吗?


不是的。


焦虑之下,我们的欲望无限膨胀。如果你拿出一支笔,列出想要在碎片时间干的事情,多半五花八门——看书,背单词,练听力……如果这样,你多半一个也做不成。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单一并且清楚的目标。


我在 每天都读2小时英文原版书,我这样坚持了一年……中写过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读原版书的,除去早晚的大块时间,其中也谈到了碎片时间的利用。当时我在国外生活,碎片时间主要集中在上下班和吃饭时间,在这个期间我就只做一件事情:读书。即使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也保持着单一清楚的动机。譬如,我某一个时刻一定只在读一本书,一本完结才会开始读另一本。同样,为了不影响阅读的节奏,我完全不会在不认识的单词和文化背景上浪费多余的时间。当我现在回头看读原版书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认为所有的收获,就是其来源于自己清晰和单一的目标,以及坚持下去的结果。


另外,保持单一清晰的目标有利于你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本质是连接你知识点的纽带。即使是碎片时间,单一的目标也有助于拓展学习的深度,而不只是广度。譬如,你今天知道了God bless you中之所以不用blesses是因为这是一句虚拟语气,那么请不要停止于此,以虚拟语气为单一目标继续学习,这时你关于虚拟语气的只是体系就像一枝爬山虎无限滋生蔓延,将你之前见过的所有虚拟语气现象联系在一起,它们与你,不再只是一个个句子和死板的语法规则,而它们其实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内在规则。再慢慢外延,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每天说的Goodbye本质上也是虚拟语气啊……


 上面谈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英语的方法,但还是需要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感性的自我体验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部分。这意味着碎片学习永远都应该是辅助,而系统性的,重复的,不受干扰的,长期的学习方式才应该是学习的主导!


—————————

想提高英语能力吗?

想知道最地道的英文是什么吗?

想每年都读至少10本英文原版书吗?

想告别拖延焦虑成为一个行动者吗?

关于英语,学习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